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科技风》2020,(16)
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考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新工科教育的一重大目标。本文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和目标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挑战杯"为平台拓展学生培养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延利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79-280,283
阐述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介绍了建设“挑战杯”工程,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实践方法;论述了在“挑战杯”工程中,专业教师指导的重要性,以及高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功能;分析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创新教育备受重视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了人才个性发展和创新氛围等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接着,并以武汉科技大学的"挑战杯"赛事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现状,指出了学生缺乏主动性、制度存在缺陷、活动质量不可控、经济成果转化率较低等不足,并提出建立师生激励机制等制度设计和实施层面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始于1989年的中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经成为高校学科竞赛的主流赛事.参赛高校、提交作品与参赛学生人数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挑战杯"让广大学生的优秀作品从学校走向社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竞赛主题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吸纳了信息技术、能源化学等新兴产业,基本实现了领域的全覆盖.以"双一流"高校为代表的本科院校是获奖的主力军,竞赛获奖区域特征和高校分布不平衡,省际获奖项目数量差距显著,集中于高水平大学.基于此,围绕顺应市场提高作品转化率、巩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立教学科研结合指导机制,展望竞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有着正常教学无法起到的独特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提高教学水平过程中具备积极推动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中受团队合作、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团队创新影响,相应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创新意识、导师队伍的建设和搭建创新平台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  相似文献   

6.
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办“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依托“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分析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建立规范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等方面的优势,探讨了依托"挑战杯"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8.
贾鹏  王伟 《科技新时代》2007,(11):77-86
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干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在忙着谈恋爱、无所事事地闲逛、门门功课不及格。在课堂学习之余,还有不少学生在从事科技创新和发明创作。 他们最近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为今年11月15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第十届“挑战杯”决赛做最后冲刺。这是一项竞争激烈的科技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创办18年来,已有近百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此项赛事。 我们在第十届“挑战杯”终审决赛前,采访了7支“挑战”团队,他们的发明创作令人耳目一新,从用途广泛的机械海龟到光电催化的空气净化器、从助残装置到太空集能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启动要求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而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生产力的重要主体,成为拉动社会就业及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有效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与标准,构建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初始指标,召开4轮专家咨询会征询全国多所高校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最终确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4个一级指标——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并逐级分解,确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旨在引导高校及相关决策机构科学评价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为改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系统提升大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成才的有效方法。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将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素质与大学生科技项目充分结合。以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涉及的五大主体为分析视角,对现有体制下科技创新创业"攀登计划"实施的成效及挑战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提出改善广东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攀登计划"的政策措施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在指导学生多项科技竞赛及创新创业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依托科技竞赛项目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具体包括培养学生学科科技竞赛热情、强化团队意识、提炼创新创业思想、拓展知识结构、加强能力训练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已成功举办了7届。大赛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体现出高校之间大学生TRIZ应用水平的差异。以第七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为例,重点分析赛事有关创新方法推广情况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突出问题。因此,基于资源整合的宏观视角,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将高校、企业、社会和政府共同纳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来,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融合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8)
大学生的数量与市场工作岗位呈现反比,导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因此,国家在不断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缓解市场中的就业压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府、高校、企业都为此做出了一定的努力。由于我国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其创新创业的能力是极其必要的。文章以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与研究为题,主要分析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措施,意在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此项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做法,坚持以"区别对待、分层指导、自建体系"为原则,构建了以"科技普及平台、技能竞赛平台、项目研究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四个平台为载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阶梯式培养模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开展科技创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制约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的主要因素是科技创业支持系统的问题。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持系统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提出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持系统建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愈来愈巨大。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迫切要求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研究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本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以及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杨雁 《内江科技》2012,(1):84+94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创新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十分必要,但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以安徽大学本科生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挑战杯"竞赛、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情况为例,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意愿,以及探讨影响其科研绩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尹作栋  孙皓  刘旭  刘炳山  李辉 《大众科技》2014,(6):211-212,216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一项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赛事。文章主要阐述对参加该赛事团队进行指导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并提出几点具体参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