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中学校本课程体系中,法律校本课程是培育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载体,是拓展法律思维和培育法治意识,孕育民主法治的根基。中学法律校本课程不应该只是静态描述法律规则,而应该在法治精神的培育上,提供更加完备的法律常识教育模式,发挥公民法治教育的功能。面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求,中学法律校本课程以“人性尊严”为优先任务,承担了培养自我判断的角色。在我国中学法律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实践过程中,该课程面临“法治精神”与“法律常识”的问题,在“书本中的法律”与“生活中的法律”的问题上存在纠葛。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培育现代公民、构建法治社会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法治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法治课程不受重视、法治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有限、法治教育的法律保障机制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教师培训、资源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法律制度完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推动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守法有积极守法与消极守法之分,而法治的实现有赖于一种民众自内心的主动的守法,护法精神,即对法的虔诚的信仰,这正是法治化的“软件”支持。从公众的普遍守法上升为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的过程是法治化得以实现的精神动力,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法治建设所缺乏的恰恰是这一动力支撑,本从这一角度入手,论述了培育法律信仰的必要性,并对我国现存的法律信仰缺乏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法治化的实现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初中的学生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教学生懂得法律,了解法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影响着初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也从一定的角度说明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未能取得比较有效的结果。所以我国怎样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学生家长和老师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针的实施,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民众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法学专业与法学教育引起更多的关注。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中存在办学机构泛滥、专业设置混乱、教学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与"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本研究认为,改革中国的法学教育、并使其适应和服务于法治要求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现代城市具有同构性,法治化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城市治理中存在的法治意识薄弱、立法进程缓慢、执法不严以及缺乏法律监督等问题,提出应当重塑法律价值、加快立法进程并重视软法之治,全面推进城市治理法治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校本课程体系中,法律校本课程是培育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的载体,以拓展法律思维和培育法治意识,孕育出民主法治的稳定根基。中学法律校本课程不应该只是静态描述那些法律规则,而应在法治精神的培育上,提供更臻于完备的法律常识教育模式,发挥公民法治教育的功能。面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求,中学法律校本课程以"人性尊严"为优先任务承担了培养自我判断的角色。在我国中学法律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实践过程中,该课程面临"法治精神"与"法律常识"的问题,在"书本中的法律"与"生活中的法律"的问题上有着纠葛。  相似文献   

8.
法治主体与法律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法治和主体的概念后,发现法治和主体的本质是契合的,都是以自由为最高的祈求和永恒的目标。提出“法治主体”概念,认为具有独立、自由和解放,世俗性、此岸性、此生性,理性,个性尊严的个人才是法治主体。本以此作为检验某一特定社会是否达到法治社会的标准。在比较了“法治主体”和“法律主体,,后,分析了提  相似文献   

9.
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是法律素质的核心,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体作用,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应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但是随着一些大学生犯罪事件的出现,我们发现,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法律信仰危机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的原因,进而对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社会治理中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那么当前在我国,到底是实行法治更为适合还是德治更占上风呢?抑或是德法结合呢?本文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入手进行探讨,并尝试对"德性法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以及《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公安行政执法的要求更为严格。依法行政中"行政"的关键是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公安行政执法。本文拟从依法行政与"以法行政"这对概念的解释入手,通过对实践中公安工作误区的分析,阐明建立完备的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剖析我国现行公诉案卷移送方式存在的缺陷着手,对比世界两大类型案卷移送方式,提出“跳跃式”改革和完善的建议:确立严格的起诉状一本主义;改革起诉书格式;实行证据展示制度,防止庭审突袭,维系控辩平衡;改革庭前审查程序,实行预审法官和庭审法官相分离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法制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在跨世纪时期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第一次明确做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和奋斗目标,从而形成了我国21世纪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十六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要目标,这不仅是整个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的共同文明成果,也是我国近代一百多年有识之士的治国梦想,更是我党在21世纪实现法制的政治宣言,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法制理论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14.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仅有其价值论基础,也有其认识论基础,论述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自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认识论基础;绝对理性主义认识论和经验主义认识论,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思想。他根据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将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在经济建设中完善法制,推进从进行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在文化建设和创新中促进法治化的进程,创造法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相对完整的法治理论,其法治理论涵盖了法治的内涵、实施法治的根据与法治的具体实施手段等内容,成为西方法治理论的主要历史渊源。以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为背景,结合当前的和谐社会理论,阐释当代我国法治的理念及其构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洁 《天津教育》2021,(6):28-29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发展与完善,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出现,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出现一系列问题,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针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可行性策略,希望本文内容对小学教育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是党在"十六大"上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该战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依法治教。切实加以贯彻落实,必须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界定。依法治教的提出也已多年,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尝试从法治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统一的行政许可法,该法对推进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该法中的便民条款略做议论,以法律专业大学生的视角对该法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证明标准是<证据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不仅涉及相关的诉讼理论和原则,而且与诉讼实践紧密相连.本文探讨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反思与检讨了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证明标准,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