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谢丽蕴 《语文天地》2014,(31):73-74
“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吗?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这是笔者批阅学生随笔时读到的一段文字。这段话让笔者思考:我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批阅学生随笔,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灯下漫笔》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让我们享受享受其他课文的风采吧,望  相似文献   

3.
【一】 批阅学生随笔,我读到这样一段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  相似文献   

4.
犤一犦批阅学生随笔,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望老师考虑。”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我很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不能不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5.
一日,批阅学生周记,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平时我们都很喜欢您上的课,您走了一段时间去学习,我们都很想念您。但这个学期,天天学习《论语》、《孟子》,很是烦人。二千多年前的东西,难读又难懂,如果没有相应的参考书,我一篇也看不下去。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恹恹欲睡。我们有必要上那么多课学习古董吗?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么喜欢老夫子,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虽说您也常常让我们谈谈对孔孟一些观点的看法,鼓励我们想到什么说什么,  相似文献   

6.
如同每个电视台关注自己的收视率一样,每位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可如果我们现在就“你喜欢语文课吗?”“语文课有意思吗?”这些问题对中学生进行调查,恐怕结果会使我们大失所望。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努力让我们的语文课生动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背景] 批阅学生随笔,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最近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记念刘和珍君>有必要上那么多节课吗?我们很多同学远没有您那样喜欢鲁迅,也难达到您理解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范老师:您好。您能让我们在信中给您说说心里话,实在是太好了,虽然平日也曾交谈,但终不是什么心里话。老师,打心眼儿里说,您是我至今认识的最好的班主任。您能跟同学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实属难得。同学们也会像朋友一样向您倾诉。和您谈话,一点儿也不紧张。您的讲课就不用说了,特别细,特别容易使人理解,尤其是能教给我们多种思路和方法。老师,您觉得您了解我吗?我想您了解得还不够。同学们和您总觉得我只不过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路的人罢了。我性格中有一个特点,而这一点,是多数人所不具备的。那便是,…  相似文献   

9.
老师。请你给我们个微笑,不要走进教室就板着一副阴沉沉的面孔,这让我们感到很害怕… 老师,您知道吗?当您站在讲台上,板着一副面孔,我们心里多难受呀。本来兴奋的心情早就被吓到九霄云外了,至于您的讲课,我们又怎能听好呢?  相似文献   

10.
俞雪芽 《家长》2010,(12):26-27
家长:老师您好!我觉得我的儿子上网成瘾了,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纠正他了,您这里有好的建议和方法吗?咨询师:您好!谢谢您对我们春晖热线的信任,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您。请您把孩子的详细情况讲一讲好吗?家长:我儿子今年十五岁,上初中二年级,  相似文献   

11.
为自己加油     
范老师:您的信我读了好几遍,也哭了好几遍。好久没有这样哭过了,真的说不出信中的哪一个字哪一句话让我感动。老师如此真诚的话语,让我第一次觉得真正地拥有了一个走进我心灵的老师。读了您的信,我开始回顾自己的初中生活。生活中因为有了您这个“妈妈”而快乐了许多,精彩了许多。相信不会有哪位老师敢冒那么大的风险带着那么多的孩子晚上聚在一起听钟声,一起唱歌。看着路边同龄人羡慕的目光,您知道我们有多自豪吗?一起去石人山时,大家和您刚开始接触,但只短短一两天,我们之间初识的隔膜消除了,大家被您的笑容感染了,那是第一…  相似文献   

12.
王君波 《教师》2011,(22):34-35
当前,我们经常听到很多老师都说,"现在的课很难上,众口难调""越来越不知道怎么上语文课了",试问,上课的目的是什么?为听课者上吗?为公开课而上吗?为表面精彩而上吗?这正反映出时下的语文教学有太多的功利色彩和"随大流主义"而迷失了语文课的方向,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阅读课上,因此,我们需要追本溯源,寻求阅读教学原生态,让阅读教学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3.
题目在下列各题中任选一题一、如果你突然置身于原始社会,遇见一群原始人,你怎么办?二、如果你突然来到了月球,你将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三、如果你忽然回到童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你将怎样面对父母、老师和同学?学生:老师好!这次您让我们写想像作文,与您以前教导的写文章要说真话、诉真情不矛盾吗?老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也是我们写此类文章首先应该弄清楚的,可以明确地说两者是不矛盾的。学生:请您给我们具体谈谈,好吗?老师:说真话、诉真情是我们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写想像作文也是如此。写想像作文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写给老师的话》为题的习作训练中,一位学生的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有一件事我觉得很委屈.在上星期二的语文课上,您向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其实我和洪刚的意思是一样的,洪刚得到了您的表扬,而我却受到您的批评,说我上课不愿动脑筋.因为这事,那节课我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也为这事,我几天吃不饱,睡不好觉.因为这不是我的过错!老师,您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认真听讲吗?而您能做到吗?所以,今天我借这个机会,最想给您说的话是:老师,上课时您也要认真听讲."  相似文献   

15.
说起写作文,有的老师也许觉得除了书上固定让写的几个文题外,再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其实不然。生活中美的事物有许多,就看你能否去发现。今年一入秋,成群的瓢虫涌入教室。一天,语文课上,我发现几个学生不时向天花板上看 去,继而听见“你看,那边有”“那边也有”的小声议论,随即有更多的学生看着天花板。课堂一下乱了套。我刚想发火,可是又一想,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大家先静静!你们了解这些瓢虫吗?”学生们摇头。“那好,我们捉几只一起观察一下吧!”就这样,一节语文课变成了一节作文观察课,学生们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可塑性很强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从小喜欢上语文课,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呢?我觉得教师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老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直接影响影响教学效益,让我们试着用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上 ,学生正在自由朗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 ,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老师 ,古怪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站起来问。“我认为这里是说猫的性格很特别 ,使人觉得很奇怪。”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 ,我认为您有时候也有点古怪。”另一个学生突然这样说。“是吗?”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老师怎么古怪了?”我没有打断学生对我不明不白的评价 ,坚持让学生把话说完。“老师 ,您曾经跟我们讲过 ,您敢上树打枣 ,敢一个人走黑路 ,我觉得您很了不起。可今天早读时 ,当我们全班同学眼看着风将要把门吹得…  相似文献   

18.
吴群英 《农村教育》2006,(10):55-56
在“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声讨中。中职语文教学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有人说,没有“分数”的标准。没有“升学”的压力,相对于中学沉闷的课堂,中职语文教学应呈现出一派生机,情况果真如此吗?据调查,现在大多数中职生重专业轻文化,对语文持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有些学校领导甚至公开表明大胆改革。准备砍掉语文课,因为老师们觉得语文课实在难上,学生也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了,甚至出现学生叫停语文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微笑     
蒋向华 《湖南教育》2005,(13):22-22
“老师,您还记得那年的高三吗?是您,面带笑容,像天使一般走进我们的教室,走入我们的生活;是您的微笑,让我走进了成功的殿堂……您不仅是我的好老师,更多的是一位好朋友,是一种支撑。在高三的日子里,您的微笑让我觉得从容而感动。想念你灿烂的笑容。”  相似文献   

20.
刘青 《现代教育》2013,(4):91-91
您备课吗?您会备课吗?您是怎么备课的?您认为怎样才算是备好课了呢?相信,这样的问题提出来,会让很多老师感到意外。是啊,备课,这再熟悉不过了,它可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常规的一项工作了。我们天天备课,可是,上述问题我们深人思考过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