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引入太极图描述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识学习"的新概念,并分析了目前限制通识学习的障碍主要在于专业主义和功利主义。着眼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文章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教师开放心灵;二是适度"空"去学生的专业束缚;三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识精神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以及开放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为要旨的通识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现实中,"专门化"的通识教育已将这种精神遮蔽。唯有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的处置、整体教学过程的改革中彰显通识精神,注重提高教师的通识底蕴,并以通识精神指导学生的发展评价,才是通识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对于教师教育专业来讲,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历史视野、认知风格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生成知识、自我更新、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个人的最高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走出"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等同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等同于泛泛的知识教育"的误区.开展通识教育,至少要考虑"学校、教师、社会和学生"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直接影响其教育效果;要认识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前后是交叉包容.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下的通识教育,做到"一个学会一个精通":学会学习,精通专业.学会学习是大学的共同文化教育,精通专业就是表现出的个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以"完整的人"为目标、以"生活世界"为本真之源,克服了现代大学教育专业化和片面化的弊端。然而,通识教育虽然在理念上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实践中却仍然陷入了"专门化"误区,遮蔽了通识精神的本真意涵。走出误区的一个可能选择是进行"系统化"创新模式改革:进行回归生活世界、倡导知行合一的通识课程设计,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学科性",促进学生利用课外经验与校园生活场景进行"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不断提倡通识教育的今天,高校新闻专业的通识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普遍存在着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认知不足、课程设置上"重术轻学"、对毕业生就业定位模糊等问题。提高新闻专业通识教育的水平不仅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还需要鼓励专家上基础课,改变教师对通识课程的态度,调整通识课程的考核机制,尤其需要改革教学模式,保障学生的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高职开展通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企业界与学生们的需要。文章以A大学与B学院为例,发现综合性大学与高职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出发点、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由此,作者提出了高职开展通识教育的策略: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通识课程内容;改革现有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桑雷  马蕾 《机械职业教育》2020,(4):44-46,54
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一不可。当前高职院校核心素养培育中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现象,集中表现在缺乏系统化的设计、存在严重的专业壁垒、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为此,高职院校需要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功能和定位,重塑通识教育目标,从"集成"到"嵌入";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从"拼盘"到"知识串";重整通识教育团队,从"合作"到"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许多高等学校中蓬勃开展的通识教育为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找到了专业教育之外的又一个坚实的落脚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承担的是学生"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承担的是学生"做事"的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密切配合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选课存在功利倾向等问题。解决教师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问题可从提高认识、调整课程结构、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多种方式解决师资队伍问题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通专结合"是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和优化的方向。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中,如何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受到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教育实际操作者的关注。文章首先廓清了美国通识教育近一个世纪来从通专并存到通专平衡,再到通专融合的演变进程。其次,分析了美国五所一流大学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的特征: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对通识教育价值理念进行再塑造;跨越学科、兼容并包,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再融合;文理并重、巩固基础,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再重整。最后,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给出美国通识教育的启示:以学生发展为基础,构建塑造核心价值观的通识教育价值理念体系;以学生学习为导向,构建激励学习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构建科学评估、协同优化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大学教育实践。但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施通识教育,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认为,可以通过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途径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通识教育是向学生进行一种普通的、全面的教育,即大学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非专业的知识,其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在注重专业教育的今天,大学实施通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然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着许多困境,本文从通识教育的内涵,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态度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因果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是终身学习化社会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面临的挑战包括:专业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功利意识较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管理滞后。相应的对策是:逐步转变专业教育的观念;制定激励政策与评价制度,引导优秀教师开展通识教育的积极性;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实行独立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山东大学将"机器人"通识教育课程与学生社团结合的探索与实践,文章提出机器人技术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将专业社团与通识教育结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师制专业社团新模式。并论述了导师制专业社团的意义及建设方案。与通识教育结合的导师制专业社团既能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又能在课余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作用,这种模式必将成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有力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关注人的培养,强调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首先要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加强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使文理通融,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通识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还能有效开展文化教育,贯通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们都把通识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极少有人关注前高校与后高校教育领域中的通识教育问题。通识教育应该不限于高校教育,如果把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基准的话,那么通识教育就必然向前和向后延伸。小学教师不大可能都有机会再入高校接受通识教育,于是通识教育的重任就落在教师自己的身上。小学教师自我实施通识教育需要摒弃功利和浮躁、确立恰当的内容框架,更重要的是需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诉求,需要我们树立通识教育理想,明晰通识教育目标,建立通识教育实务体系,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的现状审思与路径探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识教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策略。当下通识教育正处于教师烦教和学生厌学的困境。要走出困境理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提升通识教育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从态度、内容、方式三个方面了解到高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首先高职学生对通识教育概念较为陌生,对其理念基本认同,但担心通识教育的实施会影响其专业的学习和今后就业;其次学科背景在对通识教育内容选择上有一定影响,目前学习带有明显功利性;另外,高职学生期待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有别于目前的传统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实验教学改革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探讨了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我国高等实验教学发展的必要性,讨论了当前高等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识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的3种模式:①"协调发展、宽知识面"融会于专业教学计划之中;②"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学生专业实验技能训练之中;③"博学多能、广闻博览"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的实验学习之中,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