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的最佳结合和最优选择。以南丰县为例,分析南丰县建设用地现状及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控制标准,针对南丰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的最佳结合和最优选择。以铅山县为例,分析铅山县建设用地现状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在之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控制标准,针对铅山县实际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贵港市区域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选取利用强度指数(UII)、增长耗地指数(GCI)、用地弹性指数(EI)和管理绩效指数(API)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区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贵港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总指数为72.70,土地利用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建设用地消耗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还有待提升;贵港市所辖5个县(市、区)差异较大,土地利用状况最好为平南县,依次为覃塘区、桂平市、港南区和港北区。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以期为促进贵港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多方面研究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通过定量分析法,选取因素因子,建立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确定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城市化进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促进城市集约与低碳建设同步推进,本文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型和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在分析省际层面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时空变异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和空间相关性方法探索了集约利用对碳排放效率的内在影响机制和外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省级层面建设用地集约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由东至西逐级递减;(2)省际碳排放效率无明显时序波动性,多数省份呈一定程度上升,因技术效率差异,南方省份综合效率上升整体快于北方;(3)除固定资产和人口承载现状影响不显著外,劳动力、能源的集约效应对碳排放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而科技集约、绿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4)研究区域内建设用地集约程度与碳排放效率两者增加趋势呈空间负相关性,局部聚集效应明显,以HL和LH聚类为主,应优化集约内部结构以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文章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其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实施土地集约利用的宏观背景和现实意义,构建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体系,并发乐安县为实例做了具体的总体评价,最后对乐安县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曾祥坤  李贵才  赵新平  罗婷文 《资源科学》2009,31(12):2130-2136
尺度效应是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一个鲜有涉及的领域,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考察了利用地均投资额和地均产值两个指标在街道、地块两级尺度上对全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结果,经过比较证实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尺度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文章还通过计算用地的数量结构和格局指数进一步探讨了用地空间结构对尺度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用地数量结构对更高尺度空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起主导作用,但用地空间布局却决定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表现形态;在用地数量结构相似的情况下,用地空间布局中的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整体集约利用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土地管理中,应考虑尺度效应的影响,尽量避免仅从单一尺度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这是由我国基本的土地国情国策和严峻的土地利用现实所决定的。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现实背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发展路径,提出既要注意把握好战略和重点,又要采取好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25)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现状,说明了高速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内涵,阐述了高速公路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建设和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以期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最终实现合理高效的利用,并为相关研究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顾湘  姜海  曲福田 《资源科学》2006,28(6):112-11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土地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等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对江苏全省及65个县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指出其区域差异和变化趋势,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从粗放扩张向集约利用转变;②江苏省虽然整体处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前列,但与上海等省(市)相比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③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距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区内,不同县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文章指出,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用地特征,设计区别性的用地政策,能够从宏观上指导不同类型地区的用地方向,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建设已进入了平稳时期,为了能够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就要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分配。人口的不断增长更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压力,缓解需求紧张的状态,进一步对土地集约利用展开实施。与此同时,要对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合理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建立,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本文将对城镇建设中集约用地展开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且对节约用地对策进行分析与思考,为村镇建设中集约用地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建设既要保证生活、生产、生态三种宅基地基本效用的完整性,又要在符合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基础上与农村消费水平相匹配。因此,必须测算出效用最大化的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在满足农户宅基地需求的前提下保证节约集约用地。本文在农户建房预算支出约束条件下采用消费效用函数对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进行了计算,同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1366份农户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户建设宅基地的偏好权系数和需求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满足宅基地效用最大化时的最佳户均宅基地面积为(166.91~190.82)m2/户,最佳人均农村宅基地面积为(42.79~49.56)m2/人,此用地标准值与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存在较大差异。计算结果表明渝东北地区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理论潜力巨大,宅基地集约利用潜力的挖掘具有极强可行性,应扎实推进宅基地内部挖潜,着力探索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建设用地大量投入,然而在耕地红线和用地规划的约束下,近年来我国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对此,本文针对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研究,采用要素边际利用量和技术进步率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要素替代、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探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①资本边际利用量对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②技术进步与建设用地边际利用量减少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升是由要素之间的替代作用所致,它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驱动力,技术进步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论对我国政府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所以,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全过程,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宅基地作为农村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约集约利用是确保农村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缓解城乡用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以某市宅基地较为集中的三个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测算三个区域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度,其结果依次是0.81、0.95、0.86,由此提出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及起步区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深入分析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空间特征,对于推进新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时相Landsat-TM/ETM+/OLI遥感数据解译,分析了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和耕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雄安新区起步区的三个可能备选方案,并分析了其各自利弊。研究表明,雄安新区土地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特征;现状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较大;耕地质量及其利用强度的空间差异显著,容城、安新耕地质量好,复种指数高,分别达1.92和1.87,雄县耕地质量较差,复种指数明显偏低,仅为1.32。综合考虑起步区的相对完整性、未来发展的可拓展性、与周边县市的兼顾性和防洪安全性,统筹权衡优质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征收拆迁成本等因素,本文建议以位于容城东部与安新、雄县交接处的"中方案"作为起步区的优先方案。针对新区建设需要大量占用土地的现实需求,本文建议优先通过农村(含乡镇)集体建设用地的征收与节约集约利用解决;新区建设不可避免会占用耕地,建议优先安排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尽量保护优质高产耕地;建议合理确定土地征收与征用时序,分类施策,优化土地资源管控。同时指出,雄安新区大部分地势相对较低,新区规划、选址和建设需要高度关注防洪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提升的过程,深刻认识其过程性内涵、特征及变量关系,对于创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五量"协同概念模型,界定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了"总量规模(T)、增量效应(I)、质量弹性(Q)、存量潜力(S)、流量效率(F)"五位一体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多因素加权求和、多边形面积求算与障碍因子诊断的综合测法,通过山东省17地市实证分析,提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五量"协同调控方法与对策。结果显示:(1)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T、I、Q、S、F分值整体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分别为19.81%、18.23%、21.13%、20.84%和16.78%,但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局地相似性;(2)建设用地综合集约度分值为2.05~7.77,对应"五量"分值的协调性逐渐提升,但"极值互补"集簇现象更为明显;(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五量"障碍因子具有较强的区域主导性和相似性,在总量规模和增量效应方面表现为单因子强势影响,在质量弹性、存量潜力和流量效率方面则表现为双因子均衡影响;(4)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的核心在于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量规模,应沿着存量优化、减量增效和质量提升的路径,逐渐降低年度增量计划,实现规划总量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旅游建设用地发展与布局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侧,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旅游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旅游用地开发应与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相协调以及整合景区布局四点建议,从而为实现旅游建设用地的合理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构建DEA模型测度了200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3年,中国省际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率呈上升态势,但效率不高,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中国省际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空间自关联性,且局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表现为综合效率空间格局变化不大,纯技术效率总体空间格局变化显著,规模效率空间格局与综合效率趋于一致;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演变主要受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区位条件、土地市场化程度等6个因素影响,但各个因素在不同研究期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