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体育新闻报道中两大专业报纸官方的《中国体育报》和民营的《体坛周报》,并以这两大报纸中有关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为例,以话语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奥运报道的文本分析,对比官方和民营体育报纸关于奥运会的体育新闻报道,从话语体系研究,分析其体育新闻报道的风格特点,为读者的选择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举国欢庆,国内各犬媒体在奥运报道中争先恐后,报道异彩纷呈。如此的体育盛会,作为中国专业体育类报纸的《体坛周报》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图片新闻彰显个性。本文通过对北京奥运会期间《体坛周报》的图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得出了其奥运图片新闻具有头版大幅图片造成视觉冲击,图片配合生动标题达到1+1〉2的效果,以及让图片说话等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徐慧 《体育科研》2016,(4):80-85
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良友》画报的体育新闻报道进行研究,总结其体育内容涉及的人群及特点,重点分析其对大型运动会和有关女性体育报道的内容,发现:《良友》画报体育报道涉及的人群分布比较均匀、广泛,政要名人报道频率高;《良友》共报道了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3届远东运动会、3届全国运动会,同时出现了注重对冠军的报道、排版风格不断变化等特点;《良友》杂志中还出现了很多有关女性体育的报道,并分析其特点和产生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报纸中的体育新闻,将群众体育新闻的数量和竞技体育新闻的数量进行比较,发现群众体育新闻在广州日报中的缺失。为正确的把握好体育报道的内容和方向,更好的利用体育新闻报道为广大的受众服务,推动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本论文以《广州日报》为例,研究群众体育在广州日报中所占的比例,群众体育新闻在广州日报中缺失的原因、缺失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体育报》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惟一以体育新闻报道为主的日报,是在总局的领导下有政府背景的报纸.该报经历了我国体育由弱到强的整个历程,对该报内容和报道风格的分析有利于我们认识我国新闻界对体育新闻报道的认识变化.本文对1987、1999、2006年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中国体育报》的报道做一个纵向的剖面并对比分析,试图从中发现我国体育报道在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新世纪三个阶段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对《今日美国》体育新闻栏目的改革经验进行研究,分别从报道主题调整与转向、坚定"讲故事"的传统、侧重女性体育报道、以实际广告需求为导向的资源投入、践行网络媒体战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中国体育新闻报业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是国际性的媒介议题,同时也是中国构建传播主体意识、促进国际话语新秩序建立的标志性新闻议题。采用现实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和框架分析中的“诠释包裹”研究路径,对比分析《中国日报》对于相隔14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框架。发现两届奥运会在报道框架上相同,但在框架的建构上却存在巨大差异。基于现实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其原因,发现影响两届奥运会报道框架建构的主要因素为:(1)从全球化融入过程中凸显国际视野到后疫情时代强调本国视角;(2)从媒介霸权主义下的回应澄清到自信意识形态下的主动建构;(3)从首次办奥背景下关注竞技夺金到国家实力持续增强下重视运动参与。并得出结论,对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报道上,中国媒体在奥运传播的主体构建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奥运国际传播始终根植于现实情境下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专业体育报纸国内足球赛事报道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国内足球甲A联赛最后一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专业体育报纸——《体坛周报》、《足球》、《南方体育》足球新闻报道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主流体育纸媒在进行国内重大赛事报道中的特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坛周报》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特色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标题的特色可以分为多用修辞、用直接引语做标题二个特点;而正文的叙述方式特色可以分为情感化的叙述方式、江湖战争化的叙述方式这二个特点。研究还发现:第一,《体坛周报》语言特色成因分析,首先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其次是体育新闻报道的传统所在;第二,对《体坛周报》语言特色的评价,分为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正面评价为:用娱乐化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专业性的体育内容,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负面评价为:为了过分强调语言特色而忽视了新闻的客观性,在追求轻松娱乐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专业与深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运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辽沈地区6家综合性报纸和1家专业体育报--<新球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找出目前辽沈报纸体育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并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千载难逢的契机,寻求突围之路,使其能够在奥运后新一轮报业市场的洗牌中,占领制高点,走出低谷,实现辽沈体育新闻传播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8,(2):41-45
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每一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都会与举办城市以法律契约的形式要求制作奥运官方电影。按照这个国际惯例,2014年俄罗斯制作了索契冬奥会官方电影《五环世界》,除此以外,还推出了历史上第一部冬残奥会官方电影《运动精神》。2017年这两部奥运官方电影导演应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的邀请参加第13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借此机会,对来访的两位俄罗斯导演进行了专访。整个访谈围绕索契冬奥会官方电影和冬残奥会的电影创作、俄罗斯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对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的建议展开,并深入探讨了在这两部冬奥会官方电影中所蕴含的运动哲学。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被美国评论界誉为“20世纪体育新闻学研究最重要的里程碑”的《体育新闻报道》(《SportsRe-porting》)一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鉴于这是我国首次出版国外体育新闻学方面的专著与大学教材以及该书在世界体育新闻界的地位和影响,该书的出版也必然成为中国体育新闻学研究的里程碑和重大事件。该书作者为美国迈阿密大学新闻学教授布鲁斯·加里森和《米尔沃基杂志》与《米尔沃基前哨报》发行人及特别赛事报道主管马克·塞伯加克。两位作者都具有资深的体育新闻采编经历。布鲁斯·加里森教授曾是《克劳克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体育报>、<体坛周报>以及<中国青年报>三种不同类型的报纸中体育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虽然体育赛事报道已经成为各类报纸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报纸的性质不同对体育新闻内容的选择也具有较大差异.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坛周报>侧重于对足球的报道,<中国青年报>以体育赛事报道为主兼顾非赛事报道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要,而<中国体育报>作为机关报对体育事务报道的比例大于赛事报道的比例.在不同类型报纸对体育新闻内容的选择受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体育新闻传播方面存在着新闻观念、新闻技巧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届时这些因素会影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传播的效果。为此,针对中西体育赛事报道进行分析,归纳出中西方在体育赛事报道方面存在的不同,以对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面对媒介融合趋势的影响,专业体育媒体如何应对一直是学界和业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文章以《体坛周报》2012年伦敦奥运会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重点总结其在报道过程中表现出的突破与创新,以及由此对其他专业体育报发展所带来的启示,探索专业体育报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进行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的崭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体育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与评论,通过解读新闻事件来引导社会舆论。简要回顾了我国体育评论的发展过程,并着重以《体坛周报》为例,归纳总结我国新时期体育评论逐渐形成的特色———更加讲究时效性;树立品牌意识;消息与评论结合;评论主体、话题、视角多元化;追求评论的深度;加强与受众的交流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奥运会期间乃至奥运会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这两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时下较多体育记者和体育爱好者的观点.鉴于体育宣传报道在传播体育观念方面的广泛性和辐射能力,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将这两种观点进行辨析,以利于今后的体育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8.
从节目的亮点、节目的安排、节目的受众等方面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对中西方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进行了多视角的比较.并就提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质量,提出了奥运赛事的报道应理性看待输赢,要有全球观及"大奥运观"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2008,(6):5-5
2008年4月19日,为庆祝北京奥运会的到来,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迎奥运”号召,同时,为祝贺日本达亿瓦(DAIWA)精工株式会社建社50周年,由日本达亿瓦独家赞助、《中国钓鱼》杂志主办、广州达亿瓦协办的DAIWA杯“奥运·健身”首都体育记者、名人钓鱼联谊赛暨“钓鱼与环保”即兴演讲活动在北京红栌山庄举行。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首都各大新闻媒体的体育记者、《中国体育报》、《新体育》杂志、华奥星空网站等各大体育专业媒体的记者,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张发强、体育界名人年维泗、万伯翱、邓若曾,文艺界名人王铁成等80余人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20.
《体育博览》2008,(10):90-91
三十年过去.只是弹指一挥间。自从1978年《体育博览》的前身《北京体育》创办至今.这本杂志不仅仅在为读者带来体育报道.更是在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从改革开放到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回顾《体育博览》的三十年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