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中对于图书的著录,或以“篇”计,或以“卷”称,而当时图书的书写材料又简策缣帛并用,所以很长一个时期里不少人认为《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篇”,是指简策书籍,“卷”是指缣帛书籍。例如,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一中说:“帛之为书,便于舒卷,故一书谓之几卷。凡古书,以一篇作一卷。(《汉书艺文志》有称若干篇者,竹也;有称若干卷者,帛也。)”这种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在《关于改革“图书馆目录”课程的初步设想》(发表于《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年第2期)一文中,我们以GB3792系列国家标准中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与《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为基础,对比了中、西文文献著录中的相同之处,提出了“图书馆目录”课程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中,我们仍从GB3792系列国家标准和《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出发,分析中、西文著录中的某些不一致现象,再次讨论“图书馆目录”课程改革的可能性,并就文献著录标准化的一些基本原则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清代中晚期私家书目与《四库全书总目》之关系主要表现在《总目》对私藏目录有指导作用,私家目录对《总目》有所改进,私家书目著录图书常以《总目》为参照等.这种双向交互的关系最终促进了目录著录的完善和科学化,并由此反映了中国目录学史在清代的沿革变化.《楹书隅录》是晚清私家书目的代表作之一,与《总目》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华全景百卷书》一书的著录,对多卷书的著录方法提出一点看法:应具体问题具体著录。  相似文献   

5.
《曝书杂记》算得上是文献学领域的一种名著了。虽然自二卷本问世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六年之久,但对这部著作的属性问题,人们的看法却还是有歧异的。近年国家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的文献学分支中,《曝书杂记》是被分编委会定为“校勘学专著”的。这种看法是有所自的,早在百余年前,曾国藩作《海宁州训导钱君墓表》时,就论定钱泰吉的学术工作是“校古书”,并认为他著《曝书杂记》,作用在“以发其(校书工作之)凡”。散文家王拯撰《嘉兴钱先生家传》,也认为他一生的业绩是“勘订于四库名籍几编”,也提到《曝书杂记》,以为著此书  相似文献   

6.
胡健 《文化遗产》2023,(3):66-73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明末戏曲家王元寿《郁轮袍》传奇一种二卷,一般认为已经亡佚。《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国图藏崇祯刊本《白雪楼五种曲》,其中亦有《郁轮袍》传奇二卷,但作者“西湖居士”身份不详。通过考证发现,今存《郁轮袍》传奇应是王元寿作品。主要证据是《远山堂曲品》《传奇汇考》等关于王作剧曲、人物和情节等诸多信息皆可在此作品中一一得到印证。由此,《白雪楼五种曲》中题“西湖居士编次”的《明月环》《灵犀锦》《诗赋盟》也应被认定为王元寿作品。它们一起体现王元寿长于描写男女情思、巧于情节构思的创作特征。由于存世作品数量增加到8种,王元寿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应该获得更高地位,值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7.
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著录”和“存目”的记载,收入外国人的著作有三十种(不包括外国人写的国学著作)。列入经部小学类的有:《西儒耳目资》,金尼阁著(此书一九五六年文学改革出版社曾影印)。列入史部的有:《安南志略》,十九卷黎崱著;《越史略》,三卷,不著撰人;《朝鲜史略》,六卷,不著撰人《朝鲜志》,二卷,不著撰人《职方外纪》,五  相似文献   

8.
&#  &#  &# 《出版与印刷》2015,(3):19-21
《期刊编排格式》1规定,期刊应当在每期固定位置登载版权标志,其内容包括期刊出版的年卷期等信息。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国标)也指出:“凡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应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份、卷、期、部分号、页码”。2由此可见,年卷期和页码信息是参考文献检索的重要内容,其准确著录利于读者的溯源和查证。作者引用连续性出版物析出文献时,应该按照著录规范,准确著录出版物的年、卷、期及页码等信息;国标对“析出文献”的著录也有详细的规定。2然而,翻阅近年来出版的农业学报,常有卷、期等相关信息遗漏或著录不规范现象。笔者选取了几个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参考文献表中卷期页码的著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页码著录信息不规范、卷信息缺失及卷期信息著录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卷信息不宜省略、规范著录引文页码和卷期信息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笔者在整理敦煌写本书仪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很特别的文书。《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王重民先生编《伯希和劫经录》将伯2481定名为"书仪",其下注"存‘僧尼第二、儒学第三、祥瑞第四、庆赏第五、祠祀(祭)第六、礼仪第七’。每类前有‘都头’,盖在起头时通用,未有‘都尾’,则在结尾时通用。背有散文十数篇。"继王重民先生之后,饶宗颐先生选编《敦煌书法丛刊》第十三卷《书仪》,将伯2481全文原大影  相似文献   

10.
读了谢德雄同志《南北朝私家目录与断代目录的创始》一文(安徽《图书馆工作》1981年第4期),颇受教益。谢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引人深思。惟其中关于王俭《七志》“是一部断代的目录”的论断,未敢苟同。谢文认为《七志》是一部断代目录的主要依据有  相似文献   

11.
董益(养性)的杜诗选注本屡为各书目著录,国内却一直未发现原本。日本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籍目录》亦著录此书,且实有是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现藏有此本复印件,是由曾师从萧涤非先生的美国留学生车疏善从日本复印而得,殊为珍贵。是书七卷本,高儒《百川书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皆作四卷,方树梅《明清汉人著作书目》书名作《李杜诗选》,未著卷数,晁瑮《宝文堂书目》则仅录为:“杜诗,董养性注”,亦未标卷数,皆与此本异。只有《天一阁书目》著录较详,且与此本同,七卷本,临川董益辑,所引序亦完全相同。周采泉《杜集书录》卷六“杜诗选七卷”(元董养性选注)条下编者按云:“疑元明刻本,不止一种。”“至方树梅作《李杜诗选》,或为另一书,或者‘李’氏为衍文”,推测皆可信。然同卷又  相似文献   

12.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题为“夏天桔《正思斋文集》”的稀见元人别集。二书只有卡片著录,其中一部在普通古籍馆,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8册。”另一部在善本部,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4册,10行21字,无格。”但未见于《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可能是近年来从普通古籍中提取的善本。  相似文献   

14.
“事势”一词,出现在西汉公文巨擘贾谊著作《新书·数宁》的开篇,意指国家大事和当前形势。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8篇《新书》(亡佚《问孝》、《礼容语上》)中,“事势”则作为一类文类而存在。《新书》的卷一至卷四(《过秦上》至《铸钱》)中,除《权重》未标类属外,在题下均标有“事势”字样,意指该文属“事势”类,共计31篇。根据《新书》内容,大体上可推断出,“事势”类多涉及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即是对时政发表见解、专论时弊的疏奏组论,故《权重》也应划为“事势”类。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刘歆《春秋左氏传条例》20卷,清人姚振宗认为乃汉郑兴所撰。《隋书·经籍志》亦著录《春秋左氏传条例》25卷,然不题作者。笔者认为此二《志》所著录之书本为一书,但非郑兴所作,而极有可能为汉代贾徽所作,并且贾氏之书乃继承发挥刘歆之学而来。  相似文献   

16.
余慕珍 《兰台世界》2020,(5):157-160
关于与北宋对立的契丹(辽),北宋士大夫言论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一种是正面或者说是中性的话语,一种是非正面的话语。在文化上,北宋士大夫认为契丹是蛮夷,持轻视不屑态度;而在现实上却迫于军事实力,不得不承认另一个国家的合法地位,体现了北宋士大夫的传统天下观与现实国家观的矛盾与冲突。同时,通过北宋士大夫关于契丹的两种看似矛盾的看法,可以看出北宋士大夫对于自我文化定位的摇摆心理。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中,著录有清人侯起元所著《固村观玩集稿》二卷。关于作者,尚秉和先生在提要中提到:“起元里居事迹均不详,惟据书中屡引及《周易折中》,又凡‘颐’字皆避讳,知其为嘉庆间人。”其他一些著录此书的文献,提及作者时均言之“无考”。  相似文献   

18.
《宋书》 1、卷二十《乐志》:“宾出入奏《肃成乐》歌词二章。”按:“成”字,《南齐书·乐志》、《乐府诗集》并作“咸”。《隋书·音乐志》:“从官出入,宋元徽三年仪注,奏《肃咸乐》”。由此知“成”字误,当作“咸”。 2、卷二十《乐志》:“皇帝还东壁受福酒奏《嘉时》之乐舞词。”按:“时”字,《乐府诗集》作“胙”。《隋书·音乐志》:“皇帝钦福酒,宋  相似文献   

19.
唐代司马贞在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作的《索隐》中曾三次提及《文翁孔庙图》:“唯《文翁孔庙图》作七十二人。”①“如《文翁图》所记,又有林放、蘧伯玉、申枨、申堂,俱是后人以所见增益,于今殆不可考。”②“《文翁图》作‘国选’,盖亦避汉讳改之。”③ 《文翁孔庙图》,应该就是《隋书·经籍志》中著录的二卷《蜀文翁学堂像题记》。这本书在新、旧唐志中均有著录,但  相似文献   

2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3期登了李再阳同志《中国图书馆史简述》一文,内容丰富。惟其中关于“私家藏书始于唐代”之说值得商榷。李文云:“到了唐代,藏书的地方有变迁,开始有官私之别。即不仅官府有了藏书的地方,而私家也有藏书的地方。私家藏书始于唐代,继于宋代,而以明、清两朝为最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