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能力立意”是2004年各地数学高考的命题思想,究其实质,就是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其中,学生的解题思维策略是最直接的考查对象.因此考生在考前复习中应注意学习和总结解题的思维策略,自觉地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解题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解题思维策略中的变“格”水平.本文举例谈谈解题过程中思维策略的变“格”艺术,希望能给读者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2.
1.养成自我调节的习惯 调节、反思是元认知活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只有通过调节才可以不断的纠偏、矫正,把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工作状态”,才能高效地实现预定目标.在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中,从解题方向的确定到解题计划的实施,最后到解题目标的实现,整个思维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思维全程的调控就要从思维的各个环节的调控入手.我们按思维在发展进程中各个环节的功能,把对思维过程的控制分成三部分,即“定向”控制、“定序”控制和“定论”控制.  相似文献   

3.
“转化”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不但在数学解题中有重要运用,而且在物理解题中也大有用武之地.在物理解题中恰当地应用“转化”策略,常常能起到避繁就简、化难为易,从而使解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在物理解题中常见的几种“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特例7.即是问题的特殊情形.在研究数学问题时,若能充分发挥“特例”的作用,即通过对特例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抽象概括常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知识,纠正思维偏差,发现一般规律,启开解题思路,完善解题过程.下面笔者就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谈谈“特例”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因解题方法、分析思路等出现偏差的现象,而导致解题出现困难.如何有效地避免或克服这一问题呢?下面以非金属试题为例,谈谈思维受阻时的常用脱困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因解题方法、分析思路等出现偏差,而导致解题出现困难的现象.如何有效地避免或克服这一问题呢?下面以碱金属试题为例,谈谈思维受阻时常用的解脱策略.  相似文献   

7.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其著作《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解题过程应包括“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解题回顾”4个重要阶段.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事先制定的计划通过实现计划过程中不一定能成功,出现思维受阻,我们应当对此时的整个状况作出清晰的评价,对思维的方向及过程自我调节,从而找到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所谓“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虽然“应用题”改名为“解决问题”,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但笔者认为学生把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分析得清晰、有条理:“要求……,就要知道……和…….题目已经告诉我们……”那流畅的思维、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仍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罗增儒教授说:“数学学习中真正发生数学的地方无一例外地充满着数学解题活动.”因为在解题活动中,既有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又有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只有思维发展了,数学解题能力核心素养才会提升.所以,我们在解题活动中,要自觉训练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下面结合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或思维上的偏差,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寻找治“错”的良药,在知错中改,改错中防,以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思维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11.
优化解题思维,培养学生解题的方向性、目标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要善于解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数学就是在于会解题,数学教学就是以解题为中心的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主动地运用“方向性、目标性”,不断地自动调整思维的角度、化简变形的方向,避免盲目的思维,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真正有效地实现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和意义.从心理学原理出发,解题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思维的目的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没有目标就没有思维.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注意使问题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强化学生对思维活动的调控、优化,培养学生强烈的方向性、目标性解题意识.本文通过几道例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张金花 《中学理科》2006,(11):82-82
思维定势是指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用思维定势解决问题,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没有掌握丰富的典型题型,不能做到“见多识广”,故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导致解题错误;二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不够,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错误的判断.在高三生物复习中,习题练习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题海战”成了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机械的“思维定势”悄悄地左右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维定势就成了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3.
摘要: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激励、矫正、强化、示范的作用.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复习课,通过讲评矫正知识理解上的偏差、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解题的思维规律,达到巩固知识“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目的,是执行测试功能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摘要: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激励、矫正、强化、示范的作用.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复习课,通过讲评矫正知识理解上的偏差、探讨解题方法、寻找解题的思维规律,达到巩固知识“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目的,是执行测试功能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解题的形成性检验上海市宝山区金星中学杨臧组我们将解题进展过程中进行的检验称为形成性检验,而将解题终了时所做的检验称为终结性检验.终结性检验好比“亡羊补牢”,发现失误补救难、损失大;形成性检验如同“未雨绸缎”、“日结月清”,察觉偏差纠正快、损失小.所以...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数学解题过程就是选用合理的方法、途径,将题设条件进行优化组合与变形加工,并不断向解题目标靠拢的过程.在多个题设条件中,优先考虑、使用哪些条件,对解题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良好的思维起点与科学的思维途径,常常能缩短解题长度,优化求解过程.本谈谈解题中通常的“优先考虑”情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解题的策略性错误主要指解题方向上的偏差,造成思路受阻或解题长度过大,特别是对于考试来说,如果解题思路过于曲折、存在多余的思维回路,即使做对了也因费时费事而有策略性错误.  相似文献   

18.
求解物理习题的过程,往往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综合思维过程.但是,在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会不自觉地落入“想当然”的思维模式中,导致形象思维失真,抽象思维失慎,直觉思维失当,从而产生一些错觉,使解题结果出现错误.本文通过几个典型例题的分析,对产生错觉的原因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高考试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设置“陷阱”,用以校正学生掌握知识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毛病,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避开“陷阱”顺利解题,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这种认知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朝着“思维可视化”这一新的教学方向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建构起以“思维可视化”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打造更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文章首先简单讨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其次阐述了“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最后提出了几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的策略,希望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保障其数学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