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长沙市两位市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率队南下广州、深圳,北上北京,东进上海为长沙农民谋到了13万多份工作。沉甸甸的劳务合同后面,是务工农民每年可新增的近万元的家庭收入,是长沙市新增的近10亿元的农村劳务收入透过劳务输出,我们看到了其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在菲律宾“菲佣”支持一个国家的生存,在英国“英式管家”享有百年的美誉,人们在力求劳务输出成为地域经济的品牌之一,并使其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某部“军嫂报道组”9月宣告成立后,她们立即投入了工作,目前,5名“军嫂报道员”已实现在地市级以上见稿“零”的突破。这个部队领导与随军家属座谈时,发现她们对官兵各方面的情况摸得很准,官兵有心里话也愿意向她们讲,有“知兵”的优势,并且有的家属文化水平较高,于是便萌生了让她们担任业务报道员的念头。仓库将5名写作热情高、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军嫂集中,并邀请驻地广播电台、报社编辑记者来库专门为她们授课,使她们很快进入了“情况”,5名家属认真采写的第一件“作品”,均被驻地报纸、电台采播。冯贵成郭选某部成立“军嫂…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是指在高校读书的女性学生,最初,她们的媒介形象也是正面的。但近年来随着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常和“被包养”“被骗”“失联”“就业难”等联系在一起,她们的形象正在发生着异化,这必然对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看起来她们很普通,做的工作也很平凡,可就是她们———仪征市档案局的6位女同志,在清苦的档案工作岗位上,用一颗颗无私的赤诚之心,用一件件感人的实际行动,唱响了奉献“兰台”的敬业之歌。她们当中从事档案工作时间最短的已9年,最长的在档案部门工作了23年。人生有几个9年?人生有几个23年?不知不觉中青年变成了中年,中年步入了老年,细嫩的脸庞出现了细纹,乌黑的发丝渐渐花白。翟祥云、唐玉华、徐正琴、陈丽莉、李红和李翠莲这一支“娘子军”,是她们,自从和“兰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无愧于自己的选择,从不叫苦,更不叫累;是她们,舍“小家”,…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到一条有关泰国的消息,文中提到一个名叫“参猜”的人。或许是我缺乏关于泰国人名译音常识之故,“参猜”这两个字虽然认识,我却不敢冒然作读。原因很简单,这个“参”字,大概有四个读音,即一作c(?)n,用于“参加”、“参观”等;二作c(?)n,如“参差”;三作sh(?)n,如,“人参”、“党参”;四作s(?)n,即大写“壹贰叁”的“三”字。至于“参猜”这个人名中的“参”字,在泰语的发音中到底属于何者,译者可能是很清楚的,但大多数读者并不懂泰语,恐怕就得“各读各的调”了。这在熟  相似文献   

6.
在济南军区153医院临床一线上,活跃着这样3位女报道员:白天,她们身着白大褂,穿梭于静谧的病房中;晚上,她们甩掉一身的疲惫,把定格在脑海里的灵感火花,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情感,倾吐在一个个方正的“格子田”里,尽现着女性不凡的文采。吕青:记者梦伴随到如今 她鼻梁上那副晶莹剔透的近视镜,显示着文人特有的聪颖和智慧。她就是有着“秀才护士”之称的吕青。 还是小学时代,吕青就有了当“记者”的天赋和潜质。她写的作文在同类年级中出类拔萃,每每当作范文宣讲、展览。因文采出众,她还当上了学校“未来记者站”的站长。在羡…  相似文献   

7.
“美女作家”这个词如果单从字眼上来看,应该是一个褒义词,可是如今把这个词放在文坛,却带有了讽刺意味,就像夸一个长得很丑的人有气质是一样的。赵波、魏微、朱文颖和金仁顺,同是出生于70年代的四个不同年龄的灵气四溢的女子,她们美丽而不张扬,她们文静  相似文献   

8.
目前,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参与了“下岗再就业”的报道,这本是件好事,为稳定社会、服务大众作出了贡献。但有些媒体,特别是县、市级媒体对“再就业”报道失之偏颇。笔头、镜头对准那些“再就业”后创造骄人业绩的佼佼者多,报道那些下岗后较长时间内仍在待业的困难者少。给人的印象是:“下岗”无所谓,“再就业”很轻松。 其实,“下岗再就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下岗”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下岗”人员在“再就业”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尤其是中年女工困难更多,甚至不可能“再就业”的也不在少数。她们的生活相当困难,她们的境遇值得同情。《红安报》对红安县商业系统近三年下岗者进行了跟踪调查,下岗人员半年内再就业的仅占30%,一年内再就业的约占50%,三年内还未“再就业”的占26%。这说明,“再就业”并不轻松。 我们的报道要实事求是,有分析、有深度地报道  相似文献   

9.
女人住院     
让女人住院最不人道了。对于女人,医院可真是软式监狱:不能穿漂亮衣服,一律穿“囚”服;不能跟医生护士撒娇,他们的话相当于狱警的命令;不能跟亲人尤其是爱人亲热厮磨,她们一点私生活也没有。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里有近五百篇的故事,塑造了不下百人的人物形象,这在古典小说中是较为罕见的。在这一人物画廊中,又以女性形象占大多数。由他们引发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也是聊斋故事中最感人的。 这些女性形象,她们“虽为花妖狐魅,但多具人情”。在作者的笔下,她们几乎个个美得令人目眩。除了外表美,最可贵的是她们有着美丽的心灵,她们或温柔聪慧,或天真无  相似文献   

11.
刘琼   《今传媒》2006,(8X):26-28
近年来,国内各大电视台综艺节目的迅猛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综艺节目女主持人,她们在主持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却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娱乐有余,知性不足。”尽管业界认为,“知识修养,知性魅力”是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必备素质之一,但在实际中,这一点往往被忽略了,有的电视台负责人甚至认为女主持人只要长得漂亮,会唱、会演、会跳、会搞笑即可。而这正是导致综艺节目女主持人无法长期发展的瓶颈所在——过于肤浅。久而久之,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她们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与生活态度,但经常是浮动不定的,她们外表上个性独特,或经常被旁人贴上类型化标签,内心却是一群不那么确定自己的人,她们不管是突破束缚、或是遵循传统而活,其实她们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是朱德庸对“涩女郎”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个行将消失的特殊女性群体。为了兄弟姐妹和分担家庭的重担,她们终身不嫁,在红尘中苦行。她们忌讳被人称“老”,不能叫“奶奶”或者“大妈”,只能叫“娘娘”——  相似文献   

14.
薛慧 《大观周刊》2012,(49):56-56
图书出版行为注定与两个概念紧密相随:“图书出版合同”与“著作权”;图书出版合同所承载的权利义务是出版行为全面展开的依据,但享有权利必承担义务,合同的履行蕴含诸多法律风险,出版者必须高度重视。从图书出版合同的严格管理来防范出版社法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她们勤奋——到报社的时间还不长,但作品已经可以结集;她们好学——在短短几年的从职生涯中,流畅的文笔已露端倪;她们专注——仔细的观察和细腻的叙述,把女性的特点融入字里行间……”5月30日下午,舟山日报社举行了三位女记者作品研讨会,舟山日报社总编严祖明对徐祝君、吴冯、金春玲作品的精彩点评,把研讨会引向了高潮。徐祝君、吴冯、金春玲是今年  相似文献   

16.
知名记者、作家林华女士在《女子读书》一文中说:“一个人在三十多岁以前,应该完成一件阅读上的大事:浏览大量的名著”,因为在年轻时接受名著的熏陶,“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洗礼”,“会给你带来一个比较高的阅读起点……名著对培养一个人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评价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她说,作为一名记者,我曾经在十几年中采访过数百位出色的女性,“我在她们身上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经过名著熏陶的人,和没有经过名著熏陶的人,无论她在哪个岗位上,她所具有的境界、她所做的贡献,可能和其他优秀人物别无二致,但她在具体的工作方式和待人接物中,绝对会给人一种特殊的带有文化意义韵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托儿     
《出版视野》2009,(2):40-40
“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的一个新称号,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比他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喜气洋洋地嫁人了;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  相似文献   

18.
一是真实性。在这一点上,它与新闻报道没有区别。它所介绍的商品和劳务必须是客观现实中存在的和即将存在的(预告性广告内容必须是即将存在的),不得有丝毫的虚构。对商品质量和劳务水平的介绍必须实事求是;宁肯留有余地,也不要把好处说过了头。二是科学性。徐百益先生在广告的定义中用了“科学”二字,这是很有道理的。我理解他的用意,其一是说广告的编写、制作、传播是一套学问,是有其  相似文献   

19.
2003年4月的一个下午。因为“非典”的关系,上海市档案馆利用接待大厅显得有些冷清。隔着大厅透明的落地玻璃,可见其中两位身着制服的女士正埋首案头,她们面前垒起的高高的卷册显得尤其醒目。已经过了午餐时间,但她们似乎并没有要停下的打算,神情依然是那样的关注,甚至急切。她们是谁?有什么重要的使命使她们如此分秒必争?  相似文献   

20.
穿上校服,她们被认作是稚气未脱的孩子;脱去校服。她们就变成陌生男人怀中的“伴侣”。她们脱去那件标识身份的衣服,只为了满足虚荣,甚至只为一点零花钱和零食。她们在很多城市的夜幕中暗自转换角色。她们身边,盛行着攀比之风,充满了叛逆与猎奇,被消费主义浸染得她们为此行走在边缘地带。2011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里,上海检方披露一起20多名女中学生集体“援交”的案子,在这起案件中,这些女中学生大都未满18岁,最小的不到14岁。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在全国各地公众对此事的评论沸沸扬扬,但在上海,关于援交的话题显得暧昧难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