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参加全国高职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部分教师就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潜力大,但培养层次浅,形式单一,有效互动少,还需要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教学形式、考核与评价上下工夫.同时,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运行机制,创新多元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2.
加强保障机制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高职学院和企业能够长久合作的保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中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文章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体系、校企人员双向兼职、校企合作资金保障等七个方面对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从合作对象和合作方式分析,校企合作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基于学生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另一种是基于教学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后一种模式更有利于解决一些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在教学平台构建上实现强强联合,在课程开发上实现“任务驱动”,在教学考核上实现“社会化、企业化”标准。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只有搭建好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专业改革与建设工作才有落脚点,高职教育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要求与现代学徒制内涵,设计了一套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全程合作育人、全程合作培养、全程合作就业"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模式。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小组,在培养目标、人培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运行、考核评价、学徒就业等环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基础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技能共同发展的培育平台,促进学生就业、企业人才储备和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面向企业教育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开放大学都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但在企业教育市场往往受到冷遇。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提供的课程与企业教育实际需要相脱节,教学与考核方式单一,已不满足转型期企业教育的迫切要求。对开放大学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从企业教育课程需求出发,以校企合作视角,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设计校企联盟课程建设平台架构,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机制,为开放大学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是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院将企业引入校园,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投资,建设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开展项目引导的教学组织方式改革;了解企业需求,建立稳定的顶岗与就业基地。提出了“人才”供给与需求是校企合作的纽带,技术更新与应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双方合作框架的构建、组织机构及制度的完善是合作成功的有力保障的基本构想。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为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建立校企合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二级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组织领导作用、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服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校企联动平台为主要实践平台的教学改革方法,开展校企联动平台构建、实践过程的把控、逆向工程教学方法应用、企业环境模拟、考核方式的改革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中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函授教育也逐渐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校企合作、送教上门也逐渐成为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之一,如何在校企合作中保证函授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是否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函授教学计划的制定、函授教材的选用、函授教师的选聘、教学过程的监控、学生到课率的管理和学习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论述在校企合作时如何有效保证函授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