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洛阳文艺是洛阳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特点是 :根植于洛阳历史沃土之中 ,具有深远的历史性 ;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具有巨大的穿透性和活跃性。在步入市场经济的今天 ,洛阳文艺是洛阳经济发展的重要财富 ,我们要理清洛阳文艺同洛阳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认清文艺的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 ,扬长避短 ,这样方能使洛阳文艺事业走出低谷 ,成为洛阳经济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洛阳地区周边县城遍布山川和丘陵,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使洛阳居民对旅游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洛阳农家乐旅游产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着洛阳市郊山水宜人、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等优势逐渐发展起来.今天的洛阳市郊农家乐旅游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洛阳的旅游业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洛阳农家乐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洛阳市农家乐旅游产品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洛阳农家乐旅游的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要素的分析,找到洛阳农家乐旅游发展中的"瓶颈",提出洛阳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和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3.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一部鲜活读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洛阳话是千年前的“京腔”,是汉语言中的“活化石”.洛阳话不仅是一种地方文化,更是通行了四千多年的古代普通话,是官话!作为洛阳人,我感到骄傲,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让孩子们了解洛阳,感受洛阳话的独特魅力!所以,我的课程名称为“趣味洛阳话”.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三年以及离开洛阳之后,写了大量的洛阳风物诗,对洛阳山水名胜、园林寺院、花卉习俗都有歌咏。在歌咏这些洛阳风物之时往往寓以深厚的情感,使之成为洛阳风物诗,乃至欧诗中独特的意象。洛阳山川秀美的地域环境和诗酒宴集的文化传统,欧阳修早年应试高中初涉仕途的经历和年少轻狂的心理,洛阳钱幕文人集团成员宽松优裕的创作环境以及诗酒唱和活动是这些洛阳风物诗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就新建本科院校定位问题,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新建本科院校要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有自己的定位。定位就是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客观环境和主观特点。比如洛阳师院,不管是叫洛阳学院,还是叫洛阳师院,因为处在洛阳,就要考虑洛阳的环境,洛阳在河南,就要考虑河南的环境。客观环境包括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洛阳的优势是什么呢?什么最能代表洛阳的历史风貌和城市特点呢?与其他城市相比,洛阳真正的优势是古文化。它的特点、魅力、知名度、凝聚力通通植根于洛阳的古老文化!海内外知道洛阳之名者之所以多,就是因为洛阳是古都,有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他在洛阳生活了18年,人生的最后岁月是在洛阳龙门香山度过的,他留下了900多首歌咏洛阳山水的诗歌。洛阳以她独有的文化魅力和秀山丽水吸引了白居易,而白居易和洛阳的不解之缘又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8.
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洛大鼓、白马寺佛教音乐等都是洛阳地区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深刻体现了洛阳地区的文化特点及人们的精神内涵,洛阳传统音乐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洛阳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传承和保护洛阳地区传统音乐文化起到一定的助力。  相似文献   

9.
河洛文化,讲的是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特定文化现象和留给我们的文化记忆。洛阳建都一千五百余年,十三个王朝,长期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诸多大师,曾经云集洛阳。人文关怀和社会和谐,是河洛文化的主题词。儒学渊源于洛阳,道家创始于洛阳,佛教首传于洛阳,三家融和,奠定了河洛文化的主流优势。河洛文化历经久远,其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依然对洛阳乃至全国的发展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天圣九年(1031)三月抵达洛阳至景祜元年(1034)三月职满离任,欧阳修在洛阳共度过了三年的时光.三年洛阳生涯对欧阳修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离开洛阳以后,他先后创作了与洛阳有关的诗歌近120首,一往情深地追忆洛阳.这些诗歌以"洛阳花"、"伊川水"和洛阳故人为意象,通过不断地吟咏感叹,重温青春岁月,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伤.同时也是对自我遭际坎坷时的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1.
车多路少、城市交通拥挤、交通发展与资源的利用不协调、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守环境承载力原则、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资源消耗速率原则;采取解放思想、科学规划、倡导城市经营理念,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型立体交通体系,最终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绘制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这其中就提到了发展交通强国战略。基于当前交通强国战略,以及在交通运输方式愈发多样化的趋势背景下,分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人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交通强国战略的发展重点,提出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需求和工程能力需求,构建了在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于课程体系改造的新思路与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3.
发展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适应我国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选择。本文简要论述了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势,认为在大中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4.
民航交通运输学科作为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影响着交通体系,对国家部署的战略交通枢纽有着支撑作用。交通运输一级学科建设,既要结合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又要积极体现学科优势,必须明确民航交通运输学科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梳理“一流学科”建设思路,发挥其学科优势,在建设民航交通运输一流学科的目标引领下,加强师资团队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促进民航交通运输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用于预测公路货运量的BP神经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并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浙江省2009和2010年的公路货运量进行预测,同时对公路客运量及其周转量和水路客货运量及其周转量也进行预测,旨在为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线路和车站码头的建设布局和投资规模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两岸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两岸高校在交通运输产业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研究表明:台湾与大陆发展的极大差异,影响着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的关系;两岸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特性与交通产业发展的匹配性呈现一定的显著特征。基于这一分析,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围绕适应服务区域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学习借鉴台湾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对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具有其公共关系的内涵,将公共关系学运用于交通系统规划管理中,能够提供多种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帮助交通部门实现其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价值,使得交通系统规划能够合理地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进而完善交通部门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对运输规制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纷纷推行规制改革,实施民营化和自由化政策。运输规制改革的原因和动机是多元化的,包括运输规制效果不理想、对产业属性的再认识、运输结构的演进等,这些动力机制的综合作用促成了大范围的运输规制改革浪潮。对运输规制改革的实证研究为改革实践带来了正面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推动着交通运输管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对高校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分析了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从改进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加强复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  相似文献   

20.
在代谢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量需求的代谢演化模型.模型中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运量增长率或变化率不仅依赖于反映城市自身规模的人均GDP,而且受到运输方式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制约.对中国城市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铁路旅客交通需求量变化率方程中的异速增长指数略大于生态代谢理论中预测的1/4值,而公路旅客运输需求量变化率方程中的异速增长关系并不明显,中国城市公路交通需求的变化率主要受到运输方式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