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根据高校创业教育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问题,总结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融合性、差异化、模块化、实践化原则和单一课程模型、层次模型、类别模型和结构模型等课程体系构建模型,以便更好地推进高校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创业教育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起步晚、基础差,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实际创业人数之间存在较大反差、高校的创业教育思维与国外成熟经验之间存在差距、高校创业实践活动注重短期效应等。为此,应制定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以推进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教育近年来受到我国高校的关注,通过研究与评述美国、德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欧美与亚洲地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从把握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大众化创业通识教育的开展、整合学科优势开展不同类别与层次的创业教育、建立校内外支持体系、打造高校创业教育精品实践项目与平台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进行了思考,为我国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创业教育实施途径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日本高校通过培养灵活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开拓全方位的创业实践实习机会、开展众多的创业教育讲座、举办多样化的创业计划竞赛、促进国际创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等多管齐下、多方培养实施途径,保证了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及创业人才的不断涌现。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呈现单一化、滞后性、盲目性等特点,阻碍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借鉴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可以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施途径,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方原因造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由此催生了高校创业教育热.但我国创业教育社会基础薄弱、高校施行创业教育条件不足、创业教育自身功能局限和当前创业环境缺乏等因素影响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应理性认识创业教育及其功能,并通过强化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大力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来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创业教育研究呈现四个导向,即关注创业教育内容、关注创业教育与社会联系、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以及关注教育要素互动.基于这四个导向的多维架构模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可归纳为知识导向型、社会导向型、个体导向型和综合导向型四种创业教育实践类型.  相似文献   

7.
2012年欧盟发布了欧盟高校创业教育调查报告。该报告从创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家精神、个人就业能力、创业教育与社会和经济的关系4个维度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衡量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给欧盟高校学生带来不同的人生经验。了解欧盟地区的创业教育现状,把握创业教育基本要素信息不仅可以为构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国际比较的视野、发现自身需要改善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在吸取他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创业失败教育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双创活动"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把创业失败学习融入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具现实意义。基于创业失败学习内涵阐释,从失败观、失败修复技能和失败学习等方面剖析创业失败学习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从丰富课程、完善实践和塑造氛围等方面探索创业失败学习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为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业教育系统构建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型大学的创建,为高校创业教育摆脱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高校的创业教育应植根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从创业教育系统建设中得到提升。在创业教育系统中,创业中心、合作平台、跨学科组织、教育平台、实践平台和学生社团等要素相互链接,形成了一个不断推进的创业循环系统,保证了创业教育和大学创业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了解企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其目标强调对创业知识、技术和创业素质、观念的双重关注,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启发性、实践性、普适性、互动性、创新性等特点.启示在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必须积极营造创业文化环境、培养创业思维、实现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创业教育正在超越传统模式,强调创意的“可转化性”和创新的“可实践性”。在此理念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创业教育开始建立“课程—创业—孵化”的接续发展过程。牛津大学商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生式”创业教育模式,即将其视为“精英与团队联盟共生的过程”,涵盖以学科集群为基础的教学共生模式,以精英团队为联盟的商业共生实践,以服务人才为核心的校域共生互动,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在创业教育中的前瞻性、专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2.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武汉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设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将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制定辅修二学位、本科、硕士三种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搭建“创客空间—创业园—企业孵化器—企业发展加速器”四级链接的创新创业平台,提出基于雇主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1234”教育模式,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学校在创业型人才生源选拔、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hifting from entrepreneurship show t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eacher training to student education, from classroom teaching to multimodal teaching, and from imparting knowledge to cultivating skills. Currently, the weak link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primarily reflected in four areas: unsound curriculum design, a lack of qualified teacher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 monotonous model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mperfect supporting mechanism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structive ideas for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to build a scientific curriculum-based educational system, establish a perfecte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um system, build up a system for an outstanding corps of qualified teachers, construct a perfected educational model system, and perfe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是美国开展创新创业的关键词。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政策的刺激及浓郁的创业文化是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力。美国高校打造了跨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师资与服务体系。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理念落后、课程"两张皮"、师资薄弱及服务体系封闭等问题。因此,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我国高校应树立基于系统思维的科学创新创业理念,构建基于跨学科的浸入式创业深度学习微情境,打造基于资源整合的"全链条"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基于遴选机制的精干创业教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成果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落实"以创业带就业",打造创业教育"金师与金课"去"水师与水课"的根本,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当前构建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重大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成果导向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原则,以及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及三级指标体系,全面落实这一评价体系的几项重点工作。这对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千百万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与责任担当,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业带就业,"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供人才支撑保证,应作出具有独特价值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发达国家,其发达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以色列理工学院作为以色列甚至全球领先的创业型大学,通过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引进先进创业师资、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完善创新创业组织架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措施已经构建起了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对以色列甚至整个世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背景下,调动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是缓解未来就业矛盾的有效路径。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文章主要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旨在探讨创业教育如何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以及创业意愿在创业教育与创业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和创业环境的调节作用。基于东部三省六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显示,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还揭示了创业环境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各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问题是关注的焦点.通过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影响创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创业教育已经在全国许多高校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仍处于较低水平,依然存在内容单一、模式陈旧、实效性不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丰富创业教育内容、更新创业教育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做好创业过程的辅导工作,来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创业教育成为高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对“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修订培养方案、推进协同创新和推动教学改革方面,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商专业“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进行研究,对高职电商专业“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