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的功能康复.方法:通过对36例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患者进行增加肌力锻炼,应用CMP进行被动功能锻炼等方式训练,以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结果:36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后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分(FIM)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能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周刊C版》2017,(21):93-9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本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在经过各自康复治疗后的VAS、肌力测试(MMT)评分、HSS、Barthel评分等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护理后,研究组HSS评分的优良率、MMT恢复级数、VAS评分、Barthel评分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配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恢复患肢平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妇产科术后患者实施中药足浴联合优质护理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术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药足浴联合优质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患者实施中药足浴联合优质护理,在改善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方面作用更为突显,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蒙医温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恢复的影响.把98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即分成蒙医温针结合康复训练组与单纯温针组,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同时用“膝关节功能评定表”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间的差异.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均有好转,其中蒙医温针加康复组比单纯温针组疗效更显著.膝关节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功能恢复与预防中老年人膝关节残疾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包括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清理关节软骨剥脱区创面和软骨碎片,切除破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和磨削骨性阻挡.结果: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的关节清理术,创伤轻,痛苦小,并发症少而轻,关节功能恢复快,术后优良率达94.6%.结论: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治疗中老年膝关节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将64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2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对策与方法。方法:所有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进行护理指导与康复锻炼,出院健康宣教,并进行随访。结果:经临床评定、出院随访,所有膝关节置换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负重疼痛缓解,膝内外翻畸形矫正,膝关节屈曲达到90°。结论:由于膝关节功能主要体现在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所以康复的主要内容是受累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锻炼[1]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增强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VS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5,P=0.024)。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8,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6,P=0.006)。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钢板内固定、PFNA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万载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比二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损伤小、恢复时间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日益成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开展,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多,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进行护理指导,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发生,通过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可使病人基本了解有关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行走辅助器,并进行预习,进行自我护理,从而较大地提高了术前、术后的护理质量,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减轻了病人在精神上、心理上的思想包袱,也激发了病人对生活的渴望和热情,对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指导,能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我院骨科从2013年至今,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共52例,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根据患者设计心理问题及需求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对照组实施子宫肌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实施的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6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相关效果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1)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HSS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改善效果优于观察组;(2)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改善效果优于观察组,且在干预实施后的不同时段均效果显著(P均〈0.05).结论:我院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胸术后胸部硬膜外镇痛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3例择期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丁哌卡因-芬太尼镇痛组(Ⅰ组,n=10)、硬膜外丁哌卡因-吗啡镇痛组(Ⅱ组,n=12)和对照组(Ⅲ组,n=11)术后进行镇痛治疗,监测镇痛效果(VAS评分)和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动态改变。结果:(1)Ⅰ、Ⅱ组病人术后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1),以Ⅱ组效果最佳。(2)Ⅰ、Ⅱ组病人术后呼吸平静,VT、MV、VC、FVC、FEVI和MVV等均高于Ⅲ组,Ⅲ组病人呈浅快式呼吸。(3)术后三组病人的PaO_2与SaO_2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A-aDO_2增大(P<0.05),七日内均不能恢复。其中,Ⅰ、Ⅱ组病人的平均PaO_2与SaO_2明显高于Ⅲ组(P<0.01),A-aDO_2亦较Ⅲ组小(P<0.01),而且上述指标的恢复Ⅰ、Ⅱ组较Ⅲ组快。结论:胸部硬膜外镇痛能够显著改善剖胸手术后病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其中,为干预组患者制定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措施,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给予指导,分别于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由干预小组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功能锻炼指导有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机体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组6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60例,记录术晨、术毕、术后1~3 d晨监测的体温。结果:体温升高从术毕至术后3 d,关节镜组小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从术后体温恢复角度上看,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92例,性别不限。按照患者的出生日期单日,双日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干预策略,(1)对比两组在术后30d内的尿失禁发生率。(2)通过HAMA评分、HAMD评分等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有无差异。最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1)实验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03,P0.05)。(2)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837,3.954,P0.05)。(3)两组术后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493,0.178,0.806,0.137,0.178,P0.0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人数高于实验组(χ~2=4.665,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6.09%、5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z=1.956,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阶段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及分阶段护理干预组(n=61)。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护理,分阶段护理干预组则分为:(1)急性期护理干预。(2)恢复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分阶段护理干预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分阶段护理干预组住院时间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阶段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可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及探讨疗效.方法:我院在2006年1月到2011年1月,共收治23例成人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胫骨髁间棘骨折块,根据骨折块完整程度,应两枚空心钉或一枚空心钉结合5后爱惜康不可吸收缝合线固定骨折块,术后保护下功能锻炼,结果:22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所获随访病例,胫骨髁间棘骨折5-6月内皆骨性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稳定,无疼痛及活动受限.结果:关节镜下复位和应用空心钉或结合5号爱惜康不可吸收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方法,创伤小,固定牢固,切口小,美观,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经典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闭环式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的甲状腺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28例,分别采用闭环式护理、常规护理。结果颈部功能锻炼效果、心理状态情况以及依从性数据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环式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