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5,(15):12-12
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的“难民”申请,4月14日被加拿大联邦上诉法庭驳回。赖昌星从2001年起就开始申请难民资格,此次已是他第四次被拒。  相似文献   

2.
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了解赖昌星在国外的资产状况,并拟与加拿大签订"关于返还和分享被没收财产的协定"5月18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赖昌星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自1999年8月因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潜逃加拿大13年后,这名一度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终于得到法律的审判。但是,其转移的境外资产如何处理因鲜有披露也格外受关注。《中国新闻周刊》独家渠道获悉:有关部门正在进  相似文献   

3.
在厦门远华走私案败露后,首个被捕的厅局级官员庄如顺,就是赖昌星一手培养起来的。赖昌星看刚大学毕业的庄如顺是可造之材,就千方百计为他找门路、拉关系、创机会,助他从警员一路升至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而同时,为了回报,庄如顺充当了赖昌星走私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4.
丁果 《新闻天地》2011,(8):48-49
加拿大温哥华时间7月21日下午6时.加拿大联邦法院作出判决.驳回赖昌星关于暂缓执行遣返令的申请。对于赖昌星来讲,这次法庭聆讯,是他“赖”在加拿大的最后时刻。他因违反软禁条例被拘留后.受到了看守所前所未有的“重监护”.与外界几乎隔断了关系。致使他抱怨“太少自由”。  相似文献   

5.
共和国历史上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案情极为复杂、危害极其严重的厦门特大走私案11月8日一审公开宣判.首批25起案件84名被告人受到从死刑到有期徒刑的严惩。 迅速制造惊天案 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以及其他走私犯罪分子制造的这起惊天大案.只用了短短两、三年时间。 厦门特大走私案肇始于1996年。犯罪分子勾结政府官员,走私物品涉及成品油、植物油、汽车、香烟等货物.价值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走私金额大大超过今年三月有关官员通过电视台透露的4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新闻世界》2006,(6):4-5
赖昌星“赖”不成了!”日前,有关赖昌星遣返的事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自从1999年8月13日仓皇逃亡后,7年间,赖接连打出所谓“政治牌”、“人权牌”寻求庇护。而今,这“牌”那“牌”在铁证面前都被加拿大联邦法庭驳回,都破产了。[编按]  相似文献   

7.
遣返风波的发端,是移民部下属的加拿大边境事务处(CBSA)在按兵不动近五年之后,突然在7月7日拘捕赖昌星,再次启动遣返程序。法庭的文件显示,是移民部官员夏普卡(CherylShapka)当日亲自到赖昌星住处亲手递交第二次遣返前风险评估报告。上一次的延缓遣返终止日,  相似文献   

8.
赖昌星的被遣返,并非是这个人走入历史,而只是把12年前移往加拿大的舞台,重新搬回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闻周刊》2006,(19):10-10
为了引渡远华案主犯赖昌星而做出的耗时数年的努力,终于即将有一个结果:加拿大移民部已经完成了对赖昌星遣返前的风险评估,相关遣返材料,包括机票和证件也已准备妥当,遣返程序计划在5月26日启动。  相似文献   

10.
远华特大走私案,占据了中国反腐纪录最重的一页时,许多人对远华的了解却还是一团迷雾。它是一个背景深厚的走私集团?是一个不择手段的黑道组织?是一个一掷千金的富豪俱乐部? 同样神秘的是:正在逃亡中的远华“缔造者”——赖昌星。一个据说出身农村,小学毕业,1996年以前在厦门市还默默无闻,但能令固若金汤的海关大半沦陷,令不少高官随他铤而走险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期刊览要     
最近一期《亚洲周刊》刊登了该刊对厦门走私大案主犯,现被羁押在加拿大的赖昌星的专访,其中一部分是赖陈述自己的发迹史。 赖说:“我家里很穷,小学没有毕业。1958年我出生时,父亲是烧厝食堂负责人,办得很好,还被拍成45分钟纪录片;他当时是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我没读书,出来种田种菜卖菜,后来跟哥哥去部队团部营部挖井。这之  相似文献   

12.
潜逃十年间,赖昌星从未断过与国内的联系。直到现在,他还几乎每天都与弟弟赖昌图通话。不过,与当初他对这个庞大的家族“产业”的掌控不同,如今的赖昌星更多时候是一个倾听者和倾诉者,他无法对家族、家人的命运施以太多影响。而这命运,在十年间已有太多曲折  相似文献   

13.
动态集锦     
苹果公司在加拿大开通iBookstore2010年7月1日是加拿大举国上下庆国庆的日子。这一天,加拿大iPad用户也举办了活动,庆祝苹果公司在加拿大开通iBookstore。在此之前,对于加拿大iPad用户来说,苹果公司iPad等设备的功能是无法完全发挥出来的。据Ipodnn.com网站消息,iBooks的应用程序于今年5月在加拿大面市,仅限于公共版权领域图书的下载。iBookstore在加拿大开通后,加拿大iPad用户现在能够购买最近出版的电子书并下载到iPad上阅读了。  相似文献   

14.
赖昌星前传     
在成为一件惊天大案的嫌疑主犯之前,他走过了怎样的道路?远华事件的喧嚣早已远去,是时候追问一些被忽略的问题了——远华案为什么发生在这块土地上?为什么发生在赖氏家族?又为什么“成就”了赖昌星?  相似文献   

15.
在加拿大软联邦制的政策框架下,建立在联邦与省之间讨价还价基础上的政治解决才是决定性的。出于对国际学生给加拿大带来的收益的认可,加拿大教育部长理事会公布了加拿大国际教育市场营销行动计划,明确了联邦/省的合作领域与方式,这是加拿大教育利益相关者们一次反思性的集体行动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赖昌星知道司法决战的日子正在慢慢来临,他做着各方面的准备,包括支持妻女回国和炮制自传烟幕弹。在熟悉他的人来看,这个“逃犯”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无奈寻求“生机”  相似文献   

17.
读者点评     
《最后十天“司法大战”》 @建立062:赖昌星被遣返值得国人兴奋,毕竟司法获得了胜利。 @车凹凸:终于回来了。反腐反贪是一条漫长艰辛又不得不走的路。辛苦执法人了啊。  相似文献   

18.
《杨钰莹将为“红楼”献歌/五万块钱唱四首歌》。如果这是一条标题新闻,那么我想很多读者会把“红楼”看做是赖昌星在厦门的那座因“套牢”众多贪官而闻名遐迩的“红楼”。而那“红楼”正是歌星杨钰莹心底的痛,在人前启齿常常表现行很艰难。于是你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杨歌星中了哪门子邪,怎到那个让自己不好意思的地方献歌。但且慢,你错了。请往下读新闻的正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9,(22):16-16
当地时间6月14日,一部反映加拿大铁路华工血泪史的电影《金山》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约克大学电影院举行首映。这同时是为了纪念加拿大总理哈珀在三年前正式对华人人头税和排华法案作出道歉。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视台报道湛江市特大走私受贿案的两集节目《天网恢恢》、《走私须反腐》于1999年6月7日、8日在《焦点访谈》栏目中播出后.受到全国亿万观众的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在这里,我向同行们谈谈对这个案子的采访体会。湛江市特大走私案是新中国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