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探究了历史合力论:①“一个总的合力”的形象描述,要借助于一个假设和两个步骤;②“一个总的平均数”宜作翻译上的改进,改为“一个总的中间数”;③人们和人民都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人们基本就是人民的历史时期,历史合力基本等于历史动力;在人们大于人民,人民只是人们一部分的历史时期,历史合力也等于历史动力。但在这种条件下,历史动力区分为进动力和反动力。④社会基本矛盾的三个层次也是矢量,它们作为三个共点分力也能产生一个总的合力,其夹角的大小与总合力的大小成反比,可以表示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把历史合力概念引入社会基本矛盾,为社会历史动力系统的一体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个时期,在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讨论中,不少同志都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历史发展的具体事实,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大家所提出的历史发展动力大致有如下七种: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二、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四、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五、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六、人类的物质经济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上观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毫无疑问,它们都有存在的理由.然而,人们总是希望,在众说纷纭的“动力”中,找出一个科学性、逻辑性和概括性都比较强的表述方式,使大家的认识统一起来.我们想,这种“统一”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这是讨论深入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也是讨论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一些意见,以就教于同志们.我们认为,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反对“四人帮”的唯心史观.同时,在强调唯物主义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辩证法.这就是说,必须坚持彻底的唯物论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三、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科学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过程,认为人类历史中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灭。那么,是什么推动着人类历史变化发展的呢?历史科学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人类社会中,除了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还有其他各种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构成一个强大的合力系统,人类历史就是在这个强大的合力系统的推动下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类历史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力的提高开始的。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必然要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同它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尖锐的矛盾,这时就要改变旧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四七七页)而生产,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下进行的,并体现着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矛盾运动.由于唯物辩证法的启迪:“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互相依赖和互相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二八○页),我们有理由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过程的归根到底的决定性因素,是历史发展最基本的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现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因此又可以说这三大实践活动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由于三大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有主次之分,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这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动力,在另一历史时期又以那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动力.以哪种实践活动为主要动力,取决于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哪种实践活动.当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候,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就是这种历史时期的主要动力;当生产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候,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是这种历史时期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一切历史事变都是“总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文学兴衰是历史事变的一部分,也是“总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是由关系到文学是否发展的多种分力形成的“合力”决定的。弄清这一问题对当前文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体的行为与其历史结果的联系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而其根源则是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自身的内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而直接原因是历史发展中合力的作用。认识这多种表现形式及其根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社会主义运动和发展的走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达到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全面深层把握,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则;要正确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相矛盾”方面,使改革有的放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些思想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合力     
王淦生 《师道》2006,(5):18-19
“合力”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用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力同时对该物体发生作用时最后产生的综合效果。有一点物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合力的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各个作用力的大小,更得看力的方向。方向一致,则合力等于几个力的总和;方向不一致甚至相反,这几个不同方向的力之间甚至会相互抵消,使合力为零。其实,这“合力”的原理不应当仅为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人所关注,在日常工作(尤其是那些需要齐心合力、协同作战的“团体项目”)中,“合力”的原理同样值得我们每个人去重视和研究。譬如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众教师之间就存在着一个…  相似文献   

10.
在讲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专题时,遇到了许多理论上正在讨论的问题,现作如下的简要介绍。一、“社会基本矛盾”这个范畴是不是科学的?“社会基本矛盾”,现在都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来使用,但这个范畴是不是科学的,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这一概念是科学的。(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得出的“总的结果”,毛泽东同志把这一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称之为“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基本矛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而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人们的疑惑而提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任务的不同而提法不同,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哲学思想的三个内核是:解放思想论,生产力论、人民主体论。解放思想论既是逻辑起点。也是历史起点;生产力论体现出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要求;人民主体论既是逻辑终结,也是历史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 ;是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标准 ;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最高价值标准。“三个代表”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 ,进一步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理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基本道路和发展方向 ,具有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不是单个因素的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力作用的结果,即人的需要是原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改革是直接动力,进步的社会意识是精精动力,人民群众是能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80多年奋斗的历程和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实践都充分证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引领历史前进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忠实代表的实践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了这一思想武器,就能促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朝着正确方向运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基本点,即推动历史演进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动力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性力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是历史发展的强大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主体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但是,现代科技革命对唯物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但笔者以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应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人民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和科技动力论.人民动力论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争论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此进行了科学的阐释,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找到了动力源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者,毛泽东用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时期,即社会失调时期或社会“不和谐”时期。在形成这种“不和谐”社会局面的众多原因中,除了有诸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其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协调”。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相协调或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伟大的社会实践;在这一伟大实践中,我们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认识。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人民群众既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又是改造世界的主体;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总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