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系)形态学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国的紫花苜蓿为样本 ,对其形态学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苜蓿的形态学性状都存在着显著的变异 ,不同的形态学性状的变异幅度不同 ;苜蓿品种 (系 )内形态学性状的变异幅度小于品种 (系 )间的变异幅度 ,不同性状变异幅度亦有差异。我国的苜蓿性状变异相对更多地存在于种间 ,其品种 (系 )内和品种 (系 )间的变异系数之比小于 1  相似文献   

2.
蛛蜂狩猎     
蛛蜂在自然界里是个数量较少,因而研究起来也相对困难的物种。它身穿黄黑二色的服饰,6条长腿灵活而有力,黄色翅膀的远端呈现黑色,仿佛被烟熏过似的。在夏日里的垄沟间,你可以看见骄傲的蛛蜂正在那儿大步匆匆地走来走去。它那矫健的身影,放肆的神情;  相似文献   

3.
DNA条形码是利用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DNA片段自身在物种种内特异性和种间多样性而创建的一种新身份识别系统。为研究了解蛇类DNA条形码研究进展,总结前人研究中的不足。结果显示:其常用技术手段为,利用MEGA软件建立UPGMA和NJ树;在识别爬行类动物物种方面,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和传统形态学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相对两栖动物来说,爬行动物还没建立完整的DNA条形码鉴定体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14种仲彬草属Kengyilia植物的种间关系。对34个OPRON公司十聚体随机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20个(58.8%)能产生多态性。14个引物产生的112个DNA片断,用于计算种间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在NTSYS程序中利用UPGMA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1)14个Kengyilia物种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2)青藏高原的物种与新疆的物种 的RAPD变异极大;(3)形态相似、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聚类在一起;(4)RAPD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等分析结果一致。RAPD分析方法将为Kengyilia系统分类提供DNA水平上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本科中,披碱草属Elymus L.为多倍体属,约含150余种;大麦属Hordeum L.具二倍体和多倍体,约有40余种,该两属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该两属,尤其是披碱草属的系统分类较为困难。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系统关系较远,而细胞学研究的资料却表明,披碱草属的H染色体组起源于大麦属。笔者对来源不同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物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并对其属间杂种F1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以披碱草属作母本,该两属有相对较高的杂交亲合力,通过对杂种幼胚进行分割和离体培养,也能获得杂种F1植株。属间杂种植株的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但更接近于披碱草属,杂种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且所有的杂种F1均完全不育。细胞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属间的杂种F1通常具有较低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数,但有较大的变异。通过笔者的工作及掌握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资料分析认为: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物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这两个属中所含的H染色体组已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不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及大麦属的物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看天下     
《科技新时代》2010,(8):12-12
同物种影响更易引起物种变异 《科学》2010.07.16 我们对决定物种共性和特性的因素都了解甚少,特别是面对高度多样化的物种群落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基于技术遗传特性的新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生物界中,遗传与变异现象十分普遍,没有遗传,物种就不可能延续,没有变异,物种就不可能进化。技术也具有遗传特性,依照生物遗传与变异法则,产品开发可由现有技术在遗传与变异的基础上迅速得到。本文结合遗传学、生物学、进化论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产品开发中技术的遗传特性,探讨了新产品开发中技术的演变规律以及新产品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养狐狸的显著经济效益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养狐业迅猛发展。自80年代国家进口种狐饲养成功后,饲养品种也从兰狐、银狐发展到彩狐。彩狐在国外已有50多年历史,并已形成产业;在国内是继兰狐、银狐后才开始少量试养。彩狐是银狐和赤狐变异出来的,这种毛色变异仅有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机率。物以稀为贵,缺者为贵,所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秋水仙素诱导细叶百合多倍体的效果,总结诱导经验和方法:取细叶百合种,分别采用0.05%、0.10%、0.20%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24h、48h、72h,诱导变异,接种栽培;取30变异株植株与正常的植株进行对比,测量形态学特征、染色体鉴定。结果:0.10%处理48h的变异率最高,达到30%;多倍体出现率为16.67%(5/30)。结论:秋水仙素可诱导细叶百合变异为多倍体。  相似文献   

10.
侯丽萍  石磊 《科技通报》2012,28(5):159-162,166
根据遗传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各自特点,在遗传算法框架上,利用人工蜂群算法中跟随蜂选择\搜索策略,代替遗传算法中的变异操作,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跟随蜂选择\搜索的混合遗传算法,并应用到0-1背包问题中。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130多年之前出版的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进化论学说莫定了科学基础。进化论学说认为,现存的生物物种有着共同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生物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形形色色的生物。进化论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指出了物种是可变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进行居群调查和取样的基础上,从形态学和细胞学角度,对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和多花黄精P. cyrtonema Hua的各主要变异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对变异式样及中 间过渡类型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玉竹和多花黄精变异产生的机制、途径及两者间的相互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孟文莉 《金秋科苑》2013,(11):66-70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内涵博大精深,效果奥妙神奇,蜂疗便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自然生物疗法的典范。我的父亲从医五十载,从认识蜂疗的那一天起,就深深爱上了这种神奇独特的治疗方法。苦心钻研三十多年,终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制造设备,将传统蜂疗方法与中医药结合起来,走出了现代中医蜂疗的新路子,为遭受各种疾患折磨的病人找到了一条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动植物其生存模式各异,也便令其生态行为气象万千。就目前情形来讲,任何一个物种所奉行的生存模式都不可能是该物种绝对的“生态标准”,而仅为其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于某一偶然时刻的“碰撞”所引至的一条生存道路——一条并不唯一的生存道路。关于这一点,我们可在多种动植物因生存环境的变迁而导致的生态行为模式的变化中,从某些本是同类物种且为同一起点,只因不同的偶然性机遇而致使其生态各异的事实中得到印证。在自然界各物种“物竞”、“天择”的历史中,人类生存模式的自行选择尤其引人注目。这是由人的生存“活性”成  相似文献   

15.
达尔文曾经称自己的进化学说为“渐变论”。因为一种生物进化到另一种生物要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生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异,但也并非所有的变异都能生存下去,只有那些适应环境的变异,经过一代一代积累遗传下去,才能形成新的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然而,生物进化是渐变还是突变,这是自达尔文进化论诞生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讲,一种生物可以有多种性别。事实上,有种黏液霉菌就有13种“性别”。但这些多性别的物种很稀有,大多数物种都只有雌性和雄性两种性别。生物为什么大多只有两种性别呢?近年有人提出了一种合理解释,认为这是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在有性生殖中,基因都是通过不同性别的生殖细胞融合,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来源于不同细胞的线粒体基因组或叶绿体基因组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更多地复制,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可以“消灭”来自另一个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变异。这种细胞器官的“互相残杀”将会导致整个细胞的灾难。生物为…  相似文献   

17.
保定市园林植物物种名录及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保定市园林植物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并对园林植物群落的不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同园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差异的原因和相同园林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差异的原因,同时还对保定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分布特点和不足之处作出说明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文献中,小萱草Hemerocallis dumortierii Morr、北萱草H.esculenta Koidz.和大苞萱草H.mid- dendorfii Trautv et Mey被认为属于同一生物学复合体,并被处理为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本文比较分 析了北萱草及大苞萱草的核型。北萱草和大苞萱草的核型分别为:2n=2x=22=12m+8sm+2T和2n =2x=22=10m+6sm+4st+2T。两个类群的核型差异水平已超出种内变异水。另外,大苞萱草以其 具有宽大苞片包裹的类头状花序,并且产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南达辽宁干山地区,但绝不分布到大陆40° N以南地区而显著不同于分布华中、华北的北萱草。根据核型、外部形态及地理分布资料的综合分析,北萱草与大苞萱草应区分为不同物种,而不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同时,在系统发育上大苞萱草比北萱草进化。  相似文献   

19.
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 Rupr. 和 C. sieboldiana Blume 在中国和俄罗斯一直被处理为独立的种。本文对来自不同标本室的这两个种的腊叶标本及野外采集的大量叶片进行了形态学分析,以确定形态分化是否足够成为建立种的依据。对采自中国、韩国和日本覆盖两个种分布区的153份标本的18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统计,以构建数据矩阵用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包含C. sieboldiana 复合体的数据单位(entities)在所有的形态学性状上均呈现出广泛的重叠区域。叶片和果实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类群间缺乏分异性。基于形态学性状不足以把 C. mandshurica 从C. sieboldiana 中分离出去,并给予种的等级,也就是说这两个类群在形态上没有完全分化,而且它们的分布区也是相连的。 因此,应该把C. mandshurica作为C. sieboldiana 的种下分类群处理。C. sieboldiana在韩国南部和日本的具短总苞的植物常常被处理为独立的种或变种,但实际上应该作为C. sieboldiana 内的变型处理,因为总苞性状高度变异,即使在同一个体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2013年2月10日,贵阳市两名患者被确诊为人感染禽流感。21岁的女患者因病情危重于13日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31岁的男患者则于22日因治疗无效而死亡。医院确认,两名患者均与禽类有密切接触史。流感既是小病,又是大疫。让流感成为大疫的主要原因是流感病毒的神秘多变。每隔一段时间,流感病毒都会有变化,最重要的变异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流感病毒可以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