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会玩的儿童才是健康的儿童。信息技术课堂融入游戏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玩,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操作性的实践型学科,教师应将游戏和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释放自己的天性,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方法和知识,将"会玩"转变成"慧玩"。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儿童友好导向的游戏活动开展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关注儿童需求,尊重儿童权利”,游戏的开展应当充分赋予孩子们最大程度的游戏自主权,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将意见与想法纳入游戏实施中。然而,在幼儿园游戏实践中,儿童的主体地位经常被教师的主导完全或部分取代,导致儿童参与性不强,儿童意见被忽视,教师让玩才能玩,教师让玩什么就玩什么,以及教师让怎么玩就怎么玩。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游戏引入课堂,开始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现在已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一般是指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可以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现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游戏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游戏引入课堂,开始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现在已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是指寓教学内容于游戏中,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尤其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游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在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与关注的热点。一、游戏识字游戏,是孩子们最愿意接受的活动。选择适合儿童的游戏,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他们才乐意学,但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要保持兴趣的火花不熄灭,教师就要依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游戏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注意力持久、稳定,做到在玩中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玩卡识字、  相似文献   

7.
"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与儿童的身心成长和发展不可分割.游戏所具有的能量,即其开发儿童内部因固有的发展潜力及其所具有的身心治疗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中,要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这样能够调动幼儿的表演欲望,使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尹莹 《小学生》2013,(11):114-114
小学生能否学好英语主要取决于教学方法,而游戏教学便是儿童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一、游戏中导入游戏导入是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逐渐趋于普遍化,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娱乐放松,玩时很少有家长陪同。针对上述情形,电子游戏设计者应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设计电子游戏,家长应尽量参与儿童玩电子游戏过程以帮助儿童选择游戏类型、控制游戏时间并享受亲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开展儿童真正喜欢的户外游戏,能够进一步落实游戏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理念。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提出“基于儿童立场”的户外混龄游戏,从“和谁玩、到哪里玩、玩什么、怎么玩、升级玩”五个方面进行落实。该游戏模式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本位,追随儿童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吕秀英 《教育》2013,(7):56-57
《童年期发展心理学》指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在儿童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基础上,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促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快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低年级是儿童迅速成长的阶段,此时正是儿童情感逐渐发展的时期,在课堂上让儿童体验快乐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儿童最喜欢玩的方式就是游戏,通过游戏可以提升儿童素质、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玩教具是指在儿童教学中的玩具与教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利用玩教具进行游戏活动是儿童的天性,玩教具和游戏活动反映了儿童特有年龄段的特有的兴趣、需要和学习的特点。合理的使用玩教具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本文提出玩教具在聋儿语训教学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倡导在聋儿语训中要充分发挥玩教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游戏不仅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愉悦的世界,而且也能够成为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形式。因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有启人心智的力量,能够激励少年儿童团结、机智、敏捷、勇敢、积极向上,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增强创造力,启发思维,发展语言。在小学作文中,写活动写游戏,占有很大的比例,把游戏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玩了写,写了玩,玩玩写写,写写玩玩,实际上是把欢乐和童趣带进了学生作文的天地。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种游戏作文的方式。一、先玩后写,体验欢趣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如果习作指导枯燥、平淡,那么孩子们对…  相似文献   

14.
从心理学来分析 ,儿童在游戏时表现出以下特点 :(1)自主选择 (至少可以实现对内容的认同和趋向 )。自由操作 ,没有谁给以限制。 (2 )主动性。儿童游戏的动机完全出于一种兴趣是自觉自愿的 ,是一种趋向于自我实现的需求。(3)角色转化快、体验深。儿童在团体游戏中 ,能够很快进入游戏制定的角色 ,并且全身心投入 ,达到忘我的境地。这是儿童游戏反映社会化背景的重要方面。(4)自由性。想玩就玩 ,不想玩就不玩 ,随心所欲。(5 )平等、民主、自律。在游戏中 ,儿童为了游戏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 ,具有极强的自觉性。在游戏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由于游…  相似文献   

15.
心理理论是了解儿童社会认知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当代发展心理学研究热点之一。捉迷藏游戏是各年龄段儿童最常玩、最喜欢玩的一类游戏,本文主要从生活中儿童捉迷藏游戏的角度,来分析他们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水平,最后提出了一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则是"玩"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秉承儿童"玩"的天性,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强、富有成效的游戏。教师要利用这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7.
儿童游戏不仅是一种玩的形式,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的形式。把游戏运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把知识的传授与巩固寓于游戏之中,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这样做,有利于诱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但是,教学游戏的开展必须适当。在内容方面,应与教学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寓知  相似文献   

18.
<正>儿童天性好玩,数学游戏可以满足学生玩的天性;儿童好奇心强,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儿童好胜心强,数学游戏可以激励学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对照以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游戏化教学时,我们应关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形式与内容,找准契合点。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所教知识与游戏之间的关联,智慧地将教学内容自然地编织融入游戏,努力将形式与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二是关注游戏的创编,找准链接点。教师需要对游戏方式、游戏情境、  相似文献   

19.
陆怡君 《考试周刊》2012,(12):187-188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即是教育。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教育是游戏的教育,罗恩菲德说:"游戏——可应用于儿童一切的活动,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自主自发的,活动本身就是目的。"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模仿和夸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行为,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其游戏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20.
刘丹 《家长》2022,(2):177-179
陈鹤琴说:"儿童是喜欢游戏的.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体.小孩子只喜欢两桩事,一桩是吃,一桩是玩,玩比吃还重要."新加坡竹子脚儿童发育中心"儿童学玩"计划引起我们的思考:孩子的玩还需要学习?从中看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儿童自身的游戏意识与能力的弱化.因此,要注重幼儿的基础发展,才能让幼儿有机会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