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一、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方法1.从动作要领中提炼重、难点从教学内容的动作要领中提炼行为动词,作为确定重、难点的方法之一。如,后蹬跑动作要领为:上体稍前倾,后蹬时前脚掌用力蹬地,后蹬腿蹬直,髋部前送,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后积极下压,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与腿部蹬摆动作协调配合。提炼的行为动词是:蹬、送、摆(手臂摆动、腿部蹬摆)、压,而四个动词中"摆"这一动作需要学生臂和腿协调配合,是学生完成动作难以掌握的部分。因此,后蹬跑教  相似文献   

2.
一、原地向上直腿跳 两腿自然站立,膝微屈,上体正直,两臂由后向前上摆的同时,用力蹬地,快速向上跳起。要求蹬直髋、膝、踝三关节,最后用前脚掌和脚趾蹬离地面,每组10~15次,做3~5组。重点体会下肢蹬地动作的发力顺序和肌肉用力感觉。 二、原地向上屈腿跳 两腿自然站立,上体正直,两臂由后向上摆的同时,用力蹬地,快速向上跳起,并迅速收腹屈膝抬腿。要求上体正直,大腿高抬尽量贴胸。每组6~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而且跑得轻松、技术合理,必须抓好以下五年环节。 一、抓关键技术 后蹬、前摆和着地是途中跑的关键技术。后蹬要求大、快、直、前,即蹬地力量大,蹬离地面速度快,髋、膝、踝三关节充分蹬直、整个动作向前用力。前摆要求摆动腿的大腿积极向前上方高抬,步幅均匀。着地要求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顺惯性由前向下后做积极的“扒地”。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分解教学,着重学习后蹬、前摆、着地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专门练习,如加速跑、重复跑、起跑交替、定时跑、变速…  相似文献   

4.
高抬腿跑是让学生体会在快速跑中高抬大腿动作,纠正大腿抬不高或蹬地腿蹬不直等;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又能增强髋关节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力量,提高跑时大腿高抬的能力和加快动作频率等,在教学时,应逐步提高要求,注意抬腿动作要自然,防止上体过分前倾或后仰,注意支撑腿的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展,两  相似文献   

5.
张毅 《中华武术》2005,(11):24-24
(一)单足跳双脚起跳,起跳腿连续做蹬摆练习,双臂协调摆动,另一腿屈膝提起。要求:蹬地有力,充分伸直三关节,摆动及时且幅度大,落地形成“扒”地动作。(二)跨步跳摆动腿屈膝向前上方摆动,支撑腿迅速有力蹬地,三关节充分伸直,上体正直,双臂协调摆动,连续进行。也可侧对台阶,做大步幅跨步跳练习。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大腿带动小腿积极摆动,前送髋,小腿自然下垂。  相似文献   

6.
邵彤 《中华武术》2015,(3):21-22
一、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描述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在起跳线后边,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1~2次,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摆动时,两脚用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跳起,身体尽量前送,在空间成直线,至最高点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二、立定跳远动作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小绝招绝招1:借助海绵垫,提高动作准确性方法:将垫子打开横放于地面(见图1),利用海绵垫的宽度形成障碍,让学生用弓箭步走的方法连续跨过海绵垫。练习一段时间,将海绵垫2合1增高海绵垫的高度(见图2),提高学生连续过障碍的难度。要求学生做到前腿弯曲,后腿伸直,挺胸、塌腰、身体重心尽量下降。双腿交换时,后腿屈膝前摆,注意送髋前腿用力蹬地。实效:解决了学生后蹬跑"五花八门"的错误动作的问题,逐渐掌握前腿弯曲,后腿蹬直,抬头挺胸、送髋的后蹬动作,建立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步骤 (一)正确讲解动作要领,准确进行示范 力求重点突出,便于记忆,掌握关键。表述如下:“一摆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体;提膝收腹腿高举,屈膝缓冲身前移”。示范力求做到轻松、优美、准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形象。 (二)原地上跳体会蹬摆协调配合动作 原地做好立定跳远的准备姿势,然后蹬摆协调配合向上坚直跳起,手臂上摆,下肢各关节要蹬伸充分。这一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蹬摆协调配合能力,掌握正确的用力顺序,建立良好的肌肉感觉。 (三)原地跳起收腿抱膝 建立正确的空中动作的肌肉感觉…  相似文献   

9.
后蹬跑是短跑教学中常采用的一种专门练习。它主要是增强大腿后部肌肉力量,体会跑时后蹬阶段够、膝、踝三关节用力顺序和蹬摆动作的配合,发展腿部力量,对纠正后援用力不充分和“坐着跑’等错误动作作用很大。现归纳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供选用。一、原地和支撑练习1.双手扶支撑物(肋木或墙壁)做后俊和前摆的练习。要求蹬地时充分送破,另一腿屈膝向前上方摆起。2.俯撑做后蹬跑练习,要求后蹬腿蹬地时充分蹬直。3.原地弓箭步交换跳,动作幅度由小到大,上体正直,蹬地时,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出。二、行进间练习互弓箭步走,要求前腿弯曲,…  相似文献   

10.
肖安堂  向鹏  汤龙 《中华武术》2010,(10):14-17
一、着地技术练习方法 (一)原地模仿直腿刨地动作摆动腿支撑,上体挺直,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起跳腿大腿高抬,与上体成90°~100°角,小腿自然放松屈膝下垂。然后用大腿前送下压,小腿随惯性积极向前伸直,并用力向下后方用全脚掌积极着地后刨、蹬伸,腰、髋加速前移,在大腿下压的同时,两臂积极后摆,当脚着地瞬间立即迅速前摆,同时摆动腿蹬离地面折叠前摆,将身体重心迅速移至支撑点的前上方,两腿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直道途中跑是短跑技术教学中的主要 部分,其对短跑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故在 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一、原地摆臂练习 要求自然、放松、协调;前摆后摆到位。二、小步跑练习 要求大腿积极下压、鞭打、扒地迅速有 力,步幅小、频率快、动作放松。三、高抬腿跑 要求摆动腿大腿充分高抬,支撑腿三关 节充分伸展,上体稍前倾,不能后仰。四、后蹬跑 要求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摆动腿髋 关节充分前送;两大腿夹角尽量加大。五、中等速度跑50~60米 要求跑的动作自然、放松、步幅开阔。 摆动腿折叠、高抬、带髋前摆;支撑腿充 分后蹬,蹬摆配…  相似文献   

12.
实验选择两个幼儿基本体操参赛队为样本。实验前对两组有关指标进行测定对比,未发现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训练。实验组采用于了以下几种方法:连续高频提踵弹跳:实验初进行原地直膝高跳,重点体会提踵、脚前掌蹬伸弹起时用力部位、腿部肌肉感觉。注意加快频率及协调配合;连续蹬伸弹跳:双足并拢连续前跳,重点发展腿部肌群伸缩力和身体的协调配合。蹬伸时充分展髋、挺胸摆臂,落地后继续快速弹蹬;连续快速阶梯弹跳:用适当高度固定物,单或双腿不间断连续快速反复跳上跳下,腿充分蹬伸,逐渐加快频率;(4)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置在羽毛球鞋前掌部位的楔形结构对前场蹬跨步动作产生的影响,为提高羽毛球鞋的运动表现及防护羽毛球运动损伤提供参考。方法招募20名高校羽毛球专项学生作为受试者,采用重复性测量的实验设计。实验用鞋为前掌部位放置了2种不同高度楔形结构的羽毛球鞋和作为对照鞋的普通羽毛球鞋。结果楔形结构能够增大前场蹬跨步动作触地阶段的跖趾关节最大背屈角度(P <0. 05)和跖趾关节活动范围(P <0. 05),增加跖趾关节最大蹬伸速度(P <0. 01),增加踝关节最大外翻角度(P <0. 05),降低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P <0. 05),能够降低前足受到的侧向力(P <0. 05),增加踝关节的最大外翻力矩(P <0. 05),增大踝关节最大跖屈力矩(P <0. 01)。结论 (1)在运动员完成前场蹬跨步动作的着地阶段,穿着前掌具有楔形结构的羽毛球鞋没有对膝关节运动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应关注于楔形结构的高度及材料硬度对膝关节的影响。(2)前掌楔形结构降低了运动员踝关节的稳定性,建议作为训练鞋使用以增加训练效果,但在比赛中应谨慎穿着。(3) 0. 008 m楔形高度羽毛球鞋不仅能够增加前场蹬跨步着地过程中跖趾关节的蹬伸速度,帮助提升运动表现,而且能够降低前足受到的侧向力,改善鞋的缓冲效果,有助于降低羽毛球运动中前足的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4.
短跑“各就位”作好呼吸上线道, 手撑线后约肩宽。前脚离线一脚半, 后膝跪地颈放松。重心前移肩过线, 就好位来不要动。“预备”臀部从容往上抬, 身体重心向前移。臂与前腿负体重, 两脚压蹬起跑器。“鸣枪”起跑似箭离弓弦, 两脚用力蹬后边。迅速摆臂提后腿, 蹬直前腿体向前。“疾跑”上体前倾大, 大腿下压快, 后瞪要充分, 两臂用力摆。虽则重心低, 送髋不可遗。  相似文献   

15.
一、助跑练习:20-30米加速跑。逐渐加速,重心高(跑时平稳而有节奏,摆臂协调)。二、起跳练习: 1.上一步起跳、送髋、高抬摆动腿。 2.助跑3~5米踏跳(大腿不抬起),从全脚掌着地迅速过渡到前脚掌着地,用力蹬直裸膝关节,高抬摆动大腿(图一)  相似文献   

16.
运用VICON动作分析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以及多功能测力靶,对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打击过程的动作时间、躯干旋转角度与打击腿关节角度、环节速度、角速度、支撑腿地面反作用力等相关指标的测量,探讨影响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打击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提膝阶段比普通运动员时间短、速度快、躯干旋转与髋关节角度小,在最后撞击时优秀运动员比普通运动员送髋速度快,充分、支撑腿蹬地迅速并蹬地力度大。建议:(1)正蹬腿的训练中提高提膝的速度以及提膝与蹬伸间的连贯性。(2)提膝时大腿尽量贴紧躯干,撞击时充分向前送髋,加大打击距离。(3)提膝时身体重心不要刻意下压,最后撞击时加强支撑腿蹬地力。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女子短道起跑前两步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打破世界女子短道3000m接力纪录的我国优秀运动员李长香和张艳梅作为研究对象,用两台高速摄影机同步三维摄影,常规解析,数字化处理,对她们的前两步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发现;前稳定角决定起动时间;下肢的后蹬,踝、膝、髋的相继发力,腰背肌力量是送髋的关键;用力向后蹬冰是维持合理前倾角的保障;踝关节力量,跖屈幅度、力度是蹬伸基础;起跑前两步是比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投掷十一、原地投掷垒球1、教学任务:教会学生投掷垒球的方法,提高投掷能力。2、动作要点:蹬地、转体、送髋、挺胸、转肩翻肘,用力挥臂。3、教学方法①徒手进行蹬、转、挺、翻的练习。(蹬:蹬地。转:转送髋,转体,转肩。挺:挺胸。翻:翻肘,成满  相似文献   

19.
<正>一、后腿的"蹬"与前腿的"撑"在实心球投掷练习中,学生往往容易出现两腿蹬地无力,或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前侧支撑,从而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撑反作用力并使之有效向上传递,对此,笔者建议重点讲解两腿的用力方法,强调后腿的主动蹬地和蹬伸的意识,要求前腿向上快速制动并送  相似文献   

20.
从蹬冰腿关节角度的变化看两种蹬冰技术的差异性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从下肢主要关节在蹬冰过程中的变化为出发点,对新式冰鞋两种蹬冰技术动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新式冰鞋的作用、特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