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欢乐购物街”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综合与实践”第一学段主题活动的内容,是融入元、角、分等人民币的量的学习的主题活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知道货币的价值,丰富对量的体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具体而言,可以围绕“主题活动目标、主题活动规划、主题活动实施”展开教学实践,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积累跨学科活动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绿色南京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南京、热爱南京,树立小主人公的自豪感;引导学生走进活,走向社会,深入思考,探究“绿色”的真谛,为建设南京献计献策,培养现代公民意识以“绿色南京”为主题,多方位开展综合性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创意、组织等综能力。活动准备探究“绿色”内涵:节能、环保、健康、和谐。每位学生围绕“绿色南京”主题提出一个语文活动创意,设立“金点子”奖。12345678910调查内容您家里是否使用节能灯?您家里使用的抽水马桶是不是节水的?(6升)您买菜是否使用菜篮子?您居住的地方是否有污染?您认为您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如饮食荤素…  相似文献   

3.
一、“以学定教”理念下,作业编制和选用的影响因素
  “以学定教”的核心是“以生为本”,具体体现在落实主体性、坚持差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以学定教”理念下的作业的编制和选用相对于传统教学更是要精心而慎重。一方面它要体现学生的学情,另一方面又要体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教师在编制和选用作业时应考虑下列因素:作业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需要达到何种要求或目标?作业能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吗?该作业与课堂所学内容的结合性如何?有没有体现学习内容中的要点?我的学生要花多少时间做家庭作业?作业是否能和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有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作业能帮助学生形成何种学习习惯?是否有利于学习方法的养成?需要采用何种作业形式?有没有更好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做好学情分析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教育实效性。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学生基本特征要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分析学生个性品质、学习风格,既考虑学优生学习状况,又考虑学困生学习困难。教学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是显性标志。如学习“男生女生”,设计“歌曲欣赏与改编”活动。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在生活与活动中帮助儿童激发道德问题意识,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重要问题,深化他们的道德情境体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小学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究竟能否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呢?  相似文献   

6.
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师生之间共同有深度地探讨一个主题。通过师幼自主探究等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可以加强教师对活动的指导与调整“追随儿童”的同时,促进教师不断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可以丰富幼儿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引导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成功与发展。一、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年龄特点形成主题在主题预设前,我们常讨论以下几个简单的问题:这个主题对幼儿来说有趣吗?主题是否来自幼儿生活?是否建立在幼儿知识经验的…  相似文献   

7.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但主题图丰富的内涵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刻把握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教材,挖掘主题图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为课堂教学服务。一、利用主题图,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此,在分析教材主题图时,要了解主题图提供的情境与学生原有的哪些生活经验有关,能…  相似文献   

8.
在“做中学”科学活动中,实验是最为基本和核心的环节,儿童是通过实验来体验科学、发现科学、学习科学的。受思维水平和经验水平所限,在实验中儿童更易发现的是自己能亲身感知,特别是自己能亲眼看到的、与自己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科学,而较难发现或认同那些需要通过间接推理或离自己生活经验较远的科学。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做中学”科学活动为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所设计、提供的科学实验应该具备帮助儿童“直面”他们所要了解的科学现象和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那么,什么样的科学实验才能做到帮助儿童“直面”科学呢?通俗地说,…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强化“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提出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两类课程内容。数学主题活动是将结构化的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整合与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数学主题,并以这个主题为主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为背景、以数学问题为切入口、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各学段要求“”主题活动各学段内容“”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主题活动的设计”等基本要求,帮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数学的价值,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儿童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学习,是在活动中实现发展的。那么,新课程的主题活动如何实施呢?一、主题活动的价值取向要恰切扣住活动目的是活动实施的灵魂所在。大凡引出和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学生从中究竟要激发哪种情感,生成和改变哪些态度,培养什么行为习惯,知道和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关注哪些过程,学会什么方法,教师要恰切把握。如果活动的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的目的,活动就要进入误区。新课程“品德与生活”(“苏…  相似文献   

11.
朱玲秀 《生活教育》2010,(10):70-72
思想品德课程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陶行知先生也曾强调“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当前“生活德育论”告诉我们德育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德育。  相似文献   

12.
《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一课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和想象等过程,使学生不但能在生活经验与活动经验中“穿梭”,而且能在操作活动与想象活动中“穿梭”,还能在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中以及感觉和知觉之间来回“穿梭”,从而帮助学生丰富空间感知,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活动,大致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订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这样四个阶段。各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一、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探究性语文学习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因此,探究的主题设计要注重来自学生的问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第一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第二学段),“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三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第四学段)。这为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实施前的设想最近,一直在思考:我们在设计一个主题探究活动前该做些什么?我们设计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吗?离孩子们原有知识经验有多远?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小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了解小学生前科学概念对于设计、组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纵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尤其是山区学校普遍存在活动目标不明,缺少规划和小打小闹的现象。山区学校结合山区实际和学生实际,开展季节性、地域性、传统性和时代性等“专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是规划、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途径。“泥腿子”一样能踌出阳光道这不是“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16.
林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3):120+122-120,122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讨论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指导纲要还指出需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选择活动内容。上述原则性的规定,无疑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然而,如何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适切性的活动主题,仍然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项目式学习要依据课程标准,综合考虑学段特点来确定项目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大庆路小学结合学段特点,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第一学段:创设“童话”情境,在体验中生成素养一、二年级学生还保留着幼儿期的一些心理特点,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学校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幼儿园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墙饰就像“骨架”一样,能把围绕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下面我们以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为例,谈谈墙饰创设与利用。一、背景在大班幼儿即将毕业的前几周,最热门的话题是:“你要上哪个小学?”“你准备了哪些学习用品?”幼儿都兴奋地表现着对学校生活的向往。有幼儿对我说:“我的朋友有的在尹江岸小学读书,有的在海曙中心小学读书,有的在广济街小学读书……我都快记不住了。”“是呀!那么多学校,怎样才能记住呢?”孩子们讨论起来,并很快想出了对策:请老师帮助记录这些小学名称,幼儿在自己要去的小学名称旁写上名字…  相似文献   

20.
金华 《天津教育》2006,(11):51-52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成为我们当今众多科学教师讨论和研究的一大课题。反思我们过去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认识和实践,发现我们由于对相关理论学习不够,对“科学探究”的许多方面还缺乏清醒、完整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得更多的只是一些零星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还存在着一些盲目性。一、关于“科学探究”的几点困惑困惑一:探究主题谁来确定更为合理?如果探究的主题由教师来确定,那么学生是否对这项探究活动有兴趣呢?如果毫无兴趣,那么又怎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过程呢?即便学生在教师“的束缚”下,经历了、完成了这项探究活动,但学生在探究活动时感到快乐吗?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吗?如果主题让学生自己来确定,那么学生所选的主题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认知规律呢?(也就是难易度合适吗?)这个探究主题有意义吗?对他们的发展有帮助吗?学生自己很难把握。困惑二:已被证实的科学结论是否有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探究?综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还是把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作为探究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然而,在一些科学结论过分简单或已被证实的探究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