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明清时期淮安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中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栖流所等官方慈善机构,也有官方和民间创建的育婴堂、普济堂、清节堂等善会和善堂.在慈善机构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以地方士绅和商人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善的时期。明清时期常州地区出现了包括养济院、育婴堂、普济堂、清节堂、义庄在内的众多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慈善机构的发展呈现出数量众多、种类多样、管理明确、成效显著等特点。以地方士绅和商人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在慈善机构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开始即有慈善记录,宋代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但官方色彩较浓厚;明清时期民间慈善机构有大规模发展,在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其作用超过了官方慈善机构。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慈善事业在长达30余年中不复存在,其中既有国家包办社会慈善事业的制度原因,也有因公有制条件下的普遍贫穷导致民间无力涉足慈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民间慈善事业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当前中国发展民间慈善事业需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需要政府放宽政策,需要法律支持,更需要引导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
清节堂是清代设立的专门收留和救助贞女节妇的慈善机构。在官方的倡导和推动下,清代江苏地区清节类慈善机构有了显著的发展,传统的贞节观念和复杂的社会形势是刺激和推动清节堂设立的主要原因。清节类慈善机构的发展呈现出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泛、经费来源多元化、管理严密等特点。以地方士绅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在其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节类慈善机构的创建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在明清国家和地方官员的推动下,明清时期徐州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中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慈善机构,也有预备仓、常平仓等仓储机构以及育婴堂、清节堂等善堂。这些慈善机构和善堂在救济灾荒、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在国家和地方官员的倡导和推动下,明清时期徐州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中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慈善机构,也有育婴堂、清节堂等善堂。这些慈善机构和善堂在救济灾荒、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育婴堂是清代设立的专门用以收养遗弃婴孩的慈善机构。在清朝官方的倡导和推动下,清代扬州地区的育婴慈善机构有了显著的发展,育婴堂几乎遍及当时扬州各州县。在育婴堂的创建和管理过程中,以地方士绅和商人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育婴堂的运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管理混乱、经费不足等弊端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徐州地区黄运交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民间信仰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既有对自然山川神、灾害神、水神的崇拜,也有对关帝、文昌帝君等人格神的信仰。民间信仰带有极强的普遍性和功利性特点,官方力量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徐州不但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同时也是文化和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明清时期官方和民间极为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官方的倡导和推动下,明清时期徐州地区教育事业有了显著发展,出现了府学、州学、县学、书院等众多教育机构。众多教育机构的存在使得徐州科举兴盛,文风盛行,对徐州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潮州历史上水患最为严重的时期,而官方的赈济活动未能满足救灾的实际需要。由地方绅、商、民以及民间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组成的民间救济体系,以其及时性、多样性、公益性、持续性等特征,在清代潮州地方防灾抗灾及灾后赈济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赈的不足。从官方与民间救济力量的消长和互动,可以反映出清代地方社会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明永乐《四书大全》为明清时期东亚地区影响深远的四书著作。其传播地域涉及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刊本流传时间历经明清两代四百余年。传播途径包括刊行、誊抄等方式。传播载体有官方刊本、民间刊本、域外刊本、衍生刊本。  相似文献   

12.
邓君  周武庆 《文教资料》2006,(33):183-184
民间宗教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流行于社会底层不为政府认可的多种宗教的统称,明清民间宗教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反映当时社会的本质,是其社会最真实的反映。研究这些民间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研读当时社会的最为本质的面貌。国内外学者对明清时期的民间宗教研究已越来越引起重视,视角业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本文拟从明清民间宗教中各个民间教门的研究,明清民间宗教与民众运动,明清民间宗教与国家政权等几个方面来了解明清时期民间宗教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琵琶在明清时期十分兴盛,与同时期的民间音乐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大好局面,明清时期的琵琶在民间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民间音乐中主要作为伴奏乐器出现,并且广泛运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相长.  相似文献   

14.
在明清朝廷和地方官员的倡导和推动下,徐州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中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慈善机构,也有育婴堂、清节堂等善堂.这些慈善机构和善堂在救济灾荒、保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东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台风灾害发生频繁.明清时期,官方和民间逐渐形成、掌握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预防措施,包括祈福禳灾、修筑堤围、营造防护林、选育抗灾品种以及加固建筑物防灾等.这一系列措施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于今天的台风预防工作也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契约关系广泛而深入地渗透于徽州民间社会。而维系契约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家法律和官方强制是支撑契约关系的根本,宗族规法以及藉之维系的伦理秩序是规范契约实施的重要方面,中证参与和证信是契约关系成立的必要前提,罚银、罚戏、神咒以及公众舆论等民间习俗性手段亦有效地制约了违约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纪昀撰写的《阅微草堂笔记》具有重要的环境史料价值,它描述了明清的华北灾荒,反映了官方与民间对灾荒的应对方式,记录了明清时期的安徽虎患,描绘了避暑山庄的优美环境与西域的瑰丽奇景,同时也揭示了灾荒所造成的严重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8.
简述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在明清官方与民间涉海活动中得到普遍的推崇与信仰;认为晚清时期福建船政、福建海军与北洋海军也崇拜妈祖,并形成一整套祭拜礼仪,这种信仰格局是由福建船政局奠定,波及北洋海军,发挥着精神慰藉与道德教化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晚清时期的民间慈善事业 ,在光绪初年已产生某些发展变化。其具体表现是以经元善等绅商为主创立了新型民间慈善机构协赈公所 ,开始从事较大规模的义赈活动。到 1 9世纪末 ,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下 ,民间慈善事业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不仅产生了有关的新思想观念 ,而且活动内容也更为广泛和多元化 ,逐渐向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演变  相似文献   

20.
根据陈春声、唐立宗、胡希张等学者的研究,明清之际的粤东北山区发生了显著的社会变迁,由动乱频繁的“盗窟”发展成为社会稳定的“邹鲁乡”。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所收集的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结合官方文献和个人文集,具体探讨大埔白堠村的民间信仰在明清之际地方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在地方士绅的倡导和支配下,以儒家伦理为指导,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迁过程,从而形成后来被认为既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国家礼仪制度和儒家伦理的客家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