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社会,他们成了"漂泊的一族",并因此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内卷化"危机."内卷化"的身份认同使他们经常会用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倾泻他们的不满情绪,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消除身份认同危机的现实教育策略是尽快取消农民工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子弟都能够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使教育走进农民工子弟的生活世界,使农民工子弟和城市同龄人能够有效地进行日常生活式的交往,同时需要帮助农民工子弟从"城市神话"中清醒过来.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社会,他们成了“漂泊的一族”,并因此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内卷化”危机。“内卷化”的身份认同使他们经常会用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倾泻他们的不满情绪,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消除身份认同危机的现实教育策略是尽快取消农民工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子弟都能够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使教育走进农民工子弟的生活世界,使农民工子弟和城市同龄人能够有效地进行日常生活式的交往,同时需要帮助农民工子弟从“城市神话”中清醒过来。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题材电影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成为记载社会历史变迁和反映农民工生活状态的影像媒介。它有力地展现出农民工群体在物质、婚恋、理想等方面的奋斗梦想和为实现个人"中国梦"的不懈努力。然而,在他们痛并快乐着的寻梦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精神上萦绕不去、孤独无助的浮萍感和"边缘意识",他们缺乏社会参与感与文化上的身份认同。这也是当下此类题材电影所欠缺的地方,亟待在今后的创作中加以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一些调查,描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大致历史,分析了"转制"——由"非法"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到合法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给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所带来的影响,由此思考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未来之路,并进一步呈现了农民工子女在城乡之间"漂泊"的焦虑状态,从而提出要从现实制度和城市文化两个层面入手,来寻求问题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吉宽的马车》描写了在时代变迁、城乡文明碰撞下进城农民工对"我们会是谁"、人与城的关系、灵魂何以安放等问题的焦虑与困惑。小说从"我是谁"的身份认同角度切入,通过阐述主人公申吉宽与城市的关系由渴望进入、将城市等同野兽到最终能理性认识城市三个阶段,以及作者对灵魂归属的思考,以此关注进城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的生存困惑、身份难以确定的困境,进而舒缓进城农民工的精神焦虑。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子弟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社会,他们成为了"漂泊的一族",并因此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危机。身份认同的危机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意感,他们经常用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倾泻其不满情绪。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同城市人及其子女进入到同一的运行"通道",感到不公正、自由被剥夺。应对身份认同危机的现实策略是尽快取消农民工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子弟同样能够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使教育走进农民工子弟的生活世界,并使农民工子弟和城市同龄人进行正常交往。  相似文献   

7.
乡土情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与土地和宗族观念紧密联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流动加剧,乡土情结不断地经历着嬗变。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情结的冲击引发了农民工对自身的认知冲突,是困扰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重要心理障碍。要改变乡土情结对农民工的束缚,必然要求从制度安排、市民认可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着手,以此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个“我买故我在”的消费时代,消费是实现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新生代农民工则通过炫耀示差、模仿示同和素质内化等消费行为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面临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状态,这种现状不仅制约着农民工的自我发展,也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通过分析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的种种显性表现,发现农民工身份认同正确与否,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及消极的“自我归类模式”、城市居民的偏见及两者的“群际隔阂”、城乡不同的文化及“二元体制”的禁锢等因素相关。要化解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应以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同时采取建立社区支持体系,消融城乡二元分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是社会建构与自我建构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互动中,农民工子女身份通过社会表征、社会认同等方式被社会群体建构,同时通过农民工子女自我表征和自我身份认同等方式主动建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支配性社会表征、争端性社会表征和无约束性社会表征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渐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外来农民工长期以来的付出是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于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着重要意义。但就我国现状来说,外来农民工在城市社会融入中面临着很大困境,一直是城市问题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现代城市外来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状态进退两难,阻碍着农民工自身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迫切需要深化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化解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本文阐述了城市外来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内涵,探讨了我国现代城市外来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的表现,分析了现代城市外来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如何化解现代城市外来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提出了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基于公民身份缺失的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由于人口流动出现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成为一个"问题"。基于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农民工的身份一直处在"公民——农民工——市民"的相互角力与焦虑之中。农民工身份的建构过程本身是一种权益受损的过程,它首先忽视了农民工作为公民的平等权利,同时在实际权益分配过程中,还有受到地方利益控制下的"市民"身份的阻碍。因此,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求解需要公民身份制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和从事工业生产已经有了超过30年的历史,"农民工"这一身份的异质性也在增强。其中平均年龄在26岁,人数接近1亿人,频繁在各地、各行业/企业跳槽的新生代农民工,其身份认同呈现明显的过渡性。这不仅表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渴望成为城市人(趋)而不能,不愿成为农民(避)亦不能,徘徊在以城市居民身份替代农民工身份的过程之外,而且表现在城市和乡村对他们的双重身份排斥而导致的身份边缘化(半城半乡),以及既不认同农民工身份,也不认同城市居民身份的身份空白化(非城非乡)。本文梳理了认识农民工身份认同的5个理论视角,试图通过对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涵化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中的群际关系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动态建构理论、社会表征理论和全球化理论的梳理,为认识农民工身份困境提供理论思考资源。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来自制度性分类,而非个体在身份选择上的徘徊。他们的身份认同困境还来自制度性分类本身带有的地位高低的结构性,与他们渴望向上流动的动机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他们处于两种力量的角力之中,陷入双重排斥的处境。透过新生代农民工这些身份认同困境,可以看到城乡权力关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子弟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想回归农村社会,他们成为了“漂泊的一族”,并因此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危机。身份认同的危机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意感,他们经常用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倾泻其不满情绪。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同城市人及其子女进入到同一的运行“通道”,感到不公正、自由被剥夺。应对身份认同危机的现实策略是尽快取消农民工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子弟同样能够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就读,使教育走进农民工子弟的生活世界,并使农民工子弟和城市同龄人进行正常交往。  相似文献   

15.
女性农民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她们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她们的心理状况更值得关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了女性农民工在身份认同、主观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等三方面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并指出深层次、多角度、纵向研究等是未来女性农民工心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和国家经济增长的特殊劳动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文化教育水平高,城市融入愿望强,职业期望值高,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强,希望对其身份进行重新认证。然而,由于乡土记忆、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社会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其市民身份认同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工小说中,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与空间,超出了仅仅是满足弥补精神空虚文化饥渴的视觉需求的物理空间,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可以读解的"符号文本".通过这个"符号文本"来表征农民工和城市上层人士不同个体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认同.大众化集体化低廉的休闲娱乐场所是农民工们"城市"身份的心理上自我认同的符号性空间;而高贵典雅价格昂贵的休闲场所成为城市上层人士确立自己品味高雅、权高位重的成功者形象,彰显自我身份地位优越性的符码.  相似文献   

18.
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物质、精神追求更为强烈,而生活圈的日益同质化与内倾化,使他们在身份认同、关系网络建构、未来发展等方面表现出差异化、内卷化倾向。本文通过对四城市调查数据的分析,从自我认同,人际认同,未来归属等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9.
从生存伦理与道德主体的视角看,拥有同一身体的农民与农民工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农村与城市这两种不同日常生活世界中遵循着不同的行动逻辑与道德准则。政治、生活、社会、道德是一个人身份的构型纬度,一旦离开对农民身份有着系统性约定的乡村场域,传统型农民不再拥有农民身份;大众传媒惯用的农民工话语也是一个消解农民的过程。农民工身份是都市社会底层的一种新型社交类型,在此社交类型中农民工的道德主体有着原生型、再生型、次生型三种构型。激活作为"农民"的"农民工"内心深处认同的、与社会公德相契合的生存伦理的引领力,比抽象的"人的城镇化"对社会公德的建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还是农民工,不同的认识以及由此建构的不同社会治理方式对未来都市与乡村的道德构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以学习为业的人,学习作为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或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学生身份与学生角色的核心特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学生自己对"学生"这一身份的认同并不一致。"好学生"和"差生"是学生群体中被普遍认同的两种身份。在学校层面的话语体系中,"学习的好与差"和"是否听话"成为衡量学生身份的基本标准。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一时空场域之中并依赖于学校。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身份认同,使其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学校必须成为一个令学生喜欢和向往的学习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