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不同产地海参中总锗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灰化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以CTMAB为增溶剂,明胶为稳定剂,苯芴酮为显色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显色,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参中锗的含量.该体系在50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回归方程为A=1.092 5 C+0.168 15,线性范围为0.072~0.504μg/mL,r=0.997 8,方法的回收率为98.54%~99.30%,RSD为1.9%.本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度高,可用于海参中锗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在氯乙酸存在下,Ge—DDMBA—PF形成红色配合物测定锗的方法。配合物的组成为Ge:PF=1:2,最大吸收λ=530nm,摩尔吸光系数ε=1.45×10~51·mol~(-1)·cm~(-1);锗含量在0~5ug/25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操作简单,显色快且稳定,用于铅锌矿渣中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海南野生灵芝和种植灵芝中锗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种方法分别对海南野生和种植两类灵芝样品进行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了灵芝样品中的锗(Ge)含量,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种植灵芝中的锗含量(2554.2mg/kg)高于野生灵芝.  相似文献   

4.
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锗和钨能与水扬基光酮(SAF)形成灵敏度很高的三元配合物,二者的0—4阶导数光谱均严重干扰,本文应用组合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锗和钨的含量,能有效的消除相互干扰,测定的灵敏度高干单波长光度分析法。  相似文献   

5.
硅锗合金是一种无限互溶的固溶体,它可以通过精确改变组分的含量来获得.国内外对硅锗材料在微光电子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对其热学性质的研究还很少.文章通过介绍了组分、载流子的浓度以及声子对硅锗合金热导率的影响,突出了温度和比热容对硅锗合金热导率的影响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灵芝液体培养富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种食用菌和药用菌富锗能力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灵芝的富锗能力最强。通过对在不同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锗对灵芝富锗量、菌丝干重、菌丝体SOD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培养基中添加2000mg/L的GeO2,灵芝菌丝干重、SOD、蛋白质含量、菌丝含锗量可分别达到31.6g/L,175.6μ/g,225mg/g,7951μ/g。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泥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并对陕西勉县泥炭中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简便可行 ,并证明陕西勉县山区的泥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变色酸-磷酸-H2O2显色体系测定食用酒精中的甲醛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出此法的测定波长为575 nm,在沸水浴中,显色时间为30 min时,能收到最好的显色效果.测定、统计、回归,得到甲醛的标准曲线:y=0.642x-0.003 5.进行了大量的干扰试验,研究表明:除当苯酚含量大于等于甲醛浓度20倍的时候,对测定有干扰,其余测定的物质均无干扰。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2ug/ml.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用于食用酒精中甲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临沧褐煤富集氧化焙烧转化成含锗褐煤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氧化焙烧法将富集临沧含锗褐煤转化成褐煤灰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氧化焙烧的温度、时间、褐煤进料方式和电阻炉升温速率,是影响褐煤灰中锗保留率的因素.富集临沧含锗褐煤氧化焙烧转化成褐煤灰的适宜条件是:先将平铺均匀的富集含锗褐煤置入电阻炉,然后以30℃/min的速率程序升温至600℃,保温氧化焙烧2.5h,所得褐煤灰中锗的保留率大于97%.  相似文献   

10.
对二极管电流方程中m值的测定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值随正向电压变化而变化.对于锗二极管,m存在一个最小值;对于硅二极管,m值随正向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38%,回收率为96.6%~104.0%.其分析结果为: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即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对茶寄生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分析.茶多酚是混合物,由于各种茶多酚结构相似,较难分离.没食子酸(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种茶多酚是茶叶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同时测定了EC、EGC、EGCG、ECG 4种茶多酚,4种茶多酚在15 min内达到有效分离,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0.0360%,回收率为95.2%~104.2%.实验结果表明,茶寄生样品中只含有茶多酚中的EGC,其中云南粗茎茶寄生样品中的EGC含量略高于云南细茎茶寄生样品中EGC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工艺对茶多酚提取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分析了目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四种工艺的主要特点和不足,并比较了工艺条件对茶多酚的提取效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率较好,茶多酚含量较高是金属离子盐沉淀和树脂吸附茶多酚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波提取茶叶中的槲皮素,优化了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固液比,并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茶叶中槲皮素的质量分数,色谱条件为V(乙腈)∶V(0.2%磷酸溶液)=30∶7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测定结果表明:普洱熟茶中槲皮素质量分数最高,为0.143 8 mg/g,普洱生茶次之,两种绿茶的质量分数最低,方法精密度在2.5%~4.7%之间.  相似文献   

15.
咖啡因是一种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文章用索氏抽提法从南岳云雾茶中提取咖啡因,对提取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以95%乙醇作溶剂,用电热套加热,煮沸时间1h,该条件下从5g南岳云雾干茶叶中提取到136mg左右咖啡因,含量约为2.7%.  相似文献   

16.
以红枣、苦荞茶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集营养、保健为一体的复合型茶饮料,提高苦荞茶的利用率,丰富茶饮料产品类型。以红枣汁、苦荞茶汁、绵白糖、柠檬酸的添加量作为影响饮料感官特性的四大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红枣汁30mL、苦荞茶汁70mL、绵白糖7g、柠檬酸0.15g、β-环状糊精0.5g时,复合饮料色泽风味最佳,组织状态均匀无沉淀,透明度高,稳定性好,具有成熟红枣和苦荞茶特有的香气和风味。产品的总糖含量≥9%,总酸(以柠檬酸计)为0.02%-0.10%,无异味.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7.
以15个不同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叶位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间氟含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参试品种中水浸出氟含量以霞浦元宵茶最高,全氟含量以丹桂最高;而茶树品种间和叶位间氟浸出率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氟总浸出率最高的品种是龙井43(达到97.2%),丹桂最低(仅为58.9%)。茶树同一轮新梢不同叶位因茶叶老嫩程度而异,即叶龄越老,含氟量越高。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是指整个茶事活动发展过程中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广义茶文化中的"精神财富"部分。审美意蕴就是审美对象里面所包含的理性内涵。茶文化的审美意蕴是茶德精神的审美性内容和形象性表达。雅包括了正规、标准、规范及正直之意,是我们对美好、高尚而不粗俗的一种愿望和精神追求。中国茶是天然、健康的饮品,但最能表达它的显著特色是其具有超乎一切之上的人间情味和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19.
孙秋香  肖婷 《培训与研究》2009,26(8):47-49,57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主要目的是测定茶叶在不同条件下荼多酚的含量,然后相互比较。例如:茶汤放置时间,泡茶次数及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希望自己每日饮用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多一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茶水中获得茶多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0.
褐煤中共伴生元素锗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褐煤共伴生元素锗采用在高温和弱还原气氛下易以低价锗氧化物和硫化物形式挥发出来,凝聚在带出物烟尘和飞灰表面上,通过收集烟尘等并对其处理可实现富集。相对于燃烧灰化法,采用低温灰化法效果更好,此方法能将有机物燃尽,简化了流程,避免了锗的损失。对于品位较低的含锗的烟尘用火法富集工艺进行富集,火法富集工艺相当于二次富集,它可使低品位含锗煤烟尘通过再次火法富集得到高品位含锗烟尘,从而实现了对褐煤共伴生稀有元素的提取,回收率为含量的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