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适应网络、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山东省人事厅于2006年研发了山东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就业信息网,基本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网络信息化,这给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一、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新变化此前,山东省使用的是从江西省教育厅毕分办引进的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现在使用的山东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就业信息网与之相比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毕业生生源信息校…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地矿行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适应形势,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存在的问题,走出一条适合我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路子,是我部各级毕业生分配部门面临的任务。地矿部九四年毕业生分配派遣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将我部毕业生分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大中专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转轨也势在必行。那么,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经济特区毕业生分配工作,应当怎样围绕市场经济主旋律而展开呢?本文试图从海南省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毕业生分配工作现状、市场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分配工作的要求、毕业生分配就业管理制度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上海市部分高校在毕业生中实行德智体综合测评,推动了毕业生分配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这一经验和做法很快在全市大多数高校推广开来,而且从一年级就开始实施。实践证明,对大学生实行德智体综合测评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专学校毕业生普遍遇到了就业难的问题。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稳定毕业生的思想情绪,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保证中专教育的健康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对于学校来讲,指导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问题是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一、中专毕业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中专毕业生首先要转变“等待国家分配”的观念。一些同学认为自己是按国家计划招生的,国家给予分配是天经地义的,自己去求职谋业脸上无光,因此坐在家里等分配。这些同学的认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面对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每…  相似文献   

6.
高师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 长期以来,我国高师毕业生采取的是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新中国建立以来,高师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沿革经历了三个时期。 1、建国后至“文革”前 建国初期,国家百业待兴,教师和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当时全国毕业生人数每年仅几万人。因此,国家不但制定分配政策,而且全国统一编制毕业生分配计划,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师范类毕业生不但被圈定在教育系统任教,而且每年还抽调一定数量的文史、理科及其他科系的毕业生到学校任教。这种高度统一的计划分配体制,对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1954年政务院文件就指出:“过去,在制订师范、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管理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依赖于计算机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网络管理是适合当今信息社会的需要。近几年,因为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仍采用传统的办公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毕业生信息的管理,对大容量数据采用文书管理和人工操作已越来越不现实,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需要。采用计算机对毕业生就业信息进行网络管理,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优越性、高效性和时代性。一、系统的构成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由本地信息系统与I…  相似文献   

8.
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建立的基础,首先在于国家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其次在于供求状况,即毕业生的数量、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三还在于学生学习时在经济方面对国家的依赖程度。几年来关于毕业生计划分配、双向选择与自谋职业问题的讨论与争论,反反复复一直没有停止过,就是因为建立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不断发展变化,而人们对这种发展变化的认识、理解存在着差异,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下面我们就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计划分配计划分配,是国家主管部门集中综合全国毕业生资源情况,根据当时国民经济建设总要求和各部门、各地区的需要,自上而下下达分配和调配计划。培养单位按照调配计划进行人员搭配,报地方主管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给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带来了较大变化。有效地进行毕业生思想教育,必须分析毕业生思想变化和当前毕业生思想教育面临的种种矛盾,努力改进教育内容、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职业。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应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师范专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之紧密相连的毕业生分配是师范专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建立一个正确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师范专科毕业生分配制度,这关系到师专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初中师资培养质量和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摆在政府教育部门和师范专科学校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一、传统的师范毕业生分配制度及其现状我国师范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实行的是国家计划办学体制,与之相伴的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则实行以“统”和“包”为特征的计划分配制度和政府直接管理体制。这种分配就业制度和管理体制是建国后伴随着高度集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高校的毕业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国家统包统分变为了毕业生的自主择业。面对新的形势,俄罗斯的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自身对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都采取了一些新举措,并初步建立了一个立体交叉的就业促进系统,了解其中主要机构的运作流程及功能对于思考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将高校毕业生输送到国家最需要和毕业生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怎样才能使国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利益得到保障?自1981年以来,全国肩负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同仁们都在苦苦地思索。1983年,一种试验性、探索性、改革性的毕业生分配办法在艰难中起步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供需见面”。所谓“供”指的是学校和培养单位,所谓“需”则指用人单位。学校和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学校和培养单位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专业、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用人单位向学校和培养单位介绍自己所需专业、人数、使用意图以及具体要求,双方在国家关于毕业生分配方针、原则指导下,经过协商落实毕业生分配计划。  相似文献   

14.
"地区包生源"是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中的一种做法,即哪个地区来的学生回哪个地区安排工作,有的省还将此列为本省毕业生分配政策中的一条.在当前毕业生分配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这样做,对减轻国家在毕业生分配方面的压力、稳定大局、充实地区和基层对人才的需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大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分配工作是高等院校与社会联系的主要环节,历来就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的今天,毕业生分配工作更成为在校师生和办学者,甚至全社会都普通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民族院校的毕业生同样要经过分配这一环节才能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民族院校的分配工作做得如何,也将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终也将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因此,如何做好毕业生分配工作,同样是民族院校毕业生分配部门应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几年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实践和目前民族院校毕业生的思想实际,我认为在现行毕业生分配制度未作大的改革的情况下,民族院校抓好毕业生分配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才的的培养、分配和使用三者是密切联系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是介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的中间环节。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分配的制度,结束了旧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这一制度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大致经过了四个时期。一、新中国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3年):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人才奇缺。鉴于当时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比较简单,毕业生数量少,学校实行了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办法。具体做  相似文献   

17.
一、十年来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回顾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是高等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搞好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既是对高等学校“产品”的检验,又是向社会输送人才。毕业生分配工作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的。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10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经历了多次变化,有人认为这是“政策多变”、“大起大落”。实际上,毕业生分配工作四个阶段的变化,正反映了教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教育必须  相似文献   

18.
今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即将开始。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中央指示和贯彻改革精神,最近召开了全国大学生和毕业研究生分配会议,确定了今年大学生毕业生分配的方针、原则和有关政策,研究了毕业生分配的重点和使用方向,讨论了今年毕业生分配、调配计划。为了把今年毕业分配工作做好,现根据国家分配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初略分析和展望一下我省今年分配工作形势,供有关同志共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要求,必须做好高校物资设备管理工作。 一、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管理工作队伍。 为了更好地管理高校物资设备,必须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精明强干的物资设备管理队伍,并保证人员相对稳定。这支队伍是高等学校复合型人才队伍。 物资设备管理工作的职责和归口管理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物资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实施细则;代表学校归口管理教学、科研、生产、基建、行政、后勤等方面的物资工作,组建好物资工作系统,加强队伍建设;负责或参与物资及有关经费分配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毕业生分配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家教委和各地主管学生分配的部门。高等学校的毕分工作步履艰难的状况,到 1992年度才略有好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毕业生分配所存在的问题已全部解决。毕业生供求矛盾仍很突出。造成毕业生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招生与毕分工作运转脱节,高校招生与毕分工作独立成系统,运行时互不相干。学生期望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构成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