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概括了高山滑雪研究的方法与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高山滑雪科研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与局限,为我国高山滑雪事业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黑龙江省若干高山滑雪训练队进行调研,从高山滑雪队的滑雪后备才人来源与输送、教练员队伍现状、后备滑雪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及高山滑雪运动的资金投入等问题入手,提出加政府对高山滑雪运动项目的投资大力,重视对高山滑雪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完善高山滑雪后备人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全面提高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高山滑雪运动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量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将获得的结果与国外高山滑雪运动员以及国内其他普通高山滑雪运动员进行比较。同时将获得的结果与其他体能主导类项目如短道速滑、短跑、跨栏等项目进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07,(Z1)
滑雪是运动员把滑雪板装在靴底上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竞赛运动。滑雪板用木材、金属材料和塑料混合制成。滑雪竞赛主要有两种:北欧滑雪和高山滑雪。高山滑雪由滑降、小回转和大回转(障碍滑雪)组成。高山滑雪混合项目,由上述三个项目组成。北欧滑雪(比赛)包括个人越野滑雪赛和男子接力赛和女子接力赛。此外还有跳台滑雪赛。以及北欧混合项目比赛,包括越野赛和跳台赛。SK(I滑雪)是一个挪威词,意思是雪鞋。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发稿时,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已经进入倒计时,一场冰雪之上的“激情对决”即将展开。北京冬奥会的冰雪项目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其中,冰上项目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和冰球5个分项;雪上项目包括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北欧两项、无舵雪橇、有舵雪橇、钢架雪车10个分项。冬奥会最大的特色和背景无疑就在于冰雪,冰雪来自哪里?制冰造雪有哪些秘密?“绿色冰雪”是怎么回事?中国将向世界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山滑雪是一项既需要勇气又需要技术的极限运动,我国的高山滑雪就是指运动员在高山上根据不同的坡度向下滑同时做出相应难度的动作,如果没能保证下滑的力量和速度的均匀,无法保证身体的平衡,很容易出现危险,也就是说这样的运动危险系数也是相对较高的。所以说,核心力量的训练对高山滑雪项目是十分重要的,保证核心力量训练的质量也是为运动员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7.
关朝晖  魏勇 《情报科学》2012,(9):1381-1384
以冬季奥运会系列项目—短道速滑为例,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收录的有关短道速滑项目方面的文章共344篇为研究对象,分析短道速滑项目科研选题现状,探索短道速滑科研工作的特征以及科研领域里的现实问题。旨在引导短道速滑科研朝着更加实用化、全面化、深入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高山滑雪运动中,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通过对哈尔滨市冬季项目训练中心高山滑雪专修学生的调查,找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建议采取一系列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把运动损伤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
《科教文汇》2005,(1):70-70
到东北去滑天然雪亚布力滑雪场由具有国际标准的高山竞技滑雪区和旅游滑雪区两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255平方公里。在大锅盔(海拔1374米)、二锅盔(海拔1262米)和二锅盔与三锅盔之间的海拔988米高地处修建了具有国际标准的高山竞技滑雪场.有9条高山滑雪道,7条越野滑雪道.6条滑雪缆车和花样跳台.90米级高山跳台.冬季两项靶场及室内体育馆、运动员村等设施。  相似文献   

10.
滑雪课正在北方的各高校逐渐开展起来,但是由于天气寒冷、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原因使学生降低了学习的兴趣,降低了滑雪课的学习效率,本文对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课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其结果提出培养学生学习高山滑雪课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的高山滑雪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学术论文评价中不同学科间存在的差异一直是困扰科研机构进行论文质量评价的一个问题。因此,针对不同学科间的学术期刊建立一种兼顾科学性与实操性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们以中科院SCI分区为基础,通过最高系数、基准系数调整计算P值,减小因学科分布不均导致的评价差异,建立了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纠正不同学科期刊间影响因子的差异,从而为科学公平地评价不同期刊、反映科研成果的价值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新明  丁敬达 《现代情报》2018,38(8):172-177
[目的/意义]研究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有助于发现科研合作中存在的合作关系以及评价不同合作模式的科研绩效,为进一步的科研合作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过程]从作者属性和科研众包的视角对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结果/结论]基于作者的机构、地域、年龄、性别、职称、研究方向等属性和科研众包对科研论文的著者合作模式的研究进行归纳和论述,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著者合作模式综合视角下的科研绩效评价;作者贡献声明视角下的著者合作模式及合作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水平科研论文是体现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为科学把握广东在国内的科技竞争力地位,利用Access、CiteSpace等工具和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从论文产出、卓越论文、国际合作论文和学科优势等维度对2010—2019年广东SCI论文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广东SCI论文数量全国排名第四、增幅居全国首位,论文被引用强度明显提升;但广东在SCI论文数量和质量,以及基础研究产出和学科建设方面,与北京、上海等地存在一定差距,发展仍较为滞后。广东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引入和培育优秀科技人员、再创学科新优势和打造高水平科技期刊等学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SCI被引次数作为论文质量的评价指标,从合作方式、合作方、合作学科三个角度,采用期望、频率比和相关性方法分析了科研合作对论文质量的影响。总体来看,华东理工大学的国际合作论文质量要远高于国内合作和无合作论文,而国内合作论文略微优于无合作论文,但不同学院的情况有所不同。合作国家或合作机构影响着合作论文的质量,科研实力强的合作伙伴确实能提高合作论文的质量,但是与合作方的整体科研实力并不成正比。交叉学科间的合作对中低质量的论文产出有积极影响,但对高质量论文的产出影响却因学科而不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近年来高校科技论文的引证情况,及其和世界高校、国内科研院所的差距;进而分析了高校科技论文引用率差强人意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高校科技论文引证情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实验中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在线发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发布科学实验所获得但论文未能涵盖的信息的可能性与具体措施。【方法】 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并借助数字化出版技术的应用,以期解决问题。【结果】 在数字化出版模式下,可以有效解决科技论文未涵盖的科学实验信息的发布问题。方案如下:(1)利用科技期刊网站发布科学实验的原始数据、视频及音频信息;(2)将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发布作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职能之一;(3)创新数字化论文的形态,扩充其信息容纳量和种类;(4)探索科技论文的可视化发表和科技期刊的可视化出版模式,增强对科学实验所获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效率。【结论】得益于数字化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普及,已能实现对科技论文未涵盖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17.
贾亚敏  刘娅  赵志远 《现代情报》2015,35(8):100-107
专利情报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是国家在科技和经济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1995-2014年间WoS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专利情报的论文从其发表数量的年代分布、国家分布、被引情况、学科领域分布、研究热点这几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借助Excel 2013和CiteSpace Ⅲ绘制了知识图谱。其研究结果反映了1995-2014年专利情报领域的总体研究现状,研究前沿及其研究热点的变化——由基础理论研究到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的研究。希望能为我国未来专利情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一线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论文看科研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999-2004年间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在七种科学学类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并与七种期刊发表文章的整体情况进行比较,用数据量化反映高校一线科研管理队伍的现状,指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科研管理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对科研管理专业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科研成果迅速增加。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的论文数量大幅度增加,能否通过论文对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绩效进行界定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拟根据论文作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发表论文的科研工作者的绩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复杂网络模型,对网络中的度、介数、聚集系数、H指数方面的网络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在得到科研业绩的量化分数基础上,利用多属性决策分析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此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主观评价因素对于绩效考核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清华大学"十二五"期间发表的CSSCI论文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