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歌唱活动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动,还是人的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综合处理的复杂心理活动,所以声乐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研究。在声乐教学中侧重学生演唱技能的培养,必须通过准确、协调的动作训练来达到训练声音的目的。声乐演唱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必须让学生达到下意识的状态,才能在实际演唱中游刃有余。声乐教学的“乐器”是声带和与其相关的发声器官。基于这些特点,声乐教学中可采取心理调节法、直观对比法、启发想象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法等方法,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成果的巩固,重视信息的反馈。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方法对于演唱者们的表演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音乐教师要重视声乐训练中的呼吸方法教学探究,让学生们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歌唱呼吸法,从而能够在演唱过程中保持自身气息的平稳,继而达到最优的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3.
常艳 《文教资料》2009,(21):116-117
艺术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声情并茂是人们对声乐艺术表演的良好评价.音乐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演唱中做到声情并茂,就必须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熟悉音乐作品和分析音乐作品,把握作品的主题、情感和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和肌体上的僵硬,重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用,用真情实感来演唱.  相似文献   

4.
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和培养,而容易忽视歌唱心理对教学与演唱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文章着重探讨了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歌唱心理培养和训练,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声乐论著早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说法.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时,都在心里有意或无意对演唱技法和歌唱情感进行控制.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对学生进行声乐心理训练,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调整的方法,以保证演唱水平的发挥,对提高教学质量及声乐教学的科学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部出色的声乐乐谱不仅需要其详尽的内容,更需要声乐演唱者的情感演绎.只有声乐演唱者将其自身的心理成分掺杂进去,才会在乐谱当中体现出人类情感的细微变化和色彩差异.  相似文献   

6.
声乐艺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师、学生及一切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在演唱与教学实践中作用的一门新科学。其任务是揭示声乐教学活动中歌唱者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科学规律,从理论上探讨歌唱者在演唱与教学实践中发挥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意义,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对歌唱者进行心理训练,为歌唱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打下理论基础,从而深刻认识声乐演唱与教学歌唱发声的内在心理规律,促进声乐教学水平和歌唱者演唱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在研究声音、方法、技能传授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歌唱综合能力的培养,即正确的思维能力、准确的鉴赏能力、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歌唱教学过程及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练,从而使自己的演唱达到高潮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声乐训练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艺术。声乐教学除了要注重对学生歌唱的技巧训练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成功的声乐演唱不只是单纯的生理活动,而且是在人的心理支配和控制下的艺术二度创作(作曲、和声、配器、织体、歌词等为一度创作),是使音乐作品外化和社会化,把词曲作家与欣赏者主体的心灵韵律连结起  相似文献   

9.
歌唱心理是声乐演唱和教学的关键因素,没有健全的歌唱心理,就不能完美地进行声乐演唱.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发声技巧的训练同等重要,声乐教师应遵循科学的心理方法展开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学是知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然而在目前的声乐学习中,学习者往往只重视声乐演唱技巧的能力训练,而忽视了心理素质在声乐演唱中起到的作用。歌唱心理素质是指歌唱者将自身所具有的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到声乐学习和声乐演唱中去,使演唱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特有心理素质。本文基于歌唱心理素质的差异性成因,探讨如何运用心理素质来优化声乐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不仅需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声乐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歌唱心理.综合以上几点,在平时的训练中,指导和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歌唱心理,克服声乐表演中的心理障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郑利 《中国教师》2013,(Z2):92-92
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从而容易忽略歌唱心理对教学和演唱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歌唱时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声乐的训练和学习,对教师教学成果的优劣,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一、声乐教与学最新选择方向心理学是一门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心理学的选择原则是"合理性"和"功效性"。自古代时期就有了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因此,我认为,心理学对于声乐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在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3.
贺星 《教育与职业》2007,(9):181-182
声乐教学中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但学生对高音的恐惧、对技巧的盲目追求和对演唱的陌生感,均为心理状态不协调,缺乏心理素质的培养所致.因此,掌握声乐教学中的心理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心理与生理协调作用,融声乐技能技巧为一体,才能不断地提高声乐教学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音乐高效课堂的建设,人文性、审美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实施中越来越受重视,而基础性的发声练习则有所忽略,这不利于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的审美感,而在日常声乐教学中,教师通过众多的练声曲训练,能使学生在声乐演唱中快速掌握聆听与演唱、知识与技能、创编与活动的表现方式,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和悉心研究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跨界唱法"在近年来颇受高校重视,成为学校教学研究的重点。这种唱法将通俗、美声、民族等截然不同的唱法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大气的、自然的新风格,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艺术享受,本文从跨界演唱意涵、跨界演唱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学习跨界演唱需要的生理基础、跨界演唱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对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演唱法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学生演唱水平,推动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如何演唱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声音审美观念,这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前提。本文主张在声乐教学中提倡合理协调地运用发声的生理条件,发掘演唱者自然流畅的声音。与此同时,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矫枉过正”的现象,单方面“塑造”演唱技巧的方式以及在声乐技巧训练中存在的片面性问题加以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希望通过“平衡式教学”来达到拓展音质审美鉴赏力,完善演唱技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气息训练是声乐演唱的基础,任何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唱者都必须掌握科学的气息训练方法,才能在演唱实践中游刃有余的进行二度艺术创作,提升演唱的效果。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气息训练提出几点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以期能够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夯实学生的演唱基础,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演唱理念和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歌唱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它受每个人心理因素中情绪、个性(性格)、意识、气质等各方面的影响。本文就心理作用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声乐教师在进行演唱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们熟练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之外,还应充分运用审美心理学知识以提高他们在演唱时的情感表达能力。声乐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状态,重点加强心理活动训练,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开展声乐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本文简单阐述了审美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指出将其应用于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且详细地探讨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声乐教师们的演唱教学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声乐演唱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演唱及整个声乐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加强对歌唱进行心理训练,为歌唱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打下理论基础,从而深刻认识声乐演唱与教学歌唱发声的内在心理规律,促进声乐教学水平和歌唱者演唱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