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政课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讲什么""怎么讲"及"讲得如何",是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三部曲。为此,需要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拓宽知识面和视野、熟练掌握多元媒介教学技术等方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王晚英 《高教论坛》2020,(3):31-33,3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概论"教学所面临的叙事背景和叙事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作为政治哲学命题的"讲好中国故事"在叙事逻辑和认同策略方面,给高校思政课"概论"教学提供诸多启示。文章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从叙事范式、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技术手段四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概论"教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概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对于建设“大思政课”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思政课教师讲课能力,需要在知识素养、教学技巧及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实现“有话讲”“会讲课”“能讲课”,以持续有效地提升思政课教师讲课水平,有效推进“大思政课”构建。  相似文献   

4.
梁杰 《河南教育》2023,(5):28-30
高职院校讲好“大思政课”意义重大,有着坚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高职院校讲好“大思政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与实践的关系、教材与教法的关系。讲好“大思政课”,要从教师提升“内功”、打造“营养丰富”的思政课堂、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媒体的担当,也是思政教师的使命。将中国故事融入思政课堂,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提升教学实效,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思政教师要善于开发故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营造故事情境,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课堂,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6.
王运钦 《广西教育》2022,(9):4-8+12
本文论述思政课教师在党史育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师落实党史育人的三个着力点,并建议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讲好党史故事、创新党史教学形式、将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等形式,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实现党史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课"的性质、任务、功能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它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把课上好。  相似文献   

8.
“一线课堂”活动,通过“一线故事听变化”“一线走读访样本”“一线收获话真知”“一线成果展风采”等推动思政课教师成长与思政课教学发展,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校外和校内、教师和学生、统一性与多样性,以及过程和结果、“做得好”与“讲得好”的结合。“一线课堂”活动,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化政治自觉与家国情怀、拓展实践视野与历史视野,有助于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实鲜活资源与示范课例。巩固和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活动成果,需要完善活动方案、强化组织落实、激励全员参与、推进成果转化、健全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9.
杨璐 《英语广场》2023,(1):108-112
“讲好中国故事”是英语口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和重要使命。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在探讨英语口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意义与现状问题之后,明确了英语口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定位,并进一步指出了英语口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路径,以期提高学生用英文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的外语类人才。  相似文献   

10.
谢费斯 《成才之路》2023,(15):45-48
要发挥高职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确保其教学效果是题中之义。当前,高职思政课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组织欠佳、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科学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不足。在高职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遴选、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学理内涵,然后分析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最后论述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2.
雷青松 《文教资料》2020,(9):159-160
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应当借助现代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为了打破一些高校以往思政课堂学生学习被动局面,激发高校思政教师提升教学实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金课"显得很必要。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紧密衔接;坚持"内容为王",以大学生能力素质提高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坚持考核多元化,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立足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促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3.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高校思政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建好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现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师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高质量教学、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确保课程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成为最近高校思政课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2023年6月2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4.
李勇斌  韩磊 《江苏教育》2024,(7):12-14+19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对思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思政课叙事教学既是对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动回应,也是彰显思政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从知识教学到情境教学再到“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教学,需要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重构思政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可以借鉴叙事学相关理论,按照叙事文本的开发、叙事主题的确定、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结构的设计四个环节,构建思政课叙事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高校当前思政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它不是要取代以前通过思政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模式,而是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几门课,也不是一项活动,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缺乏协同合作机制、专业课教师无法有效找到"融入点"、理工科"课程思政"更为复杂困难与"课程思政"形式化、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据此,需要从高校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专业课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学生思政的自我提升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成为当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各高校在实践中基于自身特点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由于其独特属性及突出地位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专题+故事"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对"八个统一"的实践回应。原理课采用"专题+故事"型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适度性和适切性等的统一,在实践中的整体推进需要积极发挥教研室、集体备课会的作用,要着力突出教学监督与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主义、简单化、精英化使其实效性的目标难以实现。燕山大学通过开展"红色旋律"活动和实施"四个一"工程,努力构建"立足校内、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复合设计、个性选择、全员受益"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围绕“金课”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地方高校通过基于“金课”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智慧教学场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金课”建设新机制等强有力的措施,为全面打造各专业“金课”作出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故事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我们能够从中发现文化的价值,增强“四个自信”,丰富思政教育的手段,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选故事素材,提升叙事的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思政教育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等“足迹”系列图书的出版,进一步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缘起孕育与先行探索,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为优化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实践空间。用好习近平“足迹”系列是增强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要从课程要素与系统功能入手,坚持“驭己、导人、叙事”相结合、“真理、情理、事理”相统一、“过去、现在、未来”相贯通,“系统、适宜、实效”相协调,切实推进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