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具备应对考试的能力,更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拓宽其知识面,进行课外阅读训练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者,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是本职工作,本文就这一要点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学中落实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完善学生的品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意义非凡。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并不乐观,因此,教师应利用多种方式有效落实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有效落实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进行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构建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非常重视课外阅读,但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学校图书资源不足、学生的课外书籍较少、获得的途径较少、阅读面狭窄等问题尤为突出。农村初中学校和语文教师应充分开发与运用各种课外阅读资源,通过学校购买书籍、教师编辑校本教材、打造阅读文化、开展阅读活动等方式,丰富和优化语文课外阅读资源,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刚 《教学随笔》2014,(22):138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除了对学生的课内知识进行相应的教学,课外阅读教学也逐渐被老师所重视。本文通过描写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意义,并对课外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具体描述,以此来让人们重视对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6):53-54
在新课标体制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课本中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对学生的阅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完成课内阅读任务后,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如何开展初中课外阅读教学,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是广大语文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爱莲 《考试周刊》2014,(53):38-38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重视。阅读是语文课程的根基,初中语文教材涉及范围广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成为每个教师应考虑的问题。本文对语文课外阅读对初中学生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内阅读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根本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语感,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阶梯式课外阅读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至于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认可,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的实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只凭课内的阅读训练是完全不能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首先对进行课外阅读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呢?本人总结出如下几点。一、培养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和兴趣基础上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内在的潜力。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0.
黄晓岭 《教学随笔》2022,(2):135-137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阅读教学质量不高、阅读形式比较单一的情况.因此,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教读课文要"授学生以渔"、自读课文要学生以"渔"求"鱼"、课外阅读要建立课内与课外的连接通道,改变语文阅读教学止于课堂的不足,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习的基本,是学科的基础,是文化的本质,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更多的初中生参与到"课内课外互助"阅读模式中,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学习相结合。综合的培养初中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成为更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本论文就"课内课外互助"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此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笔者就以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提出了新的挑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的教学目标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享受阅读过程、使自己得到升华,传统的课外阅读辅导方式单一、乏味,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在阅读上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学讲"式教学应运而出,"学讲"式是一种新推出的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在整个课外阅读辅导环节同时兼顾好"学"和"讲",让学生成为课外阅读辅导课程的主角,教师则是要担任好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的身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发挥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燕 《家教世界》2013,(8):254-255
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信息、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外阅读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灾区"。要改变现状,需要培养农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其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初中条件较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能很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提升,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对不高,造成此类情况原因较多。所以本文就以浅谈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23):181-182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作为学生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文作文教学。语文作文教学同样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综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对提高初中作文的意义谈起,进一步阐述如何实施课外阅读及拓展训练,以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意义明显。而农村初中生受内、外因素的制约,课外阅读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潜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指导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研究,采用文献法、举例论证法等,结合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有效进行阅读。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7):35-36
为了适应初中课堂的教育教学氛围,同时又兼顾升学考试学生所必须面临的升学压力,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开始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模块发挥作用。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能发现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就是在核心素养下,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做出的深入探讨与研究,以期为未来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发展提供更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初中学生由于受到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向不明以及阅读交流不深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课外阅读的效率长期低迷。基于此,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而"预设"与"生成"正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重要环节。加强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教学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二者相辅相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呈现。教师要想利用教学中的"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