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在识字教学中,采用趣味性的识字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汉字,为进行深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在趣味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结合所学的汉字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趣味学习环节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推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2.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要求学生认识797个汉字,和以前的人教版教材比,识字量大幅度增加,识字教学成了教学中的难点。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现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低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的1600-1800个汉字。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欲望,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而识字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开始,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他们探索汉字的价值,感悟汉字的奥秘。就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进行探讨,希望可以有效提高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识字教学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认识汉字的写法、读法。基于此,学生记住汉字并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正确灵活地使用汉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相对较为乏味,建立情景化的课堂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就情境化课堂和识字教学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探索情境化课堂中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从识字起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刚刚入学的学生面对大量、抽象的归类识字.在认知上与自己的思维方式产生矛盾,这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相似文献   

7.
识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课程改革更是把低年级识字教学列入重中之重,在语文素养方面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的要求。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课标要求学生多识字、少写字,并且由原来要认识的350个字的要求提高到了500个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他们及早进入阅读阶段,满足他们阅读的需要,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识字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我们所学习的汉字.最初的识别记忆都是在小学完成的。因此.作为语文甚至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汉字的识别对于每个学生都显得十分重要。那么.识字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来给小学生们进行汉字学习呢?是不是每天都进行新词的读写记忆.然后就期待小学生们能够很好地掌握。或者只是通过题写的方式考察学生们掌握汉字的程度,然后进行表扬或者是惩罚呢?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尝试与实践活动进行完美结合.并分析这样教学方式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在设计上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以识字部分的教学为例,众所周知,识字是昕、说、读、写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并且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从而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在识  相似文献   

10.
李秀荣 《考试周刊》2012,(61):44-44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了在小学语文识字数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本着"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体现新课标精神,通过培养学生正确、有趣的认识汉字的方法,使他们的识字量达到教材要求的水平。让他们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为"及早阅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邱淑明 《福建教育》2005,(10A):36-36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小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识字学得好,语文的后续学习——阅读、写作才会有可能学得更好。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在学生学习汉字的初始阶段就帮助学生打好汉字学习的基础,培养他们学习写字的兴趣,促进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动力。  相似文献   

14.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若没识字,那么在以后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将寸步难行,识字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对于刚步入小学的儿童来说,学习汉字便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因此,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引起学生对汉字识字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乐于识字呢?答案便是创新,创新让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的汉字,在一种寓教于乐的环境中让学生学到新的汉字,而且能记得更牢。  相似文献   

15.
统编语文教材提倡多元识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构字规律明显,汉字教学首要的就是字理识字;教师在引领学生们字理识字的时候,须遵从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遵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接受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创设多种情景,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马惠铃 《陕西教育》2002,(12):29-29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本册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400个.据统计,这400个汉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常用阅读材料的50%以上.再加上在学前已有的识字基础(据调查,一年级在入学前的识字数字统计中,多的达到1500个,少的也有50个左右).学生可以马上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中,增加语文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语文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识字教育,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认识更多的汉字,并且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掌握、学习汉字。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学生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从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本文是笔者对识字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阶段起着关键作用。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是根据汉字的构成规律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的在众多教学方法研究中最符合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要求的教学方法。以下即是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字理运用的探究。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汉字的认识,学生的阅读更为顺利,理解文本含义,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根基.借助语境的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汉字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汉字学习质量得以提升,让汉字"长"到学生的心里.文章就语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了语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探索了语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希望可以为语文识字教学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