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源泉,是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还有助于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开展游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德国教育学家海因里希教授的实验指出:人对学习内容的吸收,如果仅是听和看的话,只能吸收50%;若能加上动手实践的话,则能吸收90%。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4.
小学应用题一直是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没有较大的学习兴趣。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怎样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教师重要研究课题。对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源泉则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兴鑫 《成才之路》2009,(18):53-53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将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推理等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动手操作是学生思维的源泉与起点,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动手操作、思考性动手操作、探究性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动机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学生在学习中感兴趣的是学习活动与内容的生动、形象,所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动手操作在教学中的效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人把数学比喻成结构严谨的议论文,也有人把它比喻成刻板的八股文,鲜活的数学异化成了纯粹的符号系统,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好"兴趣"和"动手"这两大法宝,学习数学就会轻松许多.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当学生喜欢某种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镶嵌”这一节时,上课前要求学生做好一些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党晓娟 《考试周刊》2013,(56):68-6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让教师能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实践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动机积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等,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设计生动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厚.求知愿望就强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实践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动手实践"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得到数学生活体验,能很好地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进而能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