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觉醒》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其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位具有觉醒的自我意识并努力寻求自我的女性。作为一位女性,埃德娜在男权社会中努力寻求主体意识及自由独立的过程中遭遇到三重人格,即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和冲突,无法摆脱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束缚,无法真正实现自我解放,只能走向自我毁灭。她的自我毁灭一方面消解了她为追求自我而作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自由和新生。  相似文献   

2.
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描绘了女主人公埃德娜想挣脱家庭的牢笼和社会强加给女性的重重枷锁而逐渐觉醒和反抗的过程。埃德娜的觉醒是全面彻底的。通过分析埃德娜三个层次的觉醒,即精神觉醒、女性角色和女性自我冲突的觉醒、性意识的觉醒,揭示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困苦和挣扎,从而探讨女性追寻自我之路。  相似文献   

3.
《觉醒》中的阿黛尔和雷西不仅是对主人公埃德娜的烘托和反衬,更是埃德娜观照自我的一面镜子。她们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伴随了埃德娜的整个觉醒之旅。从她们的身上,埃德娜认识到自身潜在的女性气质,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对情感和欲望的追求,并且以艺术为媒介探索自我的生成。但同时这两位女性的自我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其中阿黛尔所代表的“母性枷锁”注定了埃德娜的觉醒和抗争以悲剧告终。而埃德娜回归大海的结局则是肖班对女性存在与自我实现这对无法调和的矛盾的一个乌托邦式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本从心理学分析入手,从自然本能与社会职责两个方面分析《觉醒》中作为母亲的女主人公埃德娜对子女受恨交加的复杂情结,并且引用女 权主义“母性功能有罪”的观点证明母性是女性自我的牢笼,两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了觉醒的埃德娜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凯特·肖邦的《觉醒》讲述了女主人公埃德娜为了追求独立的自我与自由,勇敢地走出家庭,从一个丧失自我的传统家庭妇女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新女性的过程。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埃德娜女性意识的建构过程,全面展现埃德娜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凯特·肖邦在《觉醒》中探讨了女性渴望性爱、追求艺术及母亲的职责这三个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到了她所设计的女性人物身上。赖斯小姐、埃德娜、拉特诺尔夫人其实是肖邦幻想的一种人格的三种结构而已,分别代表本我、自我和超我。肖邦通过展现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试图为自己也为同时代的女性探索出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试析埃德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在《觉醒》中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书中的女主角埃德娜.蒙特利尔本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渴望自由和爱情的新女性。她不满于传统的女性角色和平庸的家庭生活而追求自我。婚后,她开始思考她生存的意义和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她的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从而走上一条违背传统妇道的离经叛道之路。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详细地分析了埃德娜女性自我意识的复苏过程。她对自身价值和生活产生了重新的认识,痛恨自己过去的生活状态,渴望独立的新生活,却又无力改变现有世界的父权制,最后平静地选择了死亡。作者试图通过埃德娜的例子揭示出处于传统的男权社会的女性的困苦与挣扎。  相似文献   

8.
《觉醒》中的困惑——兼评肖邦的女权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女权主义作家肖邦的思想充分体现在她的作品《觉醒》中主人公埃德娜身上。埃德娜对自身存在有着种种觉醒及其觉醒后的困惑。在男权为中心社会里 ,女性追求独立与解放几乎是不可能的。肖邦在母性价值观念、婚姻对女性自我发展的限制方面也提出质疑 ,但她无法解决女性自身存在与自身解放的悖论 ,尚未认识到 ,妇女解放不是女人自己的事情 ,而应是全人类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凯特·肖邦的《觉醒》中的女主角埃德娜·蒙特利尔本是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 ,后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走上一条违背传统妇道的离经叛道之路。其实 ,她的觉醒过程只不过是寻找自我的过程。作者试图通过埃德娜的例子揭示出处于传统的男权社会的女性的困苦与挣扎。  相似文献   

10.
<觉醒>是美国现实主义优秀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叙述了已婚女性埃德娜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和由此导致的结局--绝望的女主人公选择跳海自杀的故事.肖邦在<觉醒>中成功地运用了意象刻画,她让女主人公埃德娜沐浴在太阳与月亮,音乐与绘画以及大海的意象世界中,再现埃德娜心中滋生的特殊情感的意蕴,插上觉醒的翅膀寻找自我,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11.
凯特.肖班的《觉醒》描绘了女主人公埃德娜女性主体孕育、苏醒和成长的过程,探讨了身处父权社会压制下的女性生存的基本问题。由于身受婚姻、母性的重重束缚,她无法彻底斩断与父权社会的联系而绝望地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埃德娜觉醒的不彻底性是造成其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觉醒》是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主要讲述女主人公埃德娜与两位男性的婚外感情纠葛。该小说揭示了十九世纪末期的父权制伦理环境,这种伦理环境使埃德娜一方面深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又由于受到压迫产生了自我意识,敢于追求自我。小说通过对埃德娜的内心情感和行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她在追求自我时面临的伦理困境,反映了她向往自由却受制于社会伦理规范的内心冲突。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研究视角,旨在通过展示这一时期的父权制伦理环境,以及身处伦理困境之中的埃德娜所面临的两难的伦理选择,来展现其曲折的心路历程,进而探究埃德娜最终的悲剧性毁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该小说的伦理意义,为重估其文学价值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主要观点:在父权制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双重压迫下,主人公埃德娜陷入伦理困境中,经历了"叛逆—顺从—挣扎—超越"的心路历程,最终在自杀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觉醒》是一出伦理悲剧,是肖班对美国19世纪末的女性如何建构伦理秩序的自觉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菲勒斯文化势力范围内,男性是绝对的权威,女性只是其附属.小说《觉醒》中,庞德里埃与罗伯特就是菲勒斯文化的代表.埃德娜虽然觉醒了,但在男权社会中,在菲勒斯文化架构下,她的觉醒是带有必然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15.
《觉醒》通常被认为是一部表现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是对《一小时的故事》所表达的女性自由解放思想的深化,但申丹却从《一小时的故事》读出了反讽,故有必要对《觉醒》中的反讽加以分析。从情节反讽和结构反讽两方面对《觉醒》进行解读,发现作品对埃德娜在追求自由独立中所表现的盲目和冲动持保留和批评态度,并通过对埃德娜的反讽强调女性主义运动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理性的行动。  相似文献   

16.
《创世纪》中,夏娃因偷吃禁果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而肖邦在《觉醒》中颠覆了《创世纪》中夏娃堕落的主题,以蛇的意象为线索,使主人公埃德娜在蛇的引领下走向觉醒,却没有像夏娃一般堕落,同时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话语的压迫。肖邦为埃德娜这一角色赋予神性,使她摆脱了夏娃的宿命,令这一追寻自由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7.
<马丁·伊登>与<觉醒>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两部最具影响力的悲剧小说,书中的两位主人公的极其相似而充满悲剧性的命运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平凡人在与社会进行抗争时的渺小且具有超越生命悲剧的勇敢无惧.马丁与埃德娜在与命运做斗争的过程中勇敢地成就自我,做出生命的抉择,最终寻求到心灵中最无畏、最自由的那份净土.二人的命运结局并不是悲剧的独奏而是现代社会中个人对悲剧命运超越的勇敢者之歌,尽管这的确是一个时代悲剧的挽歌.  相似文献   

18.
论张洁早期小说中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是一个女性意识很强的女作家,从新时期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到《方舟》、《祖母绿》,她写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爱情、婚姻、事业,写出了女性的觉醒、挣扎、反抗,她在为女性寻求一条自我解放的道路。本文从女性与爱情,女性与婚姻,女性与事业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女性观。  相似文献   

19.
《紫色》与《祝福》两位女主人公迥然相异的命运说明,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自我反思过程是女性在反抗压迫,寻求自我价值中的关键因素;女性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自我意识的成熟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女性解放的成败与否。另外,对宗教信仰的正确认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将女主人公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探讨她的心路历程。埃德娜追求个性解放经历了三次觉醒,每一次觉醒都将她推入一个新的认识,同时又将她一步一步推入一个背离社会规范的境地。这一过程之所以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归结起来由两种原因导致:其一是外因,包括孩子、父亲和情人的阻碍;其二是内因,即主人公所处的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制。两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女主人跳海自尽的结局。女性追求独立解放的道路虽然充满曲折,但是《觉醒》的作者凯特.肖邦以及她塑造的女主人公埃德娜勇敢地成为这条道路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