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川南中上扬子地区页岩气的调查分析。初步研究表明,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有利页岩气层主要发育在中寒武统高台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中志留统大路寨组,这些层位的黑色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以及Ro值等各项参数均符合形成页岩气藏的特征,是今后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地层。下志留统页岩更有利于研究区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更加适合作为中国南方页岩气战略先导区的重点目标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2.
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的方法一实验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调研北美页岩气成功开发经验入手,在储层背景地质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储层评价技术具体方法。页岩储层评价技术可包括三个方面:(1)页岩岩性岩样分析实验,包括地球化学分析、黏土矿物定量分析和孔隙度、渗透率分析等;(2)页岩储层含气性分析实验,包括解析气与吸附气含量分析;(3)页岩测井评价,包括常规测井系列和特殊测井系列:其中页岩岩性岩样分析实验和页岩含气性分析实验是页岩储层评价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一个盲区。  相似文献   

3.
扫描电镜图像可以用来定性分析泥页岩孔隙类型和形状特征,将图像分析软件与扫描电镜图像结合能在一定程度定量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特征,运用JMicroVision软件处理了川南地区龙马溪组焦页X井的500多张扫描电镜图像,获得了孔隙大小和面积、有机质与基质面积,计算得到面孔率。有机孔孔径主要分布在2 nm~50 nm之间,有机孔面孔率均值为11.6%,无机孔面孔率均值为4.4%,有机孔个数比无机孔个数高出一个数量级,都说明了有机孔是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其中介孔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4.
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近年来,随着页岩气的开发,大规模水力压裂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对于大量压裂液注入后引起的低返排率机理及其对产能影响的认识仍然不清楚。针对该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和整理,简要分析了页岩储层中返排率低的原因及页岩气产能的控制因素,概述了压裂液在页岩储层中的滞留与吸收机理研究现状。结论认为:页岩储层对压裂液的滞留与吸收是造成页岩气返排率低的主要原因,建立压裂液在页岩储层中滞留与吸收模型、探索低返排率对气体产出的影响对提高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和页岩气井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深入研究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类型是认识页岩气储层的基础。本文以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通过场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对页岩储层孔隙类型及结构进行分析,认为TOC是牛蹄塘组页岩中比表面积及其纳米级孔隙体积的主要内在控制因素,页岩储层中粘土矿物和脆性矿物还是其它孔径尺度的孔隙体积的重要贡献者,尤其是脆性  相似文献   

6.
湘西北地区龙马溪组厚度具有自东向西增加的特点,岩性以富含炭质、硅质的页岩为特征,成层薄,水平纹层发育,富含笔石化石,颜色呈黑色、褐黑色,常见黄铁矿结核,为水体相对较深、水流不畅、缺氧的还原条件下的闭塞陆棚沉积。具有有机炭含量高、有机质成熟度有利于油气的生成、黑色页岩埋深适中的特点,是湘西北地区页岩气勘探的目的层位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贵州牛蹄塘组页岩气有利区块进行优选,依据贵州牛蹄塘组10个不同地区页岩气井或剖面的页岩储层的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成熟度(RO),脆性矿物、黏土矿物、孔隙率、渗透率6个特征参数。采用SPSS21.0软件对页岩气区块进行因子分析,通过降维的方法,提取出二个相互独立的影响因子,分别为生烃因子和储集因子。根据主成分加权得分得出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通过分值得出德江、松桃等地区页岩气富集条件较好,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该方法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讲述了对页岩气的基本认识,并对其存在特点、应用价值进行了概述。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在页岩气领域的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地震勘探技术在页岩气勘探时应着重解决的几个方面,即寻找页岩区构造,页岩层储层标定,页岩的厚度和埋深,并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页岩气敏感属性进行优选、分析和提取,最终实现对页岩气"甜点"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采自四川盆地南部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以及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暗色泥页岩的样品进行显微组分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量以及岩石快速热解分析,研究不同烃源岩以及各分析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各分析方法实验数据的相关性,描述煤层气和页岩气成藏烃源岩条件中显微组分成分分析、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测量和岩石热解对烃源岩有机质和热成熟度研究的影响。通过这项研究,希望为该地区煤层气和页岩气烃源岩评价提供一些方法或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内外页岩气大量资料和测试数据,对影响页岩储层页岩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构造作用,矿物组成,岩石力学性质,沉积、成岩作用,产气压裂作用,其中矿物组成是影响裂缝发育的基础因素,构造作用是控制裂缝发育的关键因素。初步探讨了页岩裂缝发育程度与产能之间关系,页岩裂缝对页岩气储集和产出均密切相关,可以为页岩气的游离富集提供储渗空间,增加页岩气游离态页岩气的含量,也有助于吸附态页岩气的解析,并成为页岩气运移、开采的通道。但若页岩裂缝发育规模过大并与大型断裂连通,对于页岩气的保存条件极为不利,会导致页岩气的散失。本文旨在分析影响页岩裂缝发育的因素及页岩裂缝对页岩气开发和产出的影响,为页岩气资源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郭淑霞  关红梅 《内江科技》2010,31(8):110-110
鄂西渝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复杂,有效储层识别难度较大:本文从分析不同类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入手,对该区的流体性质识别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测井识别储层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岩心、测试或试气资料,对储层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岩心分析为基础,建立了欧利坨子地区粗面岩储层裂缝的测井识别和计算方法,在单井裂缝参数计算基础上,结合岩相及构造影响因素,预测裂缝的平面分布特征,确定裂缝与优质储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扬子页岩气勘探领域广阔,资源丰富,纵向上主要集中在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下寒武牛蹄塘组三套层系。鄂西渝东石柱建南地区是下侏罗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勘探的有利区;鄂西渝东石柱盐井地区、湘鄂西Ⅱ区块、江汉平原枝江—当阳区块是上奥陶统五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勘探的有利区;湘鄂西Ⅰ区块、桑植—石门区块是下寒武牛蹄塘组深层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4.
徐欢  陈一鸣  魏秀丽 《内江科技》2013,34(4):163+165
本文对北美页岩气储层岩石学分析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与常规储层相比,页岩储层更复杂,常规方法难以进行精细研究;北美研究机构多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对页岩矿物组分、含量及其中的泥质和脆性矿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气,储存在页岩中以游离态和吸附态存在的天然气,准确预测页岩气层的含气量显得非常重要,测井资料解释是页岩气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菲  王保全 《内江科技》2011,32(2):137+129-137,129
页岩气藏为自生自储型气藏,它的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备件相互影响,息息相关,热成熟度和有机碳含量控制页岩的生气能力.而有机碳含量还影响页岩的储集性,是增加页岩孔隙空间的重要因素;页岩气藏储层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裂缝的存在会提高储层的渗透率,矿物成分影响其储集性能,其中粘土矿物有利于增加微孔隙.并且增加岩石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而石英和白云石脆性较大,则有利于增加储层中的裂缝,并且对水力压裂造缝有利;页岩气藏对保存条件的要求较低。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石化近日宣布,其投入开发的涪陵页岩气田首批储量,已经国土资源部评审认定,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此举标志着这一社会关注的国内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正式诞生,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大幕亦就此拉开。据了解,此次评审的是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焦页1-焦页3井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的探明地质储量,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在认定其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067.5  相似文献   

18.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经济快捷地评价页岩储层孔隙特征,采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FESEM)与图像分析软件(JMicroVision和Avizo)相结合的页岩储层孔隙分析方法。首先,利用FESEM技术得到川东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图像并进行定性观察,将页岩孔隙分为有机质孔隙、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4种孔隙类型;然后,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提取孔隙直径、面积等定量信息,综合统计得出:页岩孔隙全孔径分布区间为5 nm~360 nm,其中有机质孔径主要分布于5 nm~100 nm之间,峰值在5 nm~40 nm之间;无机质孔包括粒内孔和粒间孔,孔径峰值在10 nm~70 nm之间,且无机孔数量很少;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平均面孔率达到18%,表明该地区有机质中有机孔极其发育,有机质成熟度高,孔隙吸附能力强。  相似文献   

19.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物性分析等资料,对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用定量指标划分了该区成岩相类型,建立了其与测井响应的特征关系。研究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该区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成岩相类型可划分为中压实中溶解相、中压实弱溶解相、强压实中溶解相、强压实弱溶解相、中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强胶结相和极强压实相7种成岩相带。相对优质储集层主要集中在中压实中溶解相和中压实弱溶解相,优质成岩相带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主要集中在曲流河河道砂体中,在平面上呈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页岩气储层的特征,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常用页岩气资源潜力定量计算方法,结合中国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现状,建议根据区块页岩资料掌握情况,综合利用类比法和容积法估算资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