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的邀请,2005年度中国基础教育教职员访日团一行101人。于2005年10月18日至31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基础教育考察。期间,考察团成员听取了日本文部科学省有关官员对日本政府近年来就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培养、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报告,并分四个小组,分别对长野县、福井县、和歌山县、宫崎县的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间课外活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师进修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摩和座谈。笔者作为考察团成员之一,在考察中发现:在日本,无论是国立、公立还是私立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2.
日本私立教育概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私立教育概况及启示董明传,王志强,张总明1993年10月28日—11月10日,我们一行10人作为中国教育行政官员代表团赴日考察了日本私立教育。在日本文部省学术国际局的安排下,访问了文部省私学部、爱知、福冈两县私学振兴局(室)、索尼公司人事部和各私...  相似文献   

3.
王雪 《教师》2012,(24):55-55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的私立教育特别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印度政府为了提高私立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在近十年期间,相继出台了三种认证制度,分别是印度素质级认证私立教育计划(SQC—PEO)、消费者协会私立教育认证计划以及私立教育理事会的认证。为了对印度的私立教育认证制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金秋时节,应日本国静冈县(辖区相当于我国的省)私立幼儿园振兴协会的邀请,我有幸率浙江省幼儿教育工作者代表团一行6人对静冈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在静冈期间,考察了5所私立幼儿园,还与静冈县及有关市的教育官员进行交谈,从而对日本的幼儿教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日本,幼儿园一般分为由国家举办的国立幼儿园、由各地方政府举办的公立幼儿园和由具有法人地位的团体或个人举办的私立幼儿园。据文部省1992年统计,全日本有幼儿园15006所,在园幼儿1948880人,其中私立幼儿园已达到8735所、在园幼儿1550772人,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亚洲太平洋地区教职员和教育等领域的专家的素质和促进相互理解,由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组织,日本政府资助,第四次“中国教职员邀请活动”于2005年10月18日至31日实施。101名中国中小学教职员和教育管理干部访问和参观了日本的部分中小学校及教育文化设施。在14天的访问中,日本文部科学省官员分别就日本中小学教育水平、教育行政与财政制度、教育改革动向和教师培养作了详细介绍;受访地区和歌山县(省级行政区域)教育厅就全县教育状况作了说明;实地考察了东京都和和歌山县的8所中小学,其中国立学校1所;都、县(…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本世纪80年代的约10年中,日本美术馆数量倍增。根据1990年的日本全国博物馆协会的统计,公立、私立美术馆共计有565所。战后的日本,美术馆是作为地区居民的社会教育机关而设置的,因此,目前日本所有的都道府县都设置了地方美术馆。可以说,没有设置美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小学教材考察团应日本日中教育交流恳话会的邀请,从1980年11月25日到12月10日,去日本考察了16天。16天中,在大阪5天,在冈山和新神户共1天,在和歌山县2天,在奈良2天,在京都2.5天,在东京3.5天。考察的内容是了解日本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情况。由于考察时间有限,我们着重了解两点:(1)日本的高中教育如何适应学生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需要;(2)日本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为什么要修改。  相似文献   

8.
日本私立大学的质量评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对于私立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可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私立高等教育外部评估主要由民间的大学基准协会和文部省来实施.大学基准协会对私立大学的评估有两种:"加盟判定审查"和"相互评估".文部省对私立大学的评估是通过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来实施的.内部评估则是私立大学的自我评估.日本的经验对我国民办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受美国BOYER中心的邀请,笔者随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代表团于2005年11月赴美国亚特兰大参加了中美私立高等教育论坛,并访问和考察了佐治亚州和加州的佐治亚大学(公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公立大学)、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私立大学)、Morehouse学院(私立黑人学院)、Oglethorpe大学(小型的私立大学)、Biola大学(私立教会大学)等。下面试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状况、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以及高等教育的资金筹措等几方面概述这次考察的主要内容与收获。一、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1.多样化的表现多样性、复杂…  相似文献   

10.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 尹 丽  导师 薛天祥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答辩时间  1999年 5月本文以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历史作为切入点 ,通过追溯195 2年前私立高等教育产生、发展与消失的过程及背景 ;期望通过分析并总结私立高等教育的特点与经验 ,说明民办高校的重要作用。继之 ,以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考察民办高校的办学现状、社会评价与人们对普通高校转制可行性的看法 ;再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考察私立高等教育 ,对已有分类标准有机地综合起来 ,将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划分为成熟私立高等教育与欠成熟私立高等教育 ,并总结两种类型的发展规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私立高等学校为基地,对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研究,并就近代中国私立高校科类结构的嬗变揭示出一些启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帮助协会会员、民办教育办学者和管理者开扩视野,学习和借鉴当代世界民办教育的先进经验,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拟于2006年10月中旬组织协会会员、省内民办学校负责人及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到国内民办教育先进省份和国外私立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欲知详情,请登陆辽宁民办教育网(www.lnmbjy.com)  相似文献   

13.
《越南教育报》报道,越南私立大专院校协会4月20日于河内举行第二届会议,各校与会代表针对促进私立大专院校教育质量提出了具体建议。根据会议统计,目前越南全国共有81所私立大专院校,其中大学占50所,共有学生254370人,占全国大学生人数的14.7%。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美国私立大学教学与教研、科研的关系,认为美国私立大学的办学重心有一个从以教学为中心到以科研为中心最后二者并重的过程,教研是教学和科研的中介,科研肩负着多重目的。本文认为,私立大学生存靠教学,发展靠科研。  相似文献   

15.
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受"官学中心主义"的影响,办学力量主要集中在国立大学上,私立大学无论在观念和政策方面都被严重地边缘化,造成了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局面.这不但严重制约了私立大学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了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1917年日本召开临时教育会议,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正式承认私立大学,打破了对私立大学发展的束缚,从而迎来了私立大学的大发展时期.理清战前日本私立大学发展的脉络,考察近代私学的萌芽、私立专门学校的成立和近代私立大学大规模发展的历史,对方兴未艾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88年11月至12月,我随山东省文化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活动。在日期间,先后考察访问了与我省结成友好关系的山口县、和歌山两县以及下关、萩市、广岛、防府、北九州、大板、京都等地。所到之处,均受到日方热情友好的欢迎和接待。日本是一个经济繁荣和发达的国家,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速公路密如蜘网,现代通讯四通八达……,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据有关方面测算,到200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37100亿美元,占整个世界总值比重的14%,超过苏联。一个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何以能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上崛起,实现了  相似文献   

17.
巴西的私立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7月,根据世界银行"经济立法法律技术援助项目民办教育法子项目"安排,为了解经济转型国家私立教育发展的现状、经验与教训,为我国起草"民办教育法"提供借鉴,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组团赴巴西进行了私立教育的专项考察.考察报告反映了巴西私立教育的基本情况,巴西政府关于私立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基本政策,以及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私高校合作伙伴关系是南非私立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提升私立院校地位以及增加公立高校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合作关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化最终形成了三种类型。通过对南非公私高校合作发展阶段的考察,可以取长补短为我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19.
1.要确认学校是否被认可 日本的专门学校分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国立的由日本政府设立;公立的由都道府县、市区町村等地方自治体设立;而私立的则是在得到文部科学大臣、知事的认可后,由民间的法人或团体设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私立的专门学校和私立大学、私立高中有所不同,它不要求在学校名称上明确标出该学校是由哪一个民间的法人或团体设立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为了抢救战区学校,保存湖北教育的基础,将湖北战区各类公私立中等学校合并,组建“湖北联中”,统一迁往鄂西,鄂北后方各县。这是抗战时期湖北中等教育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和战略调整,也是湖北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本考察了这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经过。分析了其历史成效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