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飞同学写信给我,把他的烦恼一一列举出来。我就和大家聊聊,看看如何帮他破解。上中学一年了,我和同学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同学相处,我很拘束,很难受。我不敢问问题,不敢说话,而且一说话就脸红,我觉得自己很软弱。因为紧张,我说话时经常口吃。经常害怕受到某个同学的打击,而自己却像个傻子似的不知如何反击!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之友》2008,(2):46-46
卓玛:我是一个不爱说话,而且也不善于表达的男孩子,对家人或者朋友、同学都很少说话,孤独的性格让我很自卑,不管什么话都放在心里,从不表达。有同学说我,你下课不和同学说话或者聊天会很闷的,于是我装出豪爽的样子、什么事也无所谓的样子。但我做事很稳重,父亲也经常夸我,我就是不喜欢说话。我常常问自己,怕什么呀,勇敢表现自己。看同学个个笑哈哈的,我感到自己好难过、自卑,如果长大了怎么办?孤单男孩  相似文献   

3.
小笛信箱     
快要毕业了,而我的成绩却一直在下降,因此心中很着急。现在我经常为一点小事与同学吵架,上课时就老在想,为什么我与同学处不好?看到同学我看不起,看到老师我不想理,我还能考上好高中吗?(云朵)我和他以前相处得很好,我也挺喜欢他的。可自从那次我捉弄了他,他就老是躲着我,从此我们就不说话了。我很想回到从前,该怎么办呢?(洪洪).COM.CN被人捉弄总是件尴尬的事,他躲你也属正常的心理反应。能否回到从前要看他对这件事的在意程度。这时候,写封信向他道歉比当面交流效果更好。答答心声你必须对自己的大脑做“减法”———减少思考这些问题的时…  相似文献   

4.
读中学的小东在学校人缘不好,每到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都玩得热火朝天,唯独他坐在座位上,要么看书,要么写作业。既没人邀他玩,也没人主动和他说话,小东整天就像个孤家寡人。但是他的内心很不平静,也很不好受,他觉得被大家孤立了。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同学人缘那么好,经常有一帮同学围着他,而自己根本没人理?他该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个怪人。他很少说话,经常迟到,脾气还特别大。我没见他跟谁一起走过路或者吃过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个学期的学费总要拖很久才能交。他成绩不好,又不大合群,因此,同学老师都不太喜欢他,尤其班主任,隔三岔五就在课堂上点名让他交学费。他不说话,把头拉得很低很  相似文献   

6.
韩英 《班主任》2010,(5):26-27
小烨是我班的一名借读生,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喜欢思考有难度的数学题,喜欢与同学争论问题。可是到了初二,我发现小烨变了,变得不爱学习,作业拖拉,行为懒散,经常无精打采,一问三不知,成绩一落干丈;和同学间的关系也很紧张,情绪易冲动,经常在一些小事情上和同学闹矛盾、打架;老师批评他时,他表情冷漠,无动于衷……老师和同学都说他是“野孩子”。  相似文献   

7.
冼洁丽 《中学文科》2009,(2):131-132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平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你叫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曾听过一位家长伤心地说:“我的儿子学习很不用功,我痛骂了他一顿,他当时并没有过激的言行,谁知道他为此出走了一个星期,把我们家长急坏了,现在都不敢说他啦,我真想不通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这些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8.
我很孤独     
《广东第二课堂》2009,(12):50-51
您好!我是性格内向的男孩,平时不太爱说话。看到别人整天高高兴兴的,同学之间谈笑风生,我很羡慕。我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朋友,我不会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上个月,我旁边的一个同学把脚伸到鞋子外面来了,我笑话他说他的脚很臭,结果他不理我了。之后我找那个同学和好,  相似文献   

9.
敞开心扉     
典型案例:16岁的小郁是个性格内向的男孩,平时不太爱说话。他看到别人整天高高兴兴的,同学之间谈笑风生,心里很羡慕。小郁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天天形影相吊,独来独往,他也不会处理同学间的关系。小郁感到很郁闷,也觉得自己很孤独,他很想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与同学交往与沟通。  相似文献   

10.
王玉红 《班主任》2012,(11):32-33
正新学期,我担任初一(8)班班主任。接班没多久,王宇龙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学习基础差,上课无精打采,经常接老师的话茬儿;自习课上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和同学说话,影响别人学习;一下课就和同学打闹,追着同学满教室跑,碰得课桌东倒西歪……开学没几天,学生们便接二连三地向我告他的状,可我每次批评教育他时,他都满是借口,而且理由听起来都很充分,似乎  相似文献   

11.
敬爱的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我现在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恐慌之中度过的。请您帮我解开心结。童年时,我家里时常发生“战争”,因此,我从小就自卑、懦弱、胆小、不爱说话,甚至怕见生人。上小学时,我发现自己不能适应集体环境,就让自己远离同学,一些男生为此经常拿我取笑。后来,我转学了。上了中学之后,功课紧张,我更是很少说话,很少与同  相似文献   

12.
彭荣 《班主任》2008,(12):24-24
今年我接了一个六年级班,刚接这个班,别的老师就私下告诉我张鹏(化名)是个“自私大王”。听到这样的介绍之后,我对张鹏就多了一些特别关注: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张鹏学习很用功.成绩很好,经常深钻难题,但也的确像老师们说的那样很自私,从来不让别的同学碰他的东西;别人问他题,他从不热心讲解,生怕别的同学超过自己,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07,(15)
我是个疑心病很重的女孩,老是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很讨厌那些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为自己常被人背后议论而不开心。班上有许多同学经常聚在一起说话,有时他们聊得好像正开心,可我一走近他们就不说了,所以我觉得他们是在说我的坏话。为这事我觉得很烦,也没心思看书。浙江菲菲  相似文献   

14.
开心姐姐:你好!我现在觉得自己有一个毛病,和人一说话就紧张,尤其是我不熟悉的人,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思维反应很慢,所以我不愿意和人接触,我感到很烦恼。我知道,爸爸妈妈也不满意,他们担心我长大了以后和别人交往会很困难的。你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办吗?浙江张超张超同学:你好!姐姐有这样一个主意,虽算不得高明,不过可能很有效。你在和别人说话时,能不能把对方想象成一个稻草人或者让你感觉很轻松的事物,再想想自己究竟想说些什么话,把它全部说出来,这样不就很好了吗?其实你觉不觉得,你给姐姐写过来的信就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当你用笔写…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
  他,是一个小男孩,名叫吴泽震(化名)。他虎头虎脑的,虽然并不帅气但是在一年级第一眼看到他时我就觉得很喜欢。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给了我无数的“惊喜”,让我哭笑不得。他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有些娇生惯养,各方面习惯不好。上课爱说话,好动,坐不住,管不住自己,喜欢吃零食,性格很外向,有时特别任性,喜欢和同学打闹。  相似文献   

16.
我任教三年级的美术教学,希望学生每次上课都能把作业本及美术工具带齐,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曹飞,你的美术作业本呢?"不说话。"说啊,本子放在哪了?""丢在家了。""老师,你别相信他……"其他的同学说道。一进三年级四班的教室,我就看见了曹飞,一个让人忘不了的面孔。因为我经常都会问他":曹飞,你的作业本呢?"他一贯的作风,头低着,不说话。一直等你问了他很多遍,他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刘阳在刚进班时,就表现得性格倔强,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严重,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对于教师的批评教育,常显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教师顶嘴.情绪低落时他会故意大声说话,其态度令任课教师头疼. 矛盾冲突:初一期末考完的家长会上,我点名批评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他以为我对自己的批评不对,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而且在自己的成长记录的封面上写下"我是传奇",我认为他自以为是.第二天上数学课,他故意说话,破坏课堂纪律,我让其到教室后面反思,他居然边走边小声骂人.  相似文献   

18.
小于同学在我教的班中算是差生了。他非常淘气,上课总是低着头做自己的事情,经常不完成作业,成绩也不好。我对他的这种印象一直伴随他两年多,直到他开始接触高中数学。那是一节高一对数的概念课。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对数,所以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除了小于同学,他还是老样子,喜欢在课堂上想自己的事情。然而,当我讲到自然对数的底数e时,他突然眼睛发亮,眉头紧锁,并缓缓地把手举了起来。他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关于e这个无理数,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他还能有什么问题呢?他不会又要搞什么花样、出什么洋相吧?于是,没等他说话,我就先开口了,有什么事情课下再说吧。当时,我正讲到兴头  相似文献   

19.
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以后,常常看到有的同学大呼小叫:我这道题本来会做的,可惜这里错了,那里忘了云云.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老师常常讲的题目,有的同学还是常常会错?静下心来一想,这也难怪,我们平时做题,可能有同学或老师在一旁提醒,可考试时是正儿八经的一人一桌,考场严肃得很,气氛一紧张,考生难免会出错.如何在数学考试中尽量减少失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除了心态放平以外,还有什么好的应试技巧呢?笔者在此献上一计,美其名日:“廿字诀”,在考试的时候可以经常地提醒自己.  相似文献   

20.
鄢志萍 《顽皮娃娃》2009,(3):I0002-I0002
有位朋友经常向我抱怨,说自己的儿子特别害羞,见了生人就脸红,怎么骂他也没用,这样子将来怎么能适应社会呀?其实,我知道这孩子很聪明也很能干,只是我部位朋友自己处事不当,才造成了孩子的紧张和羞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