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提高音乐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音乐教师有责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以兴趣为基点的教学变“要我学音乐”为“我要学音乐”。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前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要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育中。本文讨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可行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习电子琴已经成为普及音乐知识、开发智力以及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电子琴,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手、眼、嘴、脚的协调能力,也训练了孩子们反应的敏捷性,这些对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中小学新的音乐课程改革中除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外,喊得最响的恐怕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莫属。各类教学研讨、教师培训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也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各类报刊杂志有关"音乐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论文更是铺天盖地而来。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几年对于只要是从事音乐教育的人而言,可以说已是"耳濡目染"了。于是,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你会感觉到教师们对学生兴趣培养的热衷,为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使他们智力得到提高,同时更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音乐是一种文化,是一门科学,音乐文化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音乐文化与其他科学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讲,学习音乐不但能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单纯地学会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单纯地学会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孩子们的老师,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如何提高兴趣,教师应当做好哪些工作,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有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中有效地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音乐兴趣,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兴趣的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9.
高师是培养一代教师的母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而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和教研中有所作为,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而心理素质又是教学的"心灵鸡汤",高师音乐教育要使学生理解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使学生对音乐教育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现代教学意识,形成高度的学习敏感与教学敏感,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詹呈 《儿童音乐》2011,(1):56-5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新课标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合唱教学则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合唱教学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扩大音乐视野 ,以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熏陶性格情操 ,丰富形象思维 ,都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 ,如何进行合唱教学 ,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呢 ?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探索 :  一、听———通过欣赏 ,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入手 ,在学生未学习合唱之前 ,我在每节课中都抽出几分钟让学生欣赏一首优秀的儿童合唱歌曲 ,并让学生说说 ,合唱歌曲与他们现在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用情境引趣,表演激趣,乐器添趣等方法逐步培养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微笑面对学生,用幽默这种调味品感染学生和课堂。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孩子们的体验也是五彩缤纷的,教师要给学生自主体验的思维空间,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殿堂。  相似文献   

13.
李娟 《辽宁教育》2018,(1):87-88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人格构建的关键时期,让他们具有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是音乐的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欣赏教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劳逸结合,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音乐课程标准》始终倡导培养兴趣的音乐教育理念。如何把握音乐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找准音乐学习兴趣缺乏的症结、提升音乐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一、音乐教育对中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一)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影响人的认知。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程度就高,主动性就强,就喜欢学和坚持学。音乐为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欣赏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比较重要的领域,既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整个音乐教育和学习的基础。小学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起步阶段,需要我们老师重视起来,如何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我们音乐教师把音乐教学中审美体验作为音乐教育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和音乐教育的核心,并且围绕着这种核心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从而达到在音乐教育中提高小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而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而对于音乐素质的培养,不但需要学生自己多动脑,勤于实践,更需要老师来积极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应该要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育中.本文讨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出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要具有创新能力,还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在音乐考试的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上,逐渐提高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18.
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的应届和历届高中毕业生,经过几年学习毕业后,绝大多数仍回自己的家乡,为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薄弱,致使许多大学生不懂得音乐基础理论和五线谱,甚至连简话也不会.为使师专毕业生一专多能,除能担任所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外,还能担任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成为“通才”,师范专科学校非音乐专业开设音乐选修课很有必要,同时也为农村中学培养音乐师资开辟了一条新路子.非音乐专业开设音乐选修课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兴趣和…  相似文献   

19.
张德蓉 《今日教育》2007,(5S):50-50
中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掌握一定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上.逐渐提高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课是中小学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对中小学生人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具有主导作用。那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本文主要通过对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四所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