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到年末。今年的职场薪情如何,薪水看涨的行业有哪些,谁是真正的职场黑马?记者走访了业内的知名机构和专家,为读者解开2006年职场薪情的神秘面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职场上有这样一群人,国外留学的背景让他们的履历看上去精彩而丰富。跨文化学习的经历,让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也多少带了点与国际接轨的意思。他们英文流利,和老外谈判时讨价还价绝不含糊。公司里的一部分高管职位,正是被这样一批人占据着。然而,是否每一个留学归来的人,都能够在职场上完成自己的华丽转身,或是段位提升。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在本栏目中陆续为您带来几位留学白领的故事,分享他们的职场感悟。  相似文献   

3.
职场新鲜人     
又是一年毕业时,一批怀揣梦想的学子结束了学生时代,同时也开始了崭新的职场生涯。他们是最成熟的学生,也是最年轻的职场新鲜人!  相似文献   

4.
2007的职场尤其热闹,不甘寂寞的职场人再次充当了流行元素最积极的拥趸。他们追逐时装,追逐概念生活,也追逐职场新兴生活方式。多变的环境造就了形形色色的职场一角,虽然身处朝九晚五的紧张气氛、竞争激烈的无形硝烟战火之中,但天性乐观热爱生活的职场人依旧能让沉闷的格子间充溢着新兴流行词汇和时尚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最近,韩剧《未生》中的写实“职场生活”引发了大家的强烈热议,更让“职场菜鸟”的形象再次深入人心。其实在许多韩剧中也同样存在着各种职业的“菜鸟”们,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的苦辣酸甜吧!  相似文献   

6.
阿郎.走走和简单,是我们这个城市中的双面人。平时.他们出入高档办公楼.名片上写着职场白领的身份,私下里.他们奋笔疾书,写着这样或那样的文字。与网络写手不同.他们还将文字结集成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作为职场的另一种收获。[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自然界是如此,职场也是如此。不管是媒体报刊.还是机关企业。人们总能昕到看到“红眼病”害人的案例。当然.被“红眼病”算计得手的只是少数个别现象.职场成功者们高歌猛进、笑傲江湖仍是时代的主流。那么,他们是如何避免遭受“红眼病”的攻击,在遭到攻击时又是如何自保的呢?通过对一些职场成功者的采访研究.发现他们善于交际.有一套规避“红眼病”攻击的高招.值得人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心 《当代职校生》2011,(12):18-21
在职场中,有一种人被称为老实人,因为“老实”,他们在工作中有的做得风生水起,有的却不太如意。老实人总吃亏,似乎成了一个职场共识,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在说:职场需要老实人。老实人在职场到底吃香不?做一个职场老实人到底好不好?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相似文献   

9.
崔钟勋 就算不是职场人,但FTIsland也是6年多的“社会人”了。对于他们来说,Band就是:5个人组成的小社会。当他们都还小的目寸候,完全青春、做气正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职场新鲜人     
又是一年毕业时,一批怀揣梦想的学子结束了学生时代.同时也开始了崭新的职场生涯。他们是最成熟的学生.也是最年轻的职场新鲜人!  相似文献   

11.
新一年,整装待发的职场人士们最眼馋的目标是什么?他们的2005,是否将与往年极大不同?透过职场万花筒,精彩缤纷乍现。  相似文献   

12.
职场人士愿意花更多的钱购置服饰化妆品,但接受职业形象培训尚不是他们的首选;职场人士对自己的职业形象更加自信,但仍缺乏专业指导;与美容化妆相比,职场人士更关注服饰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是90后大学毕业生入职元年,媒体和职场都在说90后那些事儿。在职来职往的职场江湖中,不管外界如何评说,90后新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他们的社会适应、职场融入、成长发展等,都直接取决于他们如何引爆职场正能量、唱响职场"好声音"。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职场困惑盘点是《职业》杂志联手知名职业咨询机构做的重头戏。2007年度的职场困惑盘点在以往高出镜率、高密度率等指标上,进一步加上了“新兴困惑”这个关键词。新兴职场困惑的出现,也是千变万化的职场的一盏盏指向灯,我们可以从这一盏盏灯里,看出职场人士的成长与变化,也为新一年的职场奋战做好各项准备。  相似文献   

15.
刘英惠 《职业技术》2006,(21):29-29
在职场里,有人奉行不是英雄就是狗熊的原则,这样的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为什么有的人“英雄情结”非常突出?这种情结又对他们有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各界人士,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旨在破解这一难题。但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日渐复杂,大学毕业生的职场伦理知识成为破解这一命题的新切入点。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场伦理品质已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职场伦理教育研究也随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文章主张对大学生进行职场伦理常识教育,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职场伦理品质和职场伦理行为,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导向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积极改变,从而提高他们的职场伦理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杨威 《职业技术》2004,(11):16-17
每个人部是有良知的,只不过是在职场上干缺德事的人良知淡漠了,而发展到违法乱纪程度的职场犯罪者良知则完全丧失了。但是,当他们东窗事发、翻身落马.走到“地狱门前”的时候,却往往良心发现,叹息自己“对不起社会、对不起人民、更对不起自己的生身父母和妻子儿女”,真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啊!但是哀也好,善也好,为时已晚,对他们自己来说已无可挽回。他们的忏悔只能当作反面教材,警示他人了。这里我们就解剖一个典理案例,以期让读者从他良心发现的悲鸣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职场中打拼多年,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新手,到部门负责人,肯定心得颇多。最主要的是,要善于运用解除职场困惑的“加减乘除”法,工作中总能够游刃有余。加法:加强与新人的沟通与融合。管理心理学有一句话说得好:“职场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榜样。”职场中不断注入新生力量,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因此,作为先行进入公司的员工,要积极与新人进行沟通,防止“破窗效应”的发生。同时,要谦虚谨慎,不要因为自己进入公司较早而产生骄傲情绪。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要主动学习新人身上的优点,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友好相处。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有新的学生走入大学生活,每年也有新的学生走入职场,他们富有朝气,但没有职场经验。对于刚进入公司的新人来说,考察其是否适合公司的,并不仅仅是能力,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态度。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他们有时候会眼高手低,挑三拣四,时常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做一些和工作无关的事  相似文献   

20.
对于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正是他们的心态写照。可是在不经意间,职场中一本又一本难念的经却让他们的激情很快退去,一种对工作渐感倦怠的消极情绪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那么职场新人该如何跳出倦怠厌职的泥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