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珠江三角洲民营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现状 及对策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职工表现出较高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 ,但总体还受到工作时间、场地设施、生活环境、体育态度、运动技能及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 要引起社会重视,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珠江三角洲民营企业大众体育宣传力度,促进职工积极参与体育锻 炼。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粤东、西、北与珠江三角洲大众体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广东省大众体育区域发展不均衡,主要由经济水平差异、体育锻炼意识、大众体育与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导致。对策:发展经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开展体育组织与协会,加强体育服务机构人员素质培养,合理开发利用场馆资源,积极宣传体育锻炼意识,鼓励开展大众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和揭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珠三角"农村居民表现出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但体育知识的总体认知程度较弱;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以促进健康、防病治病为主;农村居民喜爱的锻炼项目和经常参与的项目存在较大的反差;农村居民体育锻炼频度低、持续时间短,缺乏组织性和计划性。最后从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资源利用和经费筹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五种行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 ,证明各年龄段群体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锻炼项目、锻炼目的、消费意识等均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在积极组织 ,开展各项体育锻炼项目的同时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体育消费 ,强化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2035年全国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m2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发展我国社区体育是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之一。文章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美国联邦政府在本土体育和休闲文化的引领下,在社区体育分层分类政策设计、高投入与多元路径促使下的设施无忧供给、社区与学校之间场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专业体育人才供给和社区居民自身服务意识的养成方式等方面分析美国社区推行体育锻炼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我国社区体育锻炼需要注重个体差异:为社区体育锻炼提供均等的参与机会;营造社区关系:培养和健全社区非营利体育组织;保障社区环境:建立、改造社区体育锻炼场所和公园;家校社一体:促进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文化建设。旨在推动我国社会公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我国居民体质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健身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西部省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体育价值取向、体育动机、体育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体育价值认识程度达到较高水平,但体育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尚有一定差距.试图通过对西部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管窥我国西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体育素质,以期为我国西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倡导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结论:青少年体育生活化情况有喜有忧,每周进行体育锻炼频率较高,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处于中等水平,但参与体育活动强度较小,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分布比较均匀;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多样,体育锻炼场所选择倾向于免费的场地;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有个人生活习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和减肥塑形等;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惰性、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课余时间少、设施及场地不足等。促进策略:强化青少年主导因素的作用,转变自身的健康价值观念;拓宽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意识,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体育环境;营造以生活化为目标的学校体育环境;优化体育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体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苏南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的体育锻炼呈现出业余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虽然多数职工主观上对体育锻炼持积极的态度,但由于企业、社会、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职工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了主观阶层认同、社会经济地位对体育锻炼的影响差异和机制。研究发现:(1)主观阶层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对体育锻炼参与有显著影响。说明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存在社会“区隔”;(2)相比较主观阶层认同,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体育锻炼内部结构差异较大。说明相对较高的阶层会利用社会资源去维护和扩大社会“区隔”;(3)社会经济地位对体育锻炼起到主体作用,主观阶层认同起客体作用。说明在体育锻炼的参与上主观阶层认同无法跨越社会“区隔”的事实存在。为此,研究认为:要实现体育锻炼人口的增加的核心视角可能是在体育公平上的实现问题。具体来说要做:(1)提高社会体育锻炼参与度和频率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对“动力论”;(2)要增加“兜底”体育政策的厚度,缩小“结构论”;(3)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减少“主客论”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行业体育协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行业体育协会调查研究,认为我国行业体协作为职工体育发展载体,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为鼓励职工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于进一步普及群众体育,增加体育人口,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体育协会组织萎缩、功能弱化,严重制约了我国职工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社会学、体育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三资企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途径,所面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在对现状概括与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群众体育的先进经验,依据我国国情和三资企业经营管理特点,提出了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法、社会调查法、数据分析法、比较法等科研方法,对山西省中型城市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约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发展的不利因素,对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提出合理性建议和对策,构建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模式,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的实现,促进终身体育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终身体育研究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终身体育应根据人体发展的3个时期提出不同要求,也要从各人的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锻炼原则,以求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满足各人的需要。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其基本内容应包括:打好身体基础;培养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培养体育能力。国家与社会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必要的制度,使家庭体育同各环节群众体育相结合,从而使终身体育体系化、整体化。  相似文献   

14.
以珠江三角洲文化历史与社会现实为背景,考察了珠三角地区休闲体育文化的形态结构,分析了珠 三角地区休闲体育文化的时代性与先导性、多元性与世俗性、继承性与开放性、消费性与商业性、地域性 与民俗性等特点。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创新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不足的现状,文章从社会体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体育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化与社会大众体育的强化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珠江三角洲的5106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结合该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进行了总体及各层群体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活的富足,使珠江三角洲人们在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上表现出多样性、体育锻炼活动地点的广泛性,以及体育锻炼形式的双轨方式。  相似文献   

17.
促进老年体育锻炼是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老年体育锻炼能够改善身心健康、延缓认知衰退、提升健康预期寿命、丰富社会交往形式,从而有助于缓解国家医疗服务压力,激发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力,促进老年人自我养老,减轻国家机构养老压力和养老保障的财政负担。因而,老年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国家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构建老年社会参与格局、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和有效助力。但我国老年体育锻炼仍面临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管理考核工作落实不到位、体育指导资源欠缺、组织体系不健全、场地设施供应不充足、老年人健身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各界进一步深化对老年体育锻炼的战略性认知、推进老年体育指导资源开发、健全老年体育组织体系、加强老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老年体育锻炼宣传,实现以老年体育锻炼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 ,培养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专业教育和学校体育要与社会体育较好地衔接起来 ,加强全民健身锻炼的技能培养和指导工作。建立不同人群的体育锻炼模式 ,以适合各类锻炼者选用。有计划地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监督机制 ,使国民确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采用调查法等对西部中小城市宜宾市民的全民健身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大城市与西部中小城市市民从事体育活动认知程度、体育人口、体育消费、社会体育指导、体育自然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对此,建议:市政府应重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落实,加大体育资源的开发,在改造市区的过程中考虑体育场馆建设;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成人体质测定制度,推广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加强企业、单位、社区的社会体育建设,为市民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包头市青山区社会体育建设现状及居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认为,青山区社会体育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与身边社区体育设施相对缺乏的矛盾仍较突出;公共体育场馆功能单一,配套落后;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也未达到平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