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进行创造性表达的一个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三至六年级的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3阶段(5~6年级)学生在习作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有"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灵活地丰富自己的思闻,积累写作素材",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已积累一定的词汇,这阶段的语文教师应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素材,为今后的语言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除了语文教材中指定的习作练习,小日记也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教师应从日记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3.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语文写作的启蒙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语文习作提出以下阶段性标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习作;在实践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易于动脑,乐于表达"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实情感。探讨了怎样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结合三年级教材进行习作的教学实践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令玲 《考试周刊》2012,(56):38-3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记流水账、挤牙膏、说假话等一直是存在于小学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习作中的通病。按照教材编排要求,每学期完成8篇习作,要想借此达到纠正学生的这些缺点,有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是远远不够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让学生写日记、读日记,是治疗各种习作病,提高三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一、学生日记,捕捉生活的精彩。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思考:体验的缺失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要"联系生活",尊重学生"体验"的理念。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写作的要求中,第二条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广大教师想出了各种各样实用的方法,日记就是其中的一种。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在借鉴同行利用日记训练学生写作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  相似文献   

7.
一、释放童真,激发写作兴趣写作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写作和自由表达创设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课程标准降低了小学写作的门槛,要求学生能够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孩子乐于说,乐于写,而且不是千篇一律,富有个性,富有创意。长春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九版块的表达《梦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写作可以检验学生表达自我、语词运用能力。二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承接了一年级的一句话表达,也为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因此,二年级的写作教学非常重要。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训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10.
黄丽相 《广西教育》2014,(21):46-4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不高,在写作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谈谈具体的做法。一、加强指导,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小学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中的难点。写作在语文中占有一定的分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写作也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写作中自由表达、想象来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自信心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罗建蓉 《新疆教育》2013,(15):185-18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考虑汉语文字的特点对识在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树立“为生存发展而读书”“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良好习惯,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阅读素质要求。要真正通晓现代阅读学基本原理,善于在阅读教学中弃旧图新,渗透人文教育,激发创新精神,须先明辨语文阅读教学新旧理念不同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与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近年来,我们围绕中央教科所课题“运用成长日记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成长日记训练为切入点,不断加强作文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习作教学模式,促进了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苏州平江实验学校、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和江阴市环南路小学在“日记教育”实验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学校把…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综合体现,《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将"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定位为中学生写作、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过程被视为在教师指导下,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写作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更加突出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情感表达的要求。初中语文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写作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目前我的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就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自省式评价日记的模式探索,正是关注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使学生从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帮助教师有效地改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让学生对写作充满热情,以多种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要能使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目标要具体而明确,能够结合实际需求,使用一些常见的表达形式进行写作。这个目标看似简单,但是  相似文献   

19.
写作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我们的学生怕写,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老师怕批,因为学生的文章中没有引人注目的内容,单调乏味。如何让学生有的写,写得好,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多年的探索,我发现素材日记可以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题材,选  相似文献   

20.
李春花 《考试周刊》2013,(89):50-50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自身的语文素养。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要求。但日常作文教学中却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我就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