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气垫导轨仪器在基础力学教学实验中已普遍使用.为了提高仪器的质量,本文讨论检验它的一种方法.假定导轨平面平直,与导轨接触的滑块平面亦平直,导轨平面小孔相同,排列合理,小孔射流在导轨与滑块平面之间能形成均匀的薄气垫层,那么导轨和滑块可调到水平位置.实验时,气垫导轨上滑块运动速度较小,一般在40cm/s左右.则滑块受到气体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 即  相似文献   

2.
用气垫导轨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MN为导轨的长度,α为导轨的倾角,H为斜导轨的高度,A和B为测时用的光电门,O为滑块运动的起点。设OA=D,AB=L,则通过测量D和L,以及测量滑块从A到B的滑行时间T,就可用下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  相似文献   

3.
一、仪器和设备 1.气垫导轨和滑块 气垫导轨长度约60cm。轨面呈直角,开两排气孔,孔径φ0.8mm,相邻孔距25mm。轨面、气腔和支架均用铝质材料制作。 滑块长度13cm,片厚4.6mm,质量370g,也用铝片制作。滑块上固定有机玻璃片,一端开孔,固定弹簧的一端,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导轨的支架上。有机玻璃片竖直取向,正中开孔,固定一只12V灯泡,作为光电传感器的跟踪目标。灯泡的软馈电线可穿过弹簧连接,或经由弹簧本身导电。导轨支架的另一端固定一定滑轮,跨越定滑轮的细绳一端固定重物,另一端拴在滑块的玻璃片上。不加外力时去挂绳。 导轨所需压缩空气的气压为10psi。 2.传感器和电子电路 传感器使用LSC5D线性测位二极管,  相似文献   

4.
1特点和用途本教具是与人教版教材配套的实验仪器,可用来演示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第83页“运动合成和分解”。它与现有的运动合成和分解演示仪的主要区别在于:(1)只在水平方向运用机械传动(即通过丝杆驱动滑块沿水平方向运动),使玻璃管中的蜡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蜡  相似文献   

5.
一、仪器的用途 1.可以演示斜上抛物体的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合运动。 2.可以演示速率一定时,斜上抛物体的射程和发射角的关系。 3.可以模拟一些惯性现象。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气垫导轨上的运动滑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滑块运动时间、速度和位移的测量,获得描述滑块运动的数据,然后利用Excel处理这些数据,从而发现了滑块的运动规律,并据此定义了匀加速运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用摄像头和闪频截屏技术,可直接而形象地验证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相似文献   

8.
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为:T=2π(m/k)~(1/2)T为振动周期,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倔强系数.实践证明,用气垫导轨来进行这一验证,效果较好.使用器材:J 2125—2型气垫导轨(J 2126—1型小型气源)、倔强系数为k′_1和k′_2的弹簧(各两支)、配重金属块(数块)、秒表、天平、直尺等.实验装置:将气垫导轨水平放置在实验桌上,在滑块的两端各系一根弹簧,两根弹  相似文献   

9.
(续前)实验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导轨调成水平。操作的方法是把一个较长的、未装任何附件的滑块放在通气的导轨中部,旋动导轨下的单支脚螺丝,直到滑块能自然静止。  相似文献   

10.
1教具装置图(如图1) 2研究背景 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研究物体运动学的基础,也是历届中考物理重要的考点。  相似文献   

11.
对平抛物体运动演示的改进浙江舟山中学金平高中物理第三册在讲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节时,为了讲清平抛运动的特点: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书上要求用“平抛竖落仪”作粗略的验证:即静止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分别做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围绕《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这个学生实验,各种刊物上近几年已发表了多篇文章。从刊物上所载使用斜槽导轨所做的诸多实验及笔者自己、学生所做的无数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共同性问题,即: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绝大多数都是增大!笔者曾仔细调整斜槽导轨水平段的水平度,仍无法改变动量增大的现象。但用气垫导轨作两滑块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实验,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从对比这两种实验方式及它们产生的不同效果中,终于找到了症结:不是碰后系统的动量增大了,  相似文献   

13.
在运动学问题中,有些题若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过程繁杂、运算量大,甚至有的题根本无法用公式求解。但是如能绘出这一过程的速度──时间(或速率──时间)图象。依图象的物理意义就可直接得出结论。下面仅举几例,介绍此种解题方法。[例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1/2)S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1/2)t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大小关系为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  相似文献   

14.
1原理 该教具利用带有白板笔的小船模型在水平电机和纵向电机的拉动下,同时沿固定的水平轨道和可动的纵向轨道两个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描绘出小船运动的轨迹为直线。通过数字时间继电器控制和记录运动时间,通过水平电机的大小轮改变小船的运动速度,从而定量说明其合运动为物体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分运动的矢量和,以及运动具有等时性和独立性。用重物通过细绳跨过滑轮拉动可动的纵向轨道,  相似文献   

15.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可利用气垫导轨、示波器和其它一些附属装置,使x=f(t)关系变为电讯号,通过示波器显示出来。此实验装置简单,原理清晰,现象明显。可做为演示实验和学生的课外活动实验。 一、仪器装置 仪器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学生实验,是用钢球恰好通过纸卡口的办法确定钢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一系列位置,操作难度较大、费时多,效果也不够理想.为了增强实验效果,我们对此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一、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总是相等的.若用简单的两个分运动来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就较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7.
高一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是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把较复杂的平抛运动分解成简单的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复杂运动的方法.但由于“分运动”和“分力”一样,只有“等效”关系,而无实际运动,因而,学生感到抽象,不易接受.所以,在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平抛运动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气垫导轨是利用气悬浮原理制作的一种教学仪器,现在许多学校都在使用.气垫导轨的气源有噪音,还拖着排气管和电源线,有累赘感.近些年,磁悬浮技术有很大发展,磁垫列车已投入实验运行,一种高级制冷机的压缩泵也应用了磁悬浮.为什么不利用磁悬浮原理来制作磁垫导轨呢?它可省去气源,除掉噪声,减少累赘.倘若磁悬浮是用永久磁铁产生,能耗的问题也不存在了.但迄今为止,也未见磁垫导轨问世的报道.原因何在,下面就对磁垫导轨的研制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滑动摩擦系数的测量,一般采用静力学的方法,即在合力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中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由于判断匀速直线运动仅凭主观感觉,故误差较大。下面提出一种动力学的测量方法,其优点是,免除了主观因素而全部根据客观量进行测定。 实验的装置和过程,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器材是: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不可伸长”的细绳,两个不同质量和不同材料的固体块。  相似文献   

20.
物体受到恒外力的作用,加速度不变,速度越来越大.当物体受到的外力增大时,加速度及速度都增大,这点学生容易接受;当物体受到的外力减小时,加速度减小,而运动速速度仍然增大,这点有些学生不易理解.下面就来介绍用气垫导轨研究这种变加速运动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