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视教育为第一要务”的当今社会,教育成本逐年攀升!有没有一种低成本,零负担的教育模式呢?有!今天,我们隆重介绍一个早教新模式——微教育!  相似文献   

2.
熊振鸿 《师道》2012,(3):60-61
教育的关注点是什么?我以为,教育的关注点是课堂、是学生。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是要观察、分析、研究学生和课堂,以便让我们的教育更切近科学。下面的一些“微语”,选自我平时观察思考后获得的写在博客上的一点浅陋见解,分为“教学”、“学生”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众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受到其影响,一线教师也急切盼望能有某种“短、平、快”的全新教学方式,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能否将深奥的知识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否让教与学活动变轻松趣味?能否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次具体的教学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微课堂”(亦称微课)不期而至,应运而生了。尤其在当今网络普及时代,微课堂已经运用到网络教学技能比赛、教研资源共享、解决学习疑惑等,甚至用到了学校教师招聘和职称评聘上。可以预见微课堂将具有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因为作为新生事物,微课堂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趋势,有理由相信它将是一种新兴的在探索之中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微时代”的来临使“微教育”成为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关注微情微意微需求、擅用微言微语微交流、立足微媒微介微载体,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才能做好“微时代”的辅导员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电子媒体的变革,微电影、微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方兴未艾,我们似乎进入了“微时代”.这些“微”变化对新时期高校教育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引发了深刘的启示.在“微时代”,有效利用“微教学”,传递“微能量”,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境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主要结合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讨“微能量”教学引发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教育结构及学生的获知途径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如何站在大数据时代的前沿,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微课程”的出现为我们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教育发展之路搭建起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更迅速、传播主体更广泛、传播内容更简洁、传播方式更多元,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微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简要阐述了“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分析了“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新境遇,总结了“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和方法,旨在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正向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8.
当教育被时代推着登上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它就必然地以“改革创新”来支持其飞速运转.而作为“生产者”的我们,为了急于创新而浮躁起来.而讲究起花样翻新的生产“工艺”来了,讲究起花花绿绿的“包装”来了。有多少人会常常停下来关注一下这本应是美丽生命成长的过程呢?有谁会常常停下来关注一下我们的“产品”:他们原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呀,是一个个原本应该日日和我们性灵相交、心心相印的活生生的生命呀!当《教育科学论坛》组织关于课堂“原生态”的讨论时,我们才开始警觉:课堂可能正在背离教育的本真,背离它应有的生态环境!自然地,我就想到了一个被广泛崇尚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及它在“原生态”课堂中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9.
石唯 《教书育人》2014,(11):74-75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技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为新课改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近两年来提出的“微课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国,课堂教学已然进入“微时代”。与此同时,班级管理也亟须改革,微博以其独特的优势正迅速影响教育者的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也正迅速迈进“微管理”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以微博、微信为主要推动力的“微时代”已经来临,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青年大学生作为使用“微媒体”的主力军,在思想行为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准确把握“微时代”发展趋势及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之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是新时代下新的网络空间,包括信息传播、个体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多层内容。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中之重,在“微”时代下“教”和“育”更要齐头并进,使这种教育新模式发挥最大功效。本文首先从互联网、微信等“微”模式的普及与影响方面展开探讨;进一步分析“微时代”下家校共育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利用“微”平台为学生...  相似文献   

12.
分析“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媒体使用观;充分利用,让微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一支适应“微时代”特征的辅导员队伍;加强监管,建立大学生微媒体使用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3.
莫振达 《广西教育》2014,(31):32-33
分析“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媒体使用观;充分利用,让微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队伍建设,构建一支适应“微时代”特征的辅导员队伍;加强监管,建立大学生微媒体使用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首的“微时代”,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学载体提出了挑战.因此,为了适应“微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运用网络沟通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建设“微队伍”、树立“微理念”、打造“微平台”、营造“微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微课”来了!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对教育的重新审视,伴随着数字化学习对班级授课制的冲击,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对新的学习方式的呼唤!下面一组文章是一线优秀教师在语文教学领域对微课进行的尝试研究与实践,刊出与广大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这样的话,“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当一辈子工人!”“你看到那扫大街的吗?他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才会是今天这样的!”……这些都是现代家教中司空见惯的场景了!可是,当我们看了老舍先生教育子女的故事,或许就会有新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2014年,是教育部全面启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做好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这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担当,课堂是教育教学的载体和主阵地,如何让课堂高效?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模式又是怎样的?……自本期起。“大家讲坛”栏目将为大家呈现夏书芳老师在高效课堂微课题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微媒体的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进入“微”时代模式,无“微”不至的时代氛围与无孔不入的信息传播深刻影响着当代大众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给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在分析“微”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征基础上,对“微”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几方面挑战做出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杨婷 《小学语文》2014,(12):20-22
近几年,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广泛使用,微课也在中国高校、中小学课堂陆续展开。什么是微课?不同专家给出不同的解释。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微”转向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时代”给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带来改变的同时,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弱化。为了加强和改进“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微”转向:理念上从说教灌输转为平等影响,工具上要创建微平台、使用微工具,表达上要使用微语言、学会微表达,以适应“微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