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建立顶空-气质联用(HS-GC-MS)分析蒲公英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分析比较六个不同产地蒲公英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为蒲公英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对蒲公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NIST谱库检索,确定各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从六个产地蒲公英挥发性成分中共鉴定出88种化学成分,主要是醛类、酯类、酮类、烯烃和烷烃类物质,其中17种成分六个产地共有。并从六个产地的蒲公英中首次检测出了十六烷酸丁基酯、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硬脂酸丁酯、异丁醛、异戊醛、trans-2-(2-Pentenyl)furan、5-(1,1-dimethylethyl)-1,3-Cyclopentadiene等七种共有成分。结论不同产地蒲公英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较大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市场上蒲公英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HS-GC-MS法分析川木香、广木香、土木香、藏木香挥发性成分,为四种“木香”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顶空进样器结合GC-MS联用技术分析化学成分。结合NISY20.L对色谱结果进行分析,并按照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相对含量。结果 川木香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32种、广木香38种、土木香41种、藏木香41种。共有成分有异戊醛、醋酸、β-石竹烯、Beta-榄香烯、去氢木香内酯五种。川木香以(Z,Z,Z)-十七-1,8,11,14-四烯、醋酸、去氢木香内酯为主。广木香以β-石竹烯、水芹烯、去氢木香内酯为主。土木香以Bohlmann K2631、beta-蒎烯为主。藏木香以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Beta-榄香烯为主。结论 HS-GC-MS可快速、高灵敏度、减少样品使用量分析四种“木香”的挥发性成分,四种“木香”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其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栀子花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栀子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栀子花中提取挥发油并计算得油率,再运用顶空气质联用HS-GC-MS技术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提油率为1.02%,分析得出其中的38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3.18%,主要有右旋萜二烯(14.74%)、丁酸-1-乙烯基-1,5-二甲基-4-己烯基酯(13.25%)、环氧乙烷(12.45%)、芳樟醇(8.32%)。结论栀子花挥发油中有很多的萜烯类、酯类、油酸类、脂肪酸等,在药品方剂、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采用XAD2吸附法和GC/MS法,对华山松球果、云南松球果和台桧球果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华山松、云南松两种针叶树球果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基本相似。主要是以β-蒎烯、柠檬烯和β-香叶烯为主要成分。台桧球果与华山松球果、云南松球果的挥发性物质成分有很大的差异。另外,β-水芹烯在云南松球果挥发性物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其他几种针叶树球果中含量很少;在台桧球果挥发性物质中月桂烯和桧烯的含量比较多,而在其他两种针  相似文献   

5.
利用苏玛罐采集柴油车尾气,大气预浓缩系统与气质联机联用,分析柴油车尾气的挥发性有机物源成分谱,共分离出C4~C13的脂肪烃、醛、酮、酸、醇、醚、呋喃衍生物、芳香烃衍生物,以及十氢萘衍生物等114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脂肪烃的含量最大。并从几个方面研究了柴油车尾气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广西引种栽培与道地产区广东化州化橘红的成分差异,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化橘红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7个不同产地共鉴定出43种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烯类、酸类、醛类及酯类化合物,其中主要物质以烯类化合物(月桂烯、柠檬烯和γ-松油烯)为主。陆川、南宁等所产化橘红挥发油与广东化州差异较小,而百色产地差异较大,为广西引种化橘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藏菖蒲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为相关药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藏菖蒲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通过与数据库的比对,确定具体物质。结果共鉴定出83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结论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便捷,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对藏菖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为藏菖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菖蒲精油,通过GC/Q-TOF MS联用技术及NIST17.L谱库检索分析精油化学成分,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从藏菖蒲精油中分离鉴定了58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菖蒲酮,达7.34%;含量大于3%的有11种化合物,分别为β-细辛醚(5.30%)、β-菖蒲烯(5.12%)、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4.89%)、.tau.-Muurolol(3.97%)、异菖蒲酮(3.78%)、异水菖蒲二醇(3.63%)、樟脑(3.45%)、芳樟醇(3.24%)、白菖烯(3.23%)、缬草烯醛(3.16%)、α-毕橙茄醇(3.05%)。藏菖蒲精油中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索氏法提取芹菜(Apium graveolens L.)根中脂溶性物质,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并探讨芹菜根脂溶性物质的表面活性特征.结果表明,脂溶性物质在芹菜根中的含量为17.12 mg/g(干重);对其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共分离鉴定出18种脂肪酸,其中以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5.63%和32.07%;芹菜根脂溶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0.26 mg/L,且其表面张力分别随溶液pH2~12和盐度0%~20%的升高呈增加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甘肃省兰州市的榆中、七里河、西固不同产地百合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所鉴定出的化合物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兰州百合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榆中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七里河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1 0种化合物;西固百合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贮存条件下,肉桂叶精油中微量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百分含量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鲜肉桂叶及分别在不同贮存温度(15℃、20℃、25℃、30℃、室温)下贮存不同时间(0~90d)肉桂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得到的肉桂叶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测定,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其中微量(相对含量0.1%~1.0%)萜类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在贮存过程中共检测到13种微量萜类成分,分别为(-)-龙脑、γ-依兰油烯、β-杜松烯、香树烯、(-)-α-蒎烯、α-人参烯、石竹烯、喇叭烯、桉油烯醇、库贝醇、毕橙茄醇、α-红没药醇、绿花白千层醇。不同贮存条件下肉桂叶精油微量萜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有较大差异,贮存80d以上的肉桂叶中基本不含萜类成分。该研究为肉桂采摘后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为肉桂油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乌奴龙胆的组培快繁体系,该研究选用采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境内的乌奴龙胆植株进行组培快繁实验。实验对乌奴龙胆的合适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最佳生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带节茎段适合作为乌奴龙胆组培实验中的外植体,叶片块不适合作为外植体;HgCl2溶液最佳消毒时间为6min,平均未污染率为66.67%±3.33%,平均成活率为63.33%±3.33%;最佳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为:P7处理组(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2.0mg/L 6-BA+1.0mg/L IAA pH5.6),平均芽增殖倍数为2.47±0.12,平均芽长度为17.07±1.56mm,平均未玻璃化率为80.00±5.57%;最佳生根培养基为:T5处理组(1/2MS+0.1g/L肌醇+30g/L蔗糖+5g/L琼脂粉+0.3mg/L NAA+0.3mg/L IBA pH5.6),平均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3.63±0.09条,平均根长度为39.03±0.30mm,平均根健康率为85...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18)
苯系物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有标准限值要求的项目。现行的分析方法有萃取法、顶空法、吹扫捕集法。现将3种方法做比较。吹扫捕集法检出限最低,顶空法检出限优于萃取法。  相似文献   

14.
李冬鸣  曾阳 《青海科技》2008,15(1):15-17
目的:比较川西獐牙菜(Swretia mussotii Franch)人工栽培(西宁市、玉树县)与野生品种(囊谦县)有效成分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齐墩果酸、芒果甙的含量.结果:人工栽培(西宁市、玉树县)与野生(囊谦县)川西獐牙菜龙胆苦苷成分含量分别为25.13,23.72,21.91 mg·g-1,齐墩果酸成分含量分别为2.38,2.27,2.18 mg·g-1芒果甙成分含量分别为16.28,18.37,19.03mg·g-1;人工栽培与野生品种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川西獐牙菜人工栽培品种与野生品种有效成分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15.
徐朋  竺锡武  陈集双 《科技通报》2010,26(3):374-376,379
目的:鉴定长裂苦苣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长裂苦苣菜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和保留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36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色谱峰面积的89.49%。结论:长裂苦苣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35.8%)、十六烷酸(35.3%)。  相似文献   

16.
蔡红梅 《青海科技》2007,14(5):40-4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撒金柏籽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11种脂肪酸,主要成分为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亚油酸、γ-亚麻酸,其含量高达89.79%上,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为71.32%。  相似文献   

17.
植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是全球大气中VOC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传统提取方法和新型提取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植被VOC的收集方法;其中传统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液氮冷凝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新型提取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固相微萃取和动态顶空收集法。  相似文献   

18.
橡胶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烃类化合物,与汽油成分类似,在实际鉴定中会对汽油鉴定产生影响。本文选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不同提取时间下的汽油橡胶燃烧残留物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时间的增长,残留物内特征组分持续减少但芳香烃、稠环芳烃、多环芳烃类物质较为稳定。在汽油橡胶残留物谱图中能检测出BHT,并可通过保留时间来区别。实验结果可以为实际火调与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商熟期及完熟期的红芒6号芒果果实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进行鉴定.共检出22种香气成分.其中商熟期14种,完熟期10种.主要为萜烯类.醛类.酸类等两个阶段都具有的成分是α-桂叶烯、α-蛇麻烯等;商熟期主要的香气成分是(+)-2-蒈烯;完熟期的主要香气成分是δ—3-蒈烯.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肉品挥发物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PLSR分析,实验表明肉品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与某些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能够对肉品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从而可用于对具有不同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肉品进行分类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