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何枫 《软科学》2008,22(12)
以中日两国2000~2006年间数百家电气器材和纺织服装纤维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企业运营、企业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结关系进行了比较经验研究。首先,运用DEA模型对两国上市公司进行了企业效率评价。其次,在控制企业规模、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等因素下,运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了企业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并发现这二者之间基本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6年有色金属板块股份公司为样本,运用回归模型研究了资源型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与盈利性、成长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盈利性与成长性都是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只有通过提升核心能力才能实现资源型公司盈利性与成长性的超速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力社会成本、大宗商品价格的提高,以及欧美等国家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关税的提升,使得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成本上升,造成我国传统纺织服装行业的成本效率急剧下降。因此,采用DEA模型,搜集并整理2012-2016年纺织服装企业上市公司主要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测算纺织服装企业的成本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纺织服装企业应该增强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其次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第三积极促进中小型纺织企业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4.
R&D对中日家电企业效率差异的经验解释:SFA和DEA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日两国2001—2005年间的家用电器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研究中日企业R&D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基于SFA和DEA模型,比较了中日两国家电企业的技术效率.SFA、DEA-TOB IT、面板数据组间效应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结果均表明,在竞争性家电制造业中,持续稳定的R&D投入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效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王影  左和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42-145
以2005年至2009年陶瓷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生产效率理论中的DEA-M指数方法测度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发现陶瓷行业生产效率变动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并引入相关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分别检验了企业价值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虽然二者对企业价值都存在显著、稳定的正向影响力,但技术进步作用有限。另外,检验结果也说明企业内部运营、内部治理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联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5—2007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计算样本企业的技术效率,分析公司间技术效率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技术人员的配置程度和企业上市对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对技术效率的正影响度最大,其次是技术人员的配置程度,最后是企业上市;公司间技术效率差异显著,技术效率低的公司始终处于低水平,并未被淘汰或因市场竞争压力提高技术效率;在空间布局上,临近市场型企业更有效率,资源依托型企业效率最低,临近港口型企业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的基本思想,以2015—2020年间出于技术资源寻求型动机实施跨国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计算出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综合创新效率;进一步构造计量模型并引入企业吸收能力和政府补贴两个指标作为调节变量检验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对中国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在中国企业创新活动两阶段中均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高;(2)在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数量最多的两大行业中,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高,但对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无促进作用;(3)企业吸收能力有利于增强跨国并购对企业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形成“能力强—转化快”的良性循环;(4)政府补贴能增强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成果转化阶段中却未呈现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来提高创新效率提供。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沪深两市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横截面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政府财税补贴、风险投资参与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并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提高,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于物联网上市公司生产效率也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相关的统计资料,对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所选取的两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与企业的成长性之间、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的成长性之间、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与企业的盈利性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最近几年看,技术核心能力是我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因素与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并找出二者的共同之处,从中选取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失业率作为影响因素。再通过DD模型选取盈余质量较高地区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区域经济特征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运用线性回归得出结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正相关性,恩格尔系数与失业率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王翔  李东  后士香 《科研管理》2015,36(7):96-104
尽管商业模式逐步成为企业战略中新的重要分析单元,但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仍未揭示清楚,研究成果较少且主要集中讨论商业模式的整体类型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深入解剖商业模式的结构,将商业模式划分为顾客价值主张、业务活动系统和盈利方式三个构成,并开发出相应的量表,以281家2009-2011年间实现IPO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SPSS软件对顾客价值主张、业务活动系统、盈利方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耦合对企业赢利性、增长性、效率性和市场价值四类绩效的影响进行层次回归分析,更全面地解释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造成影响的复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各构成之间的耦合相较于各构成本身的质地而言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商业模式各构成中,顾客价值主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为显著。另外,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具有不对称性的影响,对盈利性指标和成长性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对中国创业企业开展商业模式设计和创新来提升企业绩效和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也拓展了商业模式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We explore the impact of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theory. We analyse how diffusion at firm and market levels influences the returns from the technology. We suggest that firm heterogeneity in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use leads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or relatively intensive adopters. We empirically test our proposi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usion of the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among Spanish savings banks between 1986 and 2004. Our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not the absolute but the relative level of use that drives the impact of the technology on profitability. Furthermore, as the technology is more intensively deployed in the market, the profitability of every firm decreases. Interestingly, in our empirical setting, this negative effect eventually leads to an aggregat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savings banks.  相似文献   

13.
王任飞 《科学学研究》2005,23(2):225-231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可能对企业R&D支出产生影响的10种内部因素,并提出相应假设。基于2000 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百强企业的统计数据,文章验证了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出口导向三种因素对企业R&D支出的实际影响。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都与企业R&D支出正相关;而出口导向则与企业R&D投入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2007~2009年43家安徽省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SFA)方法测算各家公司的技术效率,同时考察总经理年度报酬以及技术人员数量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均值只有71.5%,说明经济增长仍然是靠增加要素投入而不是真正的内涵型增长;总经理报酬与企业技术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技术人员数量与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1995—2015年医药制造业数据为样本,用主营业务利润率代表盈利能力,RD投入强度代表RD投入,基于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医药制造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加RD投入,但RD投入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医药制造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对RD活动进行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同时提高RD活动效率,加快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规模、R&D与绩效: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斌 《科研管理》2006,27(1):121-126
本文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度我国软件开发企业统计资料和我们所收集的杭州软件企业数据基础上,对中国软件产业是否存在着可观测的规模效应、中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R&D)活动对绩效是否存在着一致性的正向影响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就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而言,企业规模对于产出率存在着一致性的正向影响,但对于利润率却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在研发强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上,我们发现研发强度对利润率存在着显著性的负向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产出率也存在着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这些发现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运用样本配对比较方法,将具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同参照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拥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其短期和长期的运营绩效均优于未具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而成长性和盈利性绩效则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在短期内并不存在这种关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2006年沪市A股制造业24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使用VED1来测度上市公司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实证检验了公司特征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比例有所提高,但整体披露水平仍然较低,行业间差异较大,披露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2)公司规模、行业类型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正相关关系,规模大的上市公司、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会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3)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不影响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