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是利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和高通量的系统分析技术,在基因组水平研究其结构和组织与植物功能在细胞、有机体和进化上的关系。水稻作为最重要的模式作物,应该成为我国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主攻方向。通过建立从结构基因组学到功能基因组学,直至将功能基因组的信息和知识用于开发改良植物的完整研究体系和队伍,使我国在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整体水平上取得与我国头号水稻种植大国相称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植物有电信号伦敦大学的著名生理学教授桑德逊在皇家植物园中,对捕蝇草的电特性仔细地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这种植物的叶片上记录到电脉冲。与此同时,加拿大卡材登大学的学者雅可布森也在捕蝇草叶片上的"触发毛"内检测出一些非常不规则的电信号。其实,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葡萄籽植物甾醇,并以其为原料制备葡萄籽植物甾醇功能乳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通过小鼠试验考察植物甾醇功能乳饮料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5.
植物的毛多数是十分细小的,往往只有在我们近距离观察或用手触摸植物体的某个部位时,才感知到它们的存在,但是,这种触摸之感令人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天门冬植物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具有的一种特殊防火功能.天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缘草本类植物,也是我国中草药的主要品种之一.而天门冬具有防火功能也是一次偶然的无意发现,当火星落在天门冬的针叶上面时,你则会听到“啪”的一个清脆的声响,随着气流的喷出将火星扑灭,或者当火源靠近天门冬针叶时也会出现上述情况,并立即将火源喷灭或者吹离.根据观察发现,天门冬植物遇明火靠近时,其针叶内部会喷出气体或类似于一种二氧化碳的灭火气体  相似文献   

7.
从植物园和植物专类园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植物园和专类园的功能,强调要发挥各自在科普教育方面的优势,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正>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共同解析了植物防御功能的关键信号通路——茉莉酮酸酯激素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复合体的晶体结构,在植物防御功能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这一成果不仅对提高全球粮食产量意义重大,且为阐明人体疾病分子机制提供了新颖的方法。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蛋白在抑制蛋白和受体两种角色间转换,  相似文献   

9.
AP2基因作为调控植物花发育的功能性基因,参与花分生特性建立、花器官的特性特化以及形成调控。AP2基因不但自身对植物花、胚珠的发育进行调控,而且与其他因子相互协作,共同来参与到复杂的花发育的调控网络。本文将对AP2基因在花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正>植物利用二氧化碳、水和阳光制造食物,而细菌、真菌、各种动物等则通过分解植物的纤维素等来获取食物。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情,然而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却说,植物也会分解另一种植物的纤维素来获取食物!不相信吗?他们连这样的植物都找出来了。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一种绿藻不仅会通过光合作用来养活自己,而且在恶劣情况下,也会偷取别的植物的能量来养活自己。研究者把绿藻放入二氧化碳浓度很低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科学中国人》2018,(17):12-13
开发方法助力小麦等大基因组作物核心基因组低成本组装及新基因挖掘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一婧研究组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童依平研究组合作,开发并优化实验与计算流程,实现低成本组装小麦等大基因组作物的核心基因组。研究论文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植物高度的遗传多态性为分子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确定重要农艺性状的根本方法在于比较不同群体或比较  相似文献   

13.
14.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西藏自治区党委从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高度,提出了《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0)》,计划通过10年在拉萨城区等9县(区)35个乡镇完成营造林206.7万亩。本文围绕拉萨南北山自然植被分布及潜在绿化树种的选择问题,从植被的地带性分布以及植物功能性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寒干旱区科学种树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考虑,拉萨属于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亚高山灌丛、草原亚区,即自然植被主要发育为亚高山灌丛、草原。类似的,从气候—林相分布图来看,拉萨城区亦落在了草灌丛地范围内。对拉萨城区以及墨竹工卡县过去几十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表明,两个站点气温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平均增幅为0.55℃/10年,但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按照这一变化趋势,拉萨城区及周边地区的自然植被仍将保持草灌丛类型,不大可能发展为较为湿润的疏林地带或温带森林。从植物功能性状来看,基于气温估算拉萨城区及周边地区(3650~4100m)植被叶寿命在2.55~3.24年之间,表明潜在植被为常绿森林,受限于水分条件,该区域不适合种植高叶寿命(高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15.
植物     
<正>甘薯起源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研究所和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合作,揭示了甘薯起源历史,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植物》。我国以占世界总种植面积50%的土地生产了全球80%以上的甘薯。甘薯基因组共有约4.4亿个碱基对,单组大小在700M到800M之间。在甘薯的90条染色体中,有30条染色体来源于其二倍体祖先种,另外60条染色体来源于其四倍体祖先种;约50万年前,二倍体祖  相似文献   

16.
植物     
正泛基因组分析揭示栽培稻和野生稻中基因组变异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黄学辉教授团队合作,在水稻基因组复杂遗传变异的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该研究绘制了栽培稻—野生稻的泛基因组图谱,系统鉴定了涵盖各类群水稻的编码基因集,其中很多新鉴定出的基因在各类群水稻中呈现出丰富的"存在—缺失"变异。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农作物。亚洲栽培稻及其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存在多种类群,分布广泛,可以适应多样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感性的植物     
瞿幼芳 《知识窗》2014,(11):34-34
植物是复杂的生物体,过着丰富而感性的生活。据现代研究显示,植物与人类一样.具有听觉、嗅觉等感知能力,甚至还拥有不同类型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初,德国植物学家成功地培养出植物细胞,发现能够从植物细胞培养出幼小的植物。植物体内成熟的细胞怎么会长出一棵小植物来呢?科学家对植物的这种“返老还童”现象作了长期艰苦的研究,发现它同植物激素关系很大,是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在发挥威力。一般认为生长素可以促使植物生长,细胞分裂有利植物生芽。这些植物激素虽然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则神通广大,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要受到它们的调节和控制。在某些生产实践上,人们已经可以指挥植物“返老还童”了。例如,用花粉培养成完整的植株,为植物育种开辟了…  相似文献   

19.
植物的爱     
  相似文献   

20.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 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至玉米地里跟“玉米妈妈”交流,用商量的口吻与一株株玉米谈话,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我的孩子吧! 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