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园去年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哭闹现象少,且时间短。这得归功于入园前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为了开好家长会,老师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首先,他们为新入园小朋友精心制作了小挂饰,写上小朋友的名字。然后对新入园幼儿进行全面家访。通过与幼儿接触,消除幼儿的陌生感,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并在家访时带去小挂饰,送给幼儿。让他们在家长会那天戴上。与此同  相似文献   

2.
要使新入园幼儿在短时间内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兴趣并逐步适应。 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在幼儿入园前一周,我们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了解幼儿园的室内、室外环境,使幼儿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消除对幼儿园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2.召开幼儿入园前的家长会。为了使新入园的幼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有哪些生活内容,这些内容又怎样安排,家长如何配合,有必要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使家长对幼儿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加强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入园前做准备,入园时哭闹少今年我接新小班。孩子入园前,我和同班老师一起对每个孩子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我们熟悉着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与孩子建立感情,同时了解家长的需求。我们还带了小标记让幼儿选择,这样幼儿来园后认自己的水杯、毛巾等等就容易多了。家访后,我们将孩子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如哪些  相似文献   

4.
从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开始,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新入园幼儿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等活动,使得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一般活动安排以及幼儿在园表现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家长的观念和自身工作等主客观因素,造成家长参与的程度有所不同。一种情况是家长与教师很少接触(如有的请祖辈老人接送孩子)或只从孩子那里了解一些情况,对园方的工作基本不问不闻,不热情不主动;第二种情况是较多的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教育实践证明: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近几年来,我园遵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边”活动,使家园配合更加密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议家长会议可以由园长召开,也可由各班老师召开。我们在工作中着重强调了班级家长会,因为它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便于听取家长们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如开学之初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教师可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让家长参观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上课方式、幼儿一  相似文献   

6.
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幼儿在社会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转折的重要时刻,幼儿园与家长都有责任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关,使幼儿能愉快地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此,从幼儿园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首先做好这些即将入园幼儿的家长工作,使他们能主动去做好自己孩子的入园前准备,这是幼儿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开好家长会一般来说,幼儿园至少应提前两周召开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家长会上,教师应告诉家长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为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可向家长简明扼要地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作息制度和生  相似文献   

7.
幼儿入园焦虑不只出现在幼儿身上,也表现在不少家长身上。家长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定,与孩子依依不舍;心中牵挂,反复询问、叮嘱教师;心中内疚,对孩子过分迁就,等等。这些焦虑表现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孩子,加重孩子的适应困难,延长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因此,减轻家长焦虑是幼儿园新生入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郾开放幼儿园入园前,幼儿园向新生及其家长开放,孩子可借此机会熟悉环境,家长可进入班级观摩活动,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绪。2郾召开家长会在新生入园前召开家长会,由园长和新生班…  相似文献   

8.
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海芹 《教育科学》2003,19(6):56-57
小班幼儿刚开始入园时哭闹,是家长送孩子入园的一大烦恼。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须紧密配合。家长可轮流送孩子去幼儿园,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良性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幼儿教师要爱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用他们喜欢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之尽快克服分离焦虑,融入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9.
严兴兰 《早期教育》2003,(11):20-20
寄宿园的幼儿因为一周才回家,老师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少,家园交流的质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寄宿园的一些特点导致家园沟通尤其不易:比如幼儿来自四面八方,住区分散,教师经常家访难;另外家长的工作都比较繁忙,许多孩子靠校车接送,教师缺少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因而班级家长会,就成为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如何才能开好寄宿园的班级家长会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八年的幼教工作中,我深深感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下面是我对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一、坦诚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第一次召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坦露心扉。孩子初入园,家长最渴望的是与老师交流,向老师介绍自己引以为骄傲的宝宝,让老师喜欢他。他们会对老师的每句话语都很在意,估摸老师对他孩子的喜爱程度。为此,我总是抓住见面的第一次,家长会的第一次,坦诚地向家长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如何对待调皮的孩子,如何面对内向的孩子,又是如何喜欢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且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家长“对号入座”,家长…  相似文献   

11.
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小班的家长工作中,我园尤为重视发挥家长会的特殊作用,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家长的思想状态,定期组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主题家长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入园前家长学习会幼儿入园前,家长一般对幼儿园及幼儿园工作了解甚少,对引导幼儿顺利入园的方法、措施也知之不多,为此,我园每年8月下旬都要组织新幼儿家长召开一次“入园前家长学习会”,主要内容有:1.组织家长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环境、幼儿所在班级等。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园史、发展状况、办园宗旨、发展规划、幼…  相似文献   

12.
金秋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的日子。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幼儿园呢?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小班幼儿人园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半年就应开始着手准备。第一,常带孩子和已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交谈交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些初步的了解,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愿望。特别是让孩子经常和那些活泼开朗、喜欢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幼儿刚进幼儿园时 ,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较大改变 ,从而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 :焦急、不安、爱哭、恐惧、情绪波动大。因此 ,为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情绪 ,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保证小班正常教育的尽快开展 ,教师在小班第一阶段集中开展“入园教育” ,便显得十分重要。1.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的感性经验 ,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准备。做好入园准备 ,一方面要求教师熟悉儿童 ,教师要详细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 ,性格 ,起居习惯 ;家庭对儿童的教养情况 ,父母的工作情况和接送孩子的时间 ;儿童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向幼儿父母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托班30余名新人园的幼儿,大部分不会自己入厕,需要大人抱着入厕。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会入厕,我们采用了以下做法:①利用家长会、家访、家教小报、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教会孩子入厕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后,就希望能比较直接、细致地了解幼儿园里到底教孩子学些什么,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对孩子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学习如何,能力发展又怎么样,等等。为此,我园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家长开放活动(既有日常教育活动也有大型的专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了解幼儿教  相似文献   

16.
家访是增进老师与家长沟通,促进两者建立和睦的情感和良好的教育伙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我们细化了家访工作。 1.家访工作制度化。 为了使家长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我们对家访工作进行了认真研讨和改进。首先要求教师在小班幼儿入园前做好深入细致的家访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为每个幼儿建立家访档案。其次,重点研究了幼儿入园后必须进行家访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马娟 《小学生》2013,(8):29-29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离开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生活,是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以往我们一般采取:1.对新生入园进行家访活动,通过家访活动与幼儿熟悉。2.让家长提前带幼儿参观幼儿园。3.正式入园时要求家长将孩子放下就走,不要舍不得或者迟疑。但刚开学时孩子的哭闹现象还是比较严重,适应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不少家长见孩子哭会表现出非常心疼,舍不得放手,任由孩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家长工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教师教育幼儿的主要合作者,教师对家长的谈话间接影响着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教师与家长谈话主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登门家访与电话家访)、家长接送孩子时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分幼儿刚进幼儿园时,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较大改变,从而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焦急、不安、爱哭、恐惧、情绪波动大。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孩子们较快适应幼儿园新的生活,为此,我们对新入园幼儿采取如下措施———我们称之为“新入园幼儿教育三部曲”。一部曲:认真细致的准备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丰富孩子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前的准备。要求教师利用假期时间,主动进行家访。一方面详细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体质,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情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召开家长会 在开学前召开一次新生家长会,由园领导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情况,让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及基本教育目标;讲解三岁孩子的主要心理特点,请家长对孩子入园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安抚幼儿情绪,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比如在家里多和孩子聊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送孩子时不要停留太长时间,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不安心,中途不要偷偷来探视,要相信老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