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英 《时代教育》2012,(11):95-96
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应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开展。高校大学生作为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其对高校学风、学习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学风建设的效率。在各种思想、价值观充斥的现代社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来引导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学习与自身状况,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之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是高校的一项系统工程和紧迫任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针对当前大学生学风存在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进而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对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提升育人质量有着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的学风建设不仅是大学生学习方面的一项基本建设,更是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既有自己的特色,也存在一些不足,民办高校应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主题,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学风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高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的学风建设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的出现,要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制度的完善、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加强高校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建设。这项建设的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关系到高校的形象和发展。因此,各高校都把建设优良学风作为一项带有战略性的任务常抓不懈,除了在硬件上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成才的、比较完善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外,还在软件上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同时,从大学生成长的内因考虑,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  相似文献   

6.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优良的学风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同时也是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反映.因此,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就必须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和有效载体,才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洞说教.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工作部署.促进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学风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大学生学风建设.提出了学风建设各阶段的目标.得到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及操作要点.最后指出如何确保学风建设目标的实现。这些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其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8.
钱振明  纪洁 《文教资料》2010,(10):211-212
贫困大学生作为占大学生总数五分之一的教育群体,对高校形成优良的学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更强,先天具有的各种优良品质在促进学风建设中更占有优势。利用对贫困生管理的契机来带动学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本文就加强贫困生管理来带动学风建设的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高校学风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行为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社会影响、学校因素,还有学生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高校学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广大学生朋友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学风建设强基固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出现了一些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行为不稳定等令人担忧的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未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未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念,激发出自我学习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高校学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认同认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学风建设强基固本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察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意境的关联认为:儒家思想表现在对山水画整体的和谐统一观上;道家思想表现在通过"水"追求愉悦流畅的心情表达、水墨为上的观念形成、以及无墨处皆成妙境的意蕴;禅学思想表现在山水画中"水"的地位提升、"水"的审美趣味、"水"的表现风格与种类发展。儒释道思想为山水画之"水"的意境提供了价值依托,山水画之"水"的意境也是儒释道思想的一个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本文提出: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必须搞好制度化建设,保证和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兴起;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当落实到以下几个方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改善 思想作风;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改进工作作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彻底改变学风;围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论晚明"异端"思想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 ,社会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然而 ,学术界的关注极为有限。晚明“异端”思想的社会化 ,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典型范例。以泰州学派及其后学为主干的晚明“异端”思想家们 ,建构了一个反传统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社会化潜质 ,切合长期囿于思想禁锢的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 ,极易为社会大众认同、接受。与此同时 ,泰州学派及其后学进行着广泛的社会活动 ,无不亲身向社会传播其独特的思想观念 ,并通过其个人的人格魅力 ,通过对于文艺思潮的影响 ,通过对于商人、士大夫等的感召 ,影响晚明大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影响整个晚明社会。在晚明 ,哲学引领社会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演示  相似文献   

15.
在元散曲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在习惯上更关注其思想价值而忽略其文体特点,于是远离了这种文体与生俱来的内容和风格上的特性,忽略了这种文体的实用功能及作者在使用这种文体时的目的与创作心态,以致产生了许多曲解。散曲是歌词,而且是通俗歌曲的歌词,它的特性是:娱乐性、世俗性和谐谑性。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这些特性,才能对作品作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正史类提要中体现了四库馆臣丰富的史学思想,这些思想成为他们评价史书优劣的标准,如注重史书的考证,反对空疏议论;追求材料的精细详备;重视史书体例严谨与创新;贬抑史书嗜奇爱博的倾向;褒扬史书所写内容的广厚博大;反对刘知几等人的废表之论;推崇史书的实录精神等。馆臣的这些史学思想与明末清初时期盛行的实学思潮与经世致用观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朱熹通识教育思想的客观存在有其可能性的理论依据和逻辑前提,成人之道、君子不器、格物致知与居敬穷理学说是其实存的三表证;朱熹通识教育思想在价值目标、价值标准、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东方式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在哈军工的创建过程中,陈赓教育思想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中,"以人为本,一切为学员着想,机关部门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的论述,对当前加强高校机关党建,改进机关作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慧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5):12-14,18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领域的"传话筒",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当代中国,既有消极的影响,也起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以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为代表的"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和积极作用,提出社会思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的路径:第一,坚持唯物史观的批判态度,既汲取当代社会思潮中的合理且有益的思想因素,又要摒弃其中的消极成分;第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第三,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论评史上,形成了三个主要接受维面:一是对其诗作风格进行深入探析;二是从其生活遭遇、思想等方面切入论评,知人论诗;三是将其与韦应物、韩愈等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批评。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合,构成较为完善的柳宗元诗歌接受系统,使柳宗元诗歌研究不断走向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