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析并修改语病"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病句考查类型为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11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福建卷未直接考查病句,安徽卷、重庆卷以主观题形式要求修改病句,其余15套试卷均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语病。  相似文献   

2.
最新《考试说明》中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并列举了六种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种题型考查的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因为试题往往涉及到:①语法——有无错误。②修辞——是否简明、有无歧义。③逻辑一条件是否充分、推理判断是否恰当。④事理——是否符合常识、  相似文献   

3.
病句考查,可谓高考试题中一面永久飘扬的旗帜。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等级为D,是高考中得分率偏低的题型。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仍十分突出,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试题的传统考点,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和各省(市)卷中有15套试卷(上海卷、福建卷除外)直接考查了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而《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具体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正考查病句的试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②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四个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③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④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或用符号修改。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常犯的四种语法错误,试题材料主要来自各种媒体文章。  相似文献   

6.
高考新要求GAORAOKINYAOQIU根据新课标与《考试大纲》的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能级要求为D(表达应用)。考查的病句类型分为结构性病句和语义性病句,其中“结构性病句”分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四种;“语义性病句”分为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两种。各种病句类型的考查细目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的语文试题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都是常考的内容。我们知道,一般涉及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6种: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句子成分的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句子的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中考语文试卷出现命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②判断对病句的分析和修改是否正确③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并进行修改辨析句子有语病的方法有以下四种:①审读法;②紧缩法(分清主干和枝叶);③类比法(仿造类似的句型来造句,然后进行比照查找病因);④逻辑分析法。病句修改的原则为:少改多就,采用“五字法”。所谓病…  相似文献   

8.
一、考纲解读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层级为E级。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高考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二、病句类型病句指那些不符合语言组织规律、客观事物情理及人们语言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9.
辨析病句     
考点解说辨析并修改病句属于表达应用能力,考查内容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2006年高考,除了上海卷、福建卷没有考查基础选择试题外,该年各套高考试卷几乎覆盖了病句辨析的全部类型。  相似文献   

10.
辨析病句历来是培养中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语病辨析题成为每年高考试卷的必考题。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地将“辨析并修改病句”列入考试内容,能力层级为D。其中列出的常见病句类型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由于此项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因而综合性较强,难度也较大。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典型题例,对病句辨析题的常见考查内容及备考方法作简要的分类评析,相信对大家2005年的备考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考试说明》要求“辩析并修改病句”,就是要我们写作、说话不要有语病,要能辨识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高考修改病句题型的设误,往往有七种类型:搭配不当、重复赘余、成分残缺、歧义、语序不当、杂糅、不合事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去发现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人常常在这里设置“误点”,如果我们在“实战”中注意或识破这些“小花招”,语病自然迎刃而解。一、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是主谓搭配与动宾搭配不当。如果想准确判断是否搭配不当,就要紧紧抓住句子的主干。分清主谓宾,通过语感来感性认…  相似文献   

12.
【考纲知识解读】“辨析并修改病句”属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层级为D级。2010年《考试大纲》规定病句考查的种类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六项。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和2010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可作如下理解:  相似文献   

13.
辨析病句历来是培养中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语病辨析题成为每年高考试卷的必考题。高考《考试说明》也明确地将“辨析并修改病句”列入考试内容,能力层级为D。其中列出的常见病句类型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由于此项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因而综合性较强,难度也较大。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典型题例,对病句辨析题的常见考查内容及备考方法作简要的分类评析,相信对大家2005年的备考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一、高考病句辨析题的常见考查内…  相似文献   

14.
一、考点分析 此考点主要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分析、修改,高考必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题型一般分为客观和主观题两种,后者归于语言表达的内容,要求修改。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结构混乱)、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语法知识不过关,过多依靠语感而非语法来做题,因此错误率高。  相似文献   

15.
复习改病句时,语文教师总会依据考纲,从病句的六大类型来把握,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无可非议,但学生在复习以后面对病句时仍很茫然,找不出句子的问题所在,当然更谈不上修改了。笔者以近几年高考病句为例,用“两语”“五词”探寻病句的“敏感部位”,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能快速抓...  相似文献   

16.
高森 《中国考试》2007,(2):10-13
一、“考纲”要求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D级)考查的范围内专门列出了“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项.指出涉及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种。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本文要谈的是语病辨识问题。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考查的范围内还列出了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其中语言表达“连贯”指的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这一项考查在高考题中体现为语句衔接类客观性试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一个重点,"辨析并修改病句"题,只要方法得当,精选一些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的辨析能力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大幅提升的。
  1.高考中"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要求
  "辨析"病句,即对句子的正误作辨别和分析;"修改病句",则是在对病句进行准确辨析,找出病因的基础上,对句子的毛病作修正。"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的重要形式。《考试大纲》框定的病句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种多为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种为语意逻辑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4,(2):13-13
高考语文试题第14题为病句类型题,属于常规考点。《考试大纲》要求为能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层级为E。  相似文献   

19.
【考点说明】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有时说话不合语法规则或者不合逻辑事理 ,这就是病句。能否正确“辨析和修改”病句 ,不但关系到高考中“改病句”这3分 ,而且影响到高考作文中语言是否“通顺” ,因此 ,不能等闲视之。《考试说明》中指出了以下七种病句类型 :(一 )语序不当( 1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2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3 )分句间次序不当(二 )搭配不当( 1 )主谓搭配不当( 2 )动宾搭配不当( 3 )主宾搭配不当( 4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三 )成分残缺( 1 )主语残缺( 2 )谓语残缺( 3 )宾语残缺( 4 )状语残缺(四 )重复赘余…  相似文献   

20.
对语文课程中“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知识点,学生通常从病句类型入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知类型是明病因的前提,是准确地进行辨析和修改的保障。文章通过从词语(实词、虚词、短语)的特殊标志入手,结合病句类型进行分析,提高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