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周人果 《中华家教》2013,(Z1):18-19
今年12岁的小姑娘烯烯,从七岁开始到现在,五年间跟着父母去过28个国家。去年暑假,她的父亲光远与她一起在14国奔走了40天,这不是烯烯第一次出国,然而却是旅行时间最长的一次。光远说,烯烯是幸福的,通过旅行,她从一个安静内向的小孩转变到现在能主动地与外国人交谈,在旅途中渐渐成长起来。旅行中潜移默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今年12岁的小姑娘烯烯,从七岁开始到现在,五年间跟着父母去过28个国家.去年暑假,她的父亲光远与她一起在14国奔走了40天,这不是烯烯第一次出国,然而却是旅行时间最长的一次.光远说,烯烯是幸福的,通过旅行,她从一个安静内向的小孩转变到现在能主动地与外国人交谈,在旅途中渐渐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3.
林莉 《中学生天地》2014,(11):33-33
每年七八月,因为适逢暑假,便成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虽然大部分地区都天气酷热,虽然很多旅行者在途中多半会遇到旅途疲累,饮食不适应,景点拥挤,交通拥堵等不便,但似乎大多数人并未因此而停下旅行的脚步。因为旅行者所关注的是美景,是旅行带来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万嵩 《音乐世界》2012,(8):34-37
新专辑《旅途心歌自选辑》是刘力扬的成长与蜕变,这里面有她想说的话,有她想傲的音乐,有更真实的刘力扬。在Easy独家专访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坚持自己梦想的刘力扬。  相似文献   

5.
珍惜现在     
人生就是旅行,在旅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风景。然而,我们的潜意识里一定藏着一派田园诗般的风光!我们仿佛身处漫漫旅程之中!我们乘着火车,我们领略着窗外美丽的景色。然而我们心里想得最多的却是最终的目的地! 所以我们可能毁了自己的旅行。我们终究会认识到人生的旅途中并没有车站。也没有能够“一到永逸”的地方!生活的真正乐趣在于旅行的过程,在于现在,而车站不过是个梦,它始终遥遥领先于我们。  相似文献   

6.
蒲公英 《八小时以外》2010,(11):123-123
安妮说,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爱和生死的书。书中,记录了她从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一路行走写下的字,以及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其间穿插了很多有关亲情的回忆。她说:“我写这本书是为了纪念.纪念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最终的虚无。”  相似文献   

7.
云开雾散     
唐维蔓 《高中生》2014,(2):20-20
有人说,人生就像旅行,目的地就是死亡,所以重要的是旅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但是,人生的旅途不可能永远晴空万里,当浮云遮目时,我们是否能继续以欣赏的态度漫步旅途呢?  相似文献   

8.
姓夏名天     
《中学生百科》2011,(8):22-24
在青蓝色的天空下。目光越过所有陌生人的肩膀.越过一条条拥挤的街道,越过从天而降的晃眼的太阳光.我们就能看到一段热烈的时光横亘在青春的念想里来。而当我们褪去旅行的疲惫,逃离过往熟悉去学校的路线。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这段时光的最真挚的那些情感细节。不需要太多的姿态,只需要安静地站着,带着些神秘感等着陌生的下一个旅途到来。这是一个等待的中转站,这是一个放松的长途路线.这是一个磨炼成长的告别时代。  相似文献   

9.
文人自古就和旅行结下了不解之缘。浩浩几千年的人类文学史有很多都是在旅途过程中写下的。徐訏以旅途的见闻和感受、旅行地的风俗习惯等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作家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小说。旅行是徐訏的存在方式,他要在时间的无涯荒野里寻找生存的"牧场",寻找人类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技法指南】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旅行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同学也跟随着家长或老师外出旅行过。外面美景怡人,旅途中我们心情愉悦。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把旅途中  相似文献   

11.
文题实录 署名主持人杨澜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感叹道:“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许你在某种场合和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不断被打破。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东西是难以把握的,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  相似文献   

12.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广告语.每当想起这句话时,我总会想起广告中那个人在火车上向窗外眺望的样子. 是的,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一次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的旅行.也许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也许我们曾在这旅途中迷惘徘徊,也许我们无法控制这场旅行从何时开始又在何时结束,但是我们终究还是无法逃避这场旅行.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之行     
陈鸽 《英语沙龙》2014,(7):28-29
对于50后这一代人来说,俄罗斯,不仅仅是“苏联老大哥”的代名词,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由“苏联”音乐、“苏联”建筑、“苏联”文学、“苏联”绘画艺术集成的Russian Code。陈鸽,一位退而未休的英语教师。在游历了多国之后,带着青年时代留在她心中的梦想,于今年初夏踏上了飞往俄罗斯的旅途。让我们跟随她的旅行日志。分享陈老师眼中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14.
杨悦 《科学启蒙》2009,(6):16-16
“旅游”是大家都觉得快乐的事情,但是旅途中,饮食、户外照明、手机充电这些事情却很不方便。如果能发明一样东西将这些问题都解决就好了。于是我专门设计了旅行用多功能太阳伞。  相似文献   

15.
神话虽然具有超现实色彩,但它保留了一些古人观察和反思的方法。我国古代神话资源繁盛,不少神话蕴藏着丰富的旅行因子,是先民旅途中所思、所想、所求的反映,也是他们旅行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美食祈祷恋爱》作为美国女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传记体小说,记录了吉尔伯特离婚后一年内先后去往意大利、印度、巴厘岛寻找自我的旅途故事,吉尔伯特旅行的过程不断反映出其自我意识觉醒的程度。借助文本细读,吉尔伯特旅行过程中的所思所历,逐渐打破婚姻的枷锁,精神世界的解放,改变了自我的生存方式,女性意识觉醒,建构出自我主体身份。曾因为婚姻失败而感到迷茫的吉尔伯特,在旅行途中通过进食、冥想与恋爱不断取悦自己。基于自身体验,诉诸于旅行写作的她将自己独特的女性感受放在中心位置,获得了掌握情绪的方法,在不断愉悦自我的过程中重构自身。  相似文献   

17.
《英语沙龙》2013,(6):1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旅行地图,有些人选择正视自己的内心,勇敢踏上逐梦的旅途:而有些人总能为自己的怯懦找到这样那样的借口,殊不知,青春的光彩就在这一次次的退缩中渐行渐远.何不趁着年轻去体验旅行带给你的快乐与成长?何不尽情享受这个世界的多彩与美丽?  相似文献   

18.
(一)毕业旅行毕业后,我们所有毕业生都期待毕业旅行,都觉得这是很重要的旅行。我和Khaki,也要一起去旅行。她想去芽庄,那个位于越南的美丽地方。她说,她喜欢那里的米粉,喜欢那种空气里飘荡着奇特香味的小店……她还希望能坐在1982年开设的酒吧里喝上一杯浅蓝色的百加得,喝完再一个人回住的地方,一路上只有昏黄的路灯为伴。  相似文献   

19.
读者心声     
记得有位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如果能坚持每天认真地研读一种办得较好的杂志,就等于拜了一位导师。她虽然不能给你文凭,却能给你水平;虽然没有规定毕业的年限,却可以使你不断充电,不断接受新鲜的知识理念,引领、激励着你不断成长,进步,直至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旅行手记,从出发之前就已经充满了青春感。她笔下的旅途,一开始就充满了反叛的戏剧张力。一个22岁的姑娘,在研究生最后一年放弃了一打工作合约,顶着压力,排除万难,决定休学旅行。这趟旅行有一万个机会不能成行,但她最终还是迈出了那一步,抵达北欧。旅行之前的困惑迷惘来自于对永无休止向前跑这种生活状态的恐慌,但是当所有人都抢着冲线的时候,还停留在起跑处的人就俨然是输家。但是,年轻时不曾"虚度光阴",不多在跑向终点前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