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出版信息     
《甲骨文金文释林》出版《甲骨文金文释林》为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胡澱咸教授的遗作,近日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录甲骨文考释34篇,铜器铭考释58篇,古文字考释理论性文章1篇,共400千字。胡先生以其深厚的史学修养关照他的古文字研究,又以古文字研究中的所见、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甲骨文器物字为研究材料,对比卜辞用例及考古器物发现,补释《甲骨文字典》器物字词义,增补卜辞用例,以期对甲骨文字学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从语法的角度,对朱振家教授主编的电大《古代汉语》教材注释提出商榷,包括三个方面:词类、虚词、词组和句法。词类方面,主要是词性的误训;虚词方面,主要是“焉“、“也”、“其”、“者”等的训释;词组和句法方面,主要是“所”字词组、“名词 有……者”结构、判断句、被动句等的判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孙诒让所著《契文举例》是学界公认的第一部甲骨文研究著作,其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虽有谬误和不足之处,然其甲骨文字考释方法却极为科学和周详。在书中,孙诒让主要运用了以《说文解字》释字、比较金文释字、偏旁分析法释字、义近形旁通用释字、音考字以及与古文献相考证等方法。孙氏之后的甲骨文研究方法虽然林林总总,但均可从《契文举例》中探寻其根源,足可见孙氏甲骨文研究考释方法影响之深之远。《契文举例》是甲骨文研究的开山之作,其学术成就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5.
考释了甲骨文“■”字、“妻”字、“淒”字和“霋”字,并考证修正了《甲骨文字典》中将甲骨文“妻”字释为“■”字和“敏”字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毛氏故训传》(以下简称《毛传》)是第一部《诗经》注书,也是现存最早成系统的传注体训诂著作。它诠词、释句、说明语法、显示修辞,而尤以词义解释为重,在其词义训释系统中,词义辨析始终占重要地位,是《毛传》词义研究的精华所在。 一 《毛传》重视释义中的词义辨析是因为在词义训释中辨析词义有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王"、"臣"二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的字形演变、字义训释进行考释,探究二字的本义,证明此二字的本义并非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而许慎的解释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辞书释义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8.
《周易》“贞”字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易》古经中的“贞”是一个动词,其词义应据《说解字》和甲骨卜辞训为“占问”。“贞”字的主要语法作用是作主语和宾语,其次作谓语。“贞”的宾语可后置,也可前置,其宾语前置现象比较特殊,值得语法史研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考释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要点,利用《说文解字》是运用最早的甲骨文考释的方法。本文对甲骨文考释方法进行梳理,举实例讨论利用《说文解字》考释甲骨文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考释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要点,利用《说文解字》是运用最早的甲骨文考释的方法。本文对甲骨文考释方法进行梳理,举实例讨论利用《说文解字》考释甲骨文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训诂学必须贯彻联系性原则。所谓联系性原则,就是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不要孤立地研究词义。这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要把词义的解释研究同音韵学、字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有关学科联系起来;一是要把词义的研究与化历史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汉语研究的任务就是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考察这种规律性。汉语发展的最根本规律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和质变规律。汉语的历史研究应该从甲骨文开始。长期以来的汉语史研究局限于个别字词、个别读音、个别语言现象,科学的汉语史研究则始于上世纪50年代。汉语史研究主要是研究书面语,但同时应该与活的语言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句法分析。中心词分析法以词为主要基本单位,层次分析法则以短语为主要基本单位,这种区别必然会导致词类、短语等关键子系统乃至整个语法理论体系的迥异。因此,黄、廖《现代汉语·语法》虽然采取了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导而兼顾中心词分析法的做法,比《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法相结合的提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难以使教材本身所呈现出的语法理论自成体系。而回归上世纪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中心词分析法为主导,再辅之层次分析法以解决中心词分析法的不足之处,重构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框架,不失为摆脱长期以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尴尬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云南方言是在江淮官话基础上形成并演变的。其语汇丰富多彩,语音和语法也颇有特色。本文将从文字、古今词义演变、用法等方面分析、考释一些典型的云南方言古语词。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使用动词“搞”的偏误主要表现为语义搭配不当、语法形式的错误和其他三种类型。在处理“搞”这样一个语法结构和语义涵量异常复杂的语言点时,教材的处理过于简单和教师的讲解不明确是造成学生偏误的主要原因。通过适量的练习和教师精要的解说,这些偏误问题是有望得到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其"字是汉语语法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虚词,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中,"其"字的统计次数与实际次数之间稍有出入,用法上也存在词性模糊、释义不当的问题。杨先生的译文具有注解深入浅出、语言生动自然的译注特点,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可以使我们对"其"字和《论语译注》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上日益强调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强调学以致用,语法翻译法因其局限性而显得不能完全适应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需要。口译法继承了语法翻译法表达简洁明了、信息传递快速等优点,与听说课堂交际活动融为一体;无论是学生自发的课堂口译行为或者教师有意组织的口译训练活动,都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听说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释义片面、举例失当和文意训释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何其”一词解释的错误,阐述了现代辞书解释词义不能把词语的文意训释作为词语义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刑法文义解释方法的位阶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刑法文义解释在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具有严格的优先性。文义解释的规则包括普通含义解释规则、语法解释规则、语言解释规则、同一用语解释规则、普通含义与专业含义解释规则和制定时含义与适用时含义解释规则。文义解释在出现多个解释结论或出现矛盾的解释结论时,其他解释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训诂是对古书中的语义做出正确解释的一项专门性的学术研究。它的工作内容有标点、校勘、作序、标音、释词、解句、补释、揭示语法等等,是一种非常具体、实践的活动。本文以《诗经.小雅.谷风》一文为例,来分析训诂的部分内容,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古人常用的训诂用语以及训诂所涵盖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