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范增在骂谁     
范增,项羽的谋士,鸿门宴全剧的导演。鸿门宴尾声时,张良受沛公委托,将白璧一双献于项羽,玉斗一双献于亚父。项羽在听张良说沛公“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后,“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呢,因为项羽的妇人之仁和沽名钓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谋划不能实现,在接受一双玉斗后,则“拔剑撞而破之”,并出愤激讥诮之言:“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那么,范增这里说的“竖子不足与谋!”中的“竖子”是骂谁的呢?人教版高中教科书在《鸿门宴》一文这样注释: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笔者以为此注将“小子”指向“项羽”甚为不妥。  相似文献   

2.
《鸿门宴》第六自然段中当刘邦逃脱,张良入谢献璧时,愤怒的范增接过玉斗扔到地上,拔剑击破玉斗,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取项王天下者必神公也……”教材的注释是:“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和项伯辈”。笔者认为此说不妥,理由有二:第一,项羽是西楚霸王,当时其势其名大矣,且脾气暴躁,范增作为一部下,怎敢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骂主子为“竖子”?第二,紧接“竖子不足与谋”的后面是“夺取项  相似文献   

3.
“唉!竖子不足与谋!”课本注:“〔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问题是范增骂的究竟是谁?从上下文来看好象骂的是项庄,因为紧接着他又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显然其中的“项王”指的是项羽,项羽是不在被骂之列了。因为前文还有“范增起,召项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范增曾向项庄交代了任务。可是当项庄舞剑时,“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庄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任强 《学语文》2004,(1):21-21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一句的“竖子”,教材注为:“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2000年新版高语第一册88页注)。我认为这一注释有违当时的语境与范增的语意,值得商榷。谨呈浅见如下。第一,近年出版的多种古代文学选本以及王伯祥先生的《史记选》,都认  相似文献   

5.
许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选了《史记》中的"鸿门宴"。该文写项羽谋士范增千方百计欲除掉刘邦,宴会前,以刘邦有"天子气"为借口鼓动项羽进攻;宴会开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犹豫不决时,又自作主张召项庄,嘱其"击沛公于座,杀之。"可终因项伯的阻挠和项羽的优柔寡断,致使刘邦逃离虎口,全身而退。范增见此情形,又气又恼,脱口骂日:"竖子不足与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范增辅佐项羽成就霸业而被尊为“亚父”,“亚父说”到今天几乎已成定论。本文作者在查阅典籍后得出“亚”是范增之字的新发现,并对项羽与范增的实际关系作了新的论述,从范增对项羽贡献之微小及其与项羽关系之疏远,进一步证实了项羽不会尊事范增为“亚父”,从而推翻了流传千年的“亚父”陈说。  相似文献   

7.
王勇 《学习之友》2009,(4):21-21
刘邦登上皇位后,曾这样评价项羽:“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范增辅佐项羽忠心耿耿,却为什么不能被项羽一用到底呢?  相似文献   

8.
在一本指导成人高考复习的《语文》课本中,这样写道: 在语言实践中,如果不注意词与词的性质和功用,就可能出现病句。例如“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是一座高耸的土山,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这个句中的“范增墓”是专有名词,前面的定语用得不妥,因为“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应该是“范增”,而不是“范增墓”。这就是短语运用上的错误。如果在“范增”后再加“的”就对  相似文献   

9.
说“竖子”     
中学语文《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各种课本对竖子的解释是:“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先说竖子。说它是骂人的话,言重了。《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史记·蒯通传》:“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遂成竖子之名”。《战国策·燕策》:“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史记·平原君列传》:“白起小竖子耳”。《吕览·必己》:“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雁飨之”。《晋书·阮籍传》:“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以上这些例子,“竖子”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鸿门宴》中有三处涉及到玉文化礼制,这是故事情节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不可忽视。玉文化礼制一:“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看项羽,又举着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多次示意,项羽却一直沉默不响应。范增要表示什么意思呢?结合《史记·项羽本纪》全文,项羽召刘邦来鸿门,原因有三:其一,刘邦已经攻破了咸阳,又在函谷关驻军,用来阻止项羽入关;其二,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通知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对刘邦这样的行为非常愤怒;其三,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  相似文献   

11.
《鸿门宴》中的范增可谓老谋深算,当他得知刘邦“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后,愤然骂项羽等人道:“竖子不足与谋!”并慨叹:“吾属今为之虏矣!”“吾属今为之虏矣”之“今”,课本无注,人教社二室编写的《教学参考书》230页译此句为“我们这些人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将“今”对译为“都要”,似欠准确。笔者以为,此处“今”应作“即”解。关于“今”的这种用法,杨树达先生在《词诠適》146页析之甚详:“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鸿门宴”可以说是刘邦、项羽争霸天下的转折点。正因为刘、项在“鸿门宴”上的种种不同表现,导致刘邦一步步由劣势转为优势,项羽则一步步由优势转为劣势,以至于公元前206—202年的楚汉战争中西楚霸王项羽挥泪别姬, 自刎乌江,酿成千古悲剧。人们对项羽的悲剧命运有一种深深的遗憾,但作为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的悲剧,人们却谈之较少,本文仅谈谈对范增悲剧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3.
《史记》关于范增的记事有六件:建议立楚王孙心为王;被楚王心任命为末将;劝项羽急击刘邦;鸿门宴上,要杀刘邦而未杀成;参与项羽分封王侯;陈平用反间计,使范增离走,发病而死。范增是握有兵权且卓有远见的战略家。范增与项羽的分歧,主要是对待义帝和刘邦的态度有很大不同。项羽杀义帝,破坏了范增的战略。范增始终没有获得项羽的信任,项羽很多军事行动不与范增商议而单边行动。范增的政治文化意义是国君(王)不信任忠臣,不采纳忠谏,会导致忠臣、国君乃至国家的灭亡。另一意义是贤士要择主而事,贤君要会重用有才之士。  相似文献   

14.
统编高中语文第二册《鸿门宴》里的“玉块,课本注释为:“半环形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我认为:这条注释欠明确。因为看了这条注释后,人们不禁要问:范增和项羽事前并没有约好,项羽怎么知道举玦就是暗示自己下决心杀刘邦呢?  相似文献   

15.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项羽经过钜鹿激战,歼灭秦军主力,威名大振,率四十万诸侯联军浩浩荡荡开往关中。而此时刘邦已捷足先登进入关内,并派兵把守函谷关,俨然以关中王自居。面对着轻松窃取胜利果实的刘邦,项羽焉能甘心?而曹无伤的告密、范增的“望气”进一步激怒了项羽,一场大战如箭在弦。但是故事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刘邦接受了项伯的建议至鸿门“道歉”,项羽一反常态,对范增的“杀刘”暗示不予理会,对项伯的公然“护刘”熟视无睹,对樊哙的闯帐虽怒斥却又礼遇有加,对提供情报的曹无伤轻易出卖,对刘邦的借故逃脱毫不在意。  相似文献   

16.
教学《鸿门宴》时,一般老师们都会在杀不杀刘邦的问题上引出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范增谋略失去大好机会的观点,俨然,项羽是昏聩的,而范增是个智者。项羽是不是犯昏此处不论,就范增而言,他是不是个真正的谋略家呢?其实从已知的历史材料来看,众多的述评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范增名不符实。宋代张耒说他“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宋代徐钧说他“项王暴不减强秦,一语箴规总未闻”;宋周昙《范增》说“平生心力为谁尽,一事无成空背疽”;王安石说他“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陈孚说他“平生奇计无他事,只劝鸿门杀汉王”……如此多的评论,足以让我们对范增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一、区区犹劝立怀王 历史上有一个很大的争论,就是秦末战争时,应不应该立楚怀王。立怀王的策略是范增提出的,所以立怀王的策略正确与否也直接涉及到我们对范增的评价,非辩不可。  相似文献   

17.
谐音暗示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大多使用有声语言来交流。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有声语言难以运用,于是人们便使用谐音暗示传情达意,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项王,就是要项羽下定决心杀掉刘邦,因为“玦”与“决”同音,在此范增就是  相似文献   

18.
鸿门宴上的座位安排与项羽性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鸿门宴上的座位安排绝非是项羽自高自大,而应该是分宾主的。刘邦来项羽军营中谢罪,军事态势上处于劣势,但项羽遵从叔父项伯的劝导,心理上不但没有对刘邦设防,反而将刘邦当作客人。在叔父项伯与谋士范增之间,他感情的天平失衡,是宗亲血缘的魔爪和虚伪的道德使项羽坐失良机,也恰恰是这“义”与“孝”使项羽成为一名失败的英雄永垂史册。  相似文献   

19.
鸿门宴是楚汉之争的重要转折点,正是项羽的“竖子”之行,成就了刘邦大汉的基业.在《鸿门宴》这篇文章中,项羽和刘邦的冲突始终存在,而人物感情的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故事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二册《鸿门宴》中有“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一句。教材注“王块”为:“半圆形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下决心杀刘邦。”这显然是采用了元人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里的说法。好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