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中的成功知识转移是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以正式契约和信任为代表的合作治理机制是影响校企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两种契约维度(契约协调和契约控制)、信任与两类知识转移(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关系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其探讨,从中归纳出相关的理论命题。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中信任对隐性知识转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显性知识转移的正向影响;契约协调仅与显性知识转移存在正向关系,与隐性知识转移没有直接关联,而契约控制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移均产生负面影响;企业的学习意愿和吸收能力对两种契约维度、信任与两类知识转移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契约协调和信任的共同使用会增加校企知识转移,而契约控制和信任的共同使用会减少校企知识转移。这些结论为现有研究的矛盾观点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研究战略联盟中企业的市场导向和联盟控制对企业获取联盟合作企业知识的影响,关注联盟契约控制和信任控制对市场导向和知识获取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多阶段线性回归法的研究表明:契约控制负向调节市场导向与知识获取间的正相关关系;信任控制正向调节市场导向与知识获取间的正相关关系;契约控制与信任控制的交互有利于知识获取。契约控制与信任控制的交互会正向调节市场导向与知识获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高水平契约控制与高水平信任控制的组合最有利于市场导向企业从联盟伙伴那里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3.
谭云清 《科研管理》2017,38(2):35-43
本文聚焦国际外包中关系机制和契约机制对我国服务提供商从跨国公司获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国232家服务提供商的有效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关系机制(信任、合作和关系)对于服务提供商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其中,关系的影响系数最大。契约机制对于服务提供商显性知识获取的影响为显著正,对于其隐性知识获取的影响为显著负,而与关系机制对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249家具有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合作研发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具有正向作用,但对技术知识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没有显著作用;信任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都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转化对合作研发创新绩效和能力获取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联盟控制方式与企业内部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联盟隐性知识转移、联盟控制方式与企业内部创新的分析模型:虽然契约控制也会对隐性知识转移产生作用,但其效果并不理想,隐性知识转移与创新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控制方式;两种联盟控制方式在联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关系,在联盟的初始阶段,两者表现出互补关系,这一阶段对应于显性知识转移,在联盟的高级阶段,两者表现出相互替代关系,这一阶段对应于隐性知识转移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基于契约治理、联盟公平及制度理论,提出了联盟显性契约与规范契约影响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的权变观点,并考察联盟公平对知识整合的影响。研究认为,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正相关,与程序公平负相关;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均正相关。制度环境对这些关系会产生调节效应:法规实施无效率负向调节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但正向调节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政府支持正向调节显性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但负向调节规范契约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对知识整合会产生更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俊  罗丽娜  陈宗霞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73-1578
基于国内汽车行业的研发联盟企业数据,构建并验证了联盟契约控制对于研发联盟风险的作用机理,揭示了联盟成员共同信任对于联盟契约控制与研发联盟风险之间关系的部分中介效应。实证发现,联盟契约控制对于研发联盟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联盟成员共同信任对于研发联盟风险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联盟成员共同信任对于联盟契约控制与研发联盟风险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联盟契约控制在直接负向影响研发联盟风险的同时,还会以联盟成员共同信任为中介变量而间接负向影响研发联盟风险。最后,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模式因其中内在主线知识转移机制的特殊性,将正式契约尤其是具有正向激励功能的设计视为合作绩效的关键,而有形契约的设计如何对相对无形的知识转移机制进行有效约束、监督,尤其是正向激励,恰恰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基于知识形态的特殊产品的生产、管理、库存、运输等常规环节所要进行创新性思考的问题。对知识转移在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的发生机制、作用机制、成本与风险机制、人员心理关系机制等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把握,结合产学研契约设计固有的原则、内容和应用,探讨对知识这一特殊而关键的隐性资源的产品化、利润化、资本化进行激励型监管的契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世超  蔺楠  苏竣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32-1541
 尝试通过将产学间的关系互动表征为信任和信息共享,并引入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作中介变量,深入剖析关系嵌入影响产学间知识转移进而影响产学合作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的大样本数据检验,发现由于信任成本存在导致信任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的作用效果有差异,进而主张需要根据产学间知识活动的特征来灵活选择合适的信任水平;同时还主张在以隐性知识转移为主要目标的产学合作中,在成本可控范围内,应将现有企业的信息共享模式从单纯的信息获取升级为信息交互与参与,从而尽可能降低“挤占效应”,促进产学共同行动中的隐性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10.
伴随孵育机制网络化发展,孵化网络中的网络成员更加丰富,信任本身已不足以维系开放的网络关系。契约这一传统治理机制的有效发挥,被视为网络关系构建过程中信任缺失的重要补充。而忽视对网络关系异质性的构建基础--技术重叠的考察,限制了现有孵化网络治理相关研究结论对孵育机制的解释力。基于此,本文探索了孵化网络中契约与信任的概念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层次回归模型,验证孵化网络不同维度契约对不同维度信任的影响路径,以及技术重叠在其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契约控制对企业能力信任和行为信任有正向影响,且技术重叠对其有调节作用;契约协调对企业行为信任有正向影响,不过,技术重叠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严玲  邓娇娇 《软科学》2012,26(12):22-25,31
从公共项目治理研究的兴起及其发展脉络、公共项目治理研究范式的核心内容以及公共项目治理的优化三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公共项目治理领域研究的重点或前沿是公共项目关系治理机制和公共项目治理绩效评价研究,以及向项目生态学领域的治理研究拓展。  相似文献   

12.
王清晓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532-1540
随着知识资本效益的日益凸显,企业间的合作层次不断提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以合作创新为目的的知识协同,已成为供应链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契约理论和关系交换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供应链知识协同的理论模型,对288家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供应链知识协同这一战略层面的协同中,关系治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由于知识交换的特殊属性,在目前中国文化情境下,契约治理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从而不利于知识协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嘉毅  田银华 《软科学》2012,26(5):112-117
以显性、隐性契约为主线,建立起家族企业契约治理三环模型,基于不同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治理强度组合构建出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方格图,并演绎出九种契约治理模式;企业选用何种模式是对企业系统、家族系统与宏观环境系统诸多影响因素理性思辨后的"相机抉择",为此特绘制出一幅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选择的逻辑导向图。研究发现,在当前中国宏观环境下,家族契约治理强度与企业成长阶段呈现倒"U"型关系;基于不同激励效果,关系契约治理强度分化为"Y"型演变路径;文化契约治理表现出二元性;组织契约与市场契约治理强度呈现单调递增性;由于隐性与显性契约各组成部分在企业成长中的力量变迁,契约治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企业成长中的契约治理模式依然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案例的分析,研究了交易双方存在不对称谈判能力的情形下,内部人的合约提案权和外部股东的信息劣势,最终导致控制权人提议的非最优交易价格,如何经由公司决策机制——股东大会的表决机制完成交易,从而解释了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外部股东一方面抱怨权益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又放弃行使权利机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运生  张利飞 《科研管理》2007,28(6):93-97,129
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模式的选择包括治理结构的设计与治理机制的确定。本文以AVS联盟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分析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契约型治理结构,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存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等角度系统地分析和解释技术标准联盟选择契约型治理结构的优越性。然后分析高技术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机制,包括谈判协商机制、决策机制、声誉信任机制和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6.
袁静  毛蕴诗 《软科学》2012,26(8):11-15
考察了资产专用性和交易依赖性这两个交易特征对契约治理的影响,分析了产业环境和制度环境对交易特征与契约治理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113家供应商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产专用性对契约治理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产业环境不确定性正向地调节资产专用性与契约执行严格性的关系,而制度环境不完善性则能够正向调节资产专用性与契约条款复杂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团队创业是新创企业主力,但创业合伙却并非易事,团队成员的中途退出往往会严重影响新创企业发展,因此,创业团队的契约治理能否减少团队成员退出成为新创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本研究从人力资本激励视角出发,探索了团队成员人际互动结果的分配公平感在创业团队契约治理与团队成员退出意愿之间的中介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分配公平感在创业团队契约治理与团队成员退出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创业阶段在创业团队契约治理与团队成员退出意愿关系中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通过分配公平感的中介部分实现。研究结论对于把握创业团队研究、促进在实践中对创业的深入理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梅姝娥  谢刚 《科研管理》2013,34(8):130-138
为了研究不同创新意图的IT外包企业如何运用合约治理和关系机制来管理与服务商的关系,基于交易成本经济观和关系交换理论,构建了创新意图对两种治理机制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以及创新意图对资产专用性与治理机制之间关系的影响的研究模型。22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方资产专用性会促使企业加强合约治理和关系机制,外包方资产专用性会促使企业加强关系机制。随着服务方资产专用性的增加,创新导向的企业和非创新导向的企业都会增强关系机制,但创新导向企业在增强关系机制的同时,会比非创新导向企业更加侧重于加强合约治理。创新导向的企业与非创新导向的企业相比,关系机制对提高服务质量发挥着相对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合约治理在两类企业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恩  梁杰 《软科学》2016,(6):57-61
针对企业的供应商网络治理行为,探讨了供应商伙伴选择策略、伙伴控制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供应商投机的影响。在中国制造行业189家公司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选择/关系控制相对于公共选择/契约控制更容易降低供应商投机;社会选择和关系控制以及公共选择和契约控制的共同使用促进了供应商投机,公共选择和关系控制的共同使用降低了供应商投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战后科学技术与政治契约关系框架面临极大的压力。在冷战初期形成的科学界与政府间的联系开始瓦解。司托克斯对布什的观点进行了挑战。论文认为,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司托克斯新契约关系提出的巴斯德象限、研究的科学前景和社会前景统一等新问题,才能重新建立政府与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