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爱红 《考试周刊》2011,(56):117-118
听力理解是言语交际行为。言语交际行为的一个特点就是交际者要利用语言符号来表达或理解交际者的思想情感。我们不能只重视字面的理解,而忽略对讲话人思想意图的推理。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行为活动,是言语符号与非言语符号的交往过程,更是语境对其信息、意义在主体间互动的制约导向过程.从语境的本体性认识来诠释"互境暗示"、"定位推理"和"语用连贯",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重点的事实细节、理解隐含的意义、言语的交际功能、理解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这种能力的获得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掌握基本的听力技能,即善于捕捉重要信息,进行正确推理,  相似文献   

4.
语用推理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理解就是一个推理过程.教学者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输入相关理论、列举典型事例来培养学生推理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话语意义的判别与听力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语义层面基础上的语用含义是话语理解的终极目的。本文借助“会话含义”和“关联”理论 ,分析了言语交际中交际意图传递的规律和特征 ,并结合实例讨论了听力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推理障碍及原因 ,认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包括语用能力的培养 ,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个有声系统,听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提高"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是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听力试题是必考项目.然而,我们普遍较为重视英语笔试,学生对笔试形式较为熟悉,而对听力测试却望而生畏.一、英语听力困难的成因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背景知识和听力技能理解所听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跨化交际行为活动,是言语符号与非言语符号的交往过程,更是语境对其信息、意义在主体间互动的制约导向过程。本正是从语境的本体性认识来试图诠释“互境暗示”、“定位推理”和“语用连贯”是提高跨化交际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注重探索语言交际的话语解释原则。本文分析了关联理论和听力理解的过程,认为听力理解寻求答案的过程即为确定关联、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试图将关联理论应用到对外汉语的听力教学中,并为听力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符号的载体必须具备由某种物质材料充当的表达形式。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体系,是以声音作为自己的物质外壳的。人们进行交际,说者借助发音器官发出声音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听者则凭借听觉器官接收,辨认,理解。因此,语言是以音波的物质形式将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信息进行传递,联络双方,互相交际。能否将有声语言接受,并在大脑中进行储存,是掌握语言的一项重要标志。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每个成年人每天的工作中平均约有70巩以上的时间用在言语交际上,而其中45%的时间花在听力活动上,在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听能的重…  相似文献   

10.
关于听力教学中言语信息差调控策略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差是言语交际中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由于听力理解活动本身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更易产生信息差。作为《听力理解中言语信息差的调控策略》一文的后续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来探讨笔者提出的听力理解中言语信息差的调控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交际双方的明示-推理过程,明示与推理是同一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误解产生于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的双向互动中,交际双方均是误解产生的潜在根源。说话者的明示话语是语境假设及推理的依据与前提,为误解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本文以电影对白为例,对导致言语误解出现的说话者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说话者如何规避误解,顺利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2.
话语的间接表达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间接表达所产生的是话语的会话含义,它委婉地体现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运用语用逻辑的会话含义理论,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用推理,消除话语字面意义的"冲突",完成话语字面意义到会话含义的过渡,有利于学生对话语意义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13.
英语听力训练指导刍议葛洪久听,是口头交际中接受信息的行为。听力,是口头交际中接受信息的能力,通过听觉领会言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听力在信息的接受和传递之间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听力训练在语言学习中更占有主要地位。在英语学习中尤其是这样。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  相似文献   

14.
幽默作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是悖谬与和谐的对立统一。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幽默产生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要想理解英语幽默话语,需结合语境推理,为符合最佳关联的期待找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段张萍 《考试周刊》2011,(10):123-124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帅  赵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09-110
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交际双方进行明示与推理的过程,发话人明示认知语境,受话人推理认知语境。然而,在实际的幽默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常常使用模糊语言故意隐含话语含义,而受话人则期待发话人明示话语含义,于是明示与隐含形成对比反差,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17.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将交际看作一种认知活动,认为关联是认知的基础,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出发,揭示交际规律。文章从关联理论出发,试图将其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言语交际,从而到达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用学是语言学或符号学的组成部分,它研究语言单位(符号)在言语中的功能或作用,它联系着交际参与者、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来考察言语行为。 S.C.Levinson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国外语言学》1998年第二期,第59页)。这种非语义学的语用意义,一般都不通过词汇、语法手段表示,它是非规约性的、潜在的;受话人凭借交际能力来理解这种语用意义,换言之,它是结合交际对方、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从说话人所说词语中引申出来的意义。本文的日的就是从提高交际能力出发,探讨如何在回答中理解和表达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用预设是语言交际中语句未直接表达出来但却隐含着的,即预先设定的语言及语言背景知识.语用预设是通过前提触发语获得,学生掌握前提触发语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听力的内容; 教师将语用预设知识及前提触发语贯穿于听力教学过程中,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20.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将交际看作一种认知活动,认为关联是认知的基础,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出发,揭示交际规律。文章从关联理论出发,试图将其运用于英语听力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言语交际,从而到达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